朱艷
【摘? ? 要】智能制造是近幾年新生的一個名詞,也是中國未來發(fā)展的一個主流方向。如何將智能制造融入計算機教學之中,如何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優(yōu)越性實現(xiàn)智能制造的普及化,都是我們中職計算機教師主要的研究話題和主攻方向。
【關鍵詞】中職教育? 計算機? 智能制造? 初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75
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過程中,增加智能制造課程,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自動控制原理,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設計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能力,同時開設相應的實踐課程,可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對智能制造技術的運用能力。我將以中職計算機教學引入智能制造為主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而深入淺出的分析。
一、突破教學重點的瓶頸
計算機知識具有抽象和復雜的特點。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需要運用高等數(shù)學、大學物理等知識,來幫助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知識。
同時,在一個計算機工程中通常包含多個實例、知識之間相互結合,學生需要從大局觀上掌握每個工程實例的作用,逐一進行分析和探究,進而不斷提高自身對計算機知識的運用能力。
計算機重點和難點知識是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師可以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對計算機知識進行分析,進而逐漸突破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重點,提升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智能制造技術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自動控制原理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智能制造的基礎,進而幫助學生理清智能制造技術的學習思路。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智能制造的事例出發(fā),向學生講解智能制造的全過程,逐漸引入自動控制原理知識的教學,同時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過程,然后教師根據知識的難度進行合理的分配,以由簡入繁的教學方法逐漸提高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而實現(xiàn)計算機課堂中教學難點的突破。
將智能化融入計算機教學之中,這是一種新的嘗試,也是未來發(fā)展的主流方向,從事計算機教學的中職教師,更應該在這方面做一個引領和大膽探索。
二、拓展教學課堂的內涵
計算機技術知識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向學生介紹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理論知識,將中職計算機教學課堂與社會相聯(lián)系,保證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與時俱進。
所以,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材知識為中心,向學生展示與其相關的社會事件,以及其在社會中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方向,不斷實現(xiàn)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養(yǎng)。
例如,在智能制造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闡述其發(fā)展的趨勢,逐漸讓學生了解該技術的優(yōu)勢,同時向學生展示智能制造運用的主要軟件Matlab,實現(xiàn)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
教師可以從該軟件的基礎操作開始,引導學生從智能制造知識的角度出發(fā),逐漸了解和掌握軟件相關功能,一方面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認知,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掌握重要軟件的使用方法和運用能力。
然后,教師可以根據智能制造技術知識,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運用Matlab軟件描繪相關圖形,培養(yǎng)學生智能制造工程的實際能力。在進行智能制造的計算機教學時,教師要大量查證一些資料,在眾多的資料中去搜尋于學生有用又有利于未來發(fā)展的部分,而且這一部分內容一定要與我們的前沿科學緊密結合。
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做到了這一點,我們的教學學生一定會歡迎,學生對于計算機教學的興趣會越來越高,甚至全身心撲在計算機學習之中,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一些游戲上。
三、優(yōu)化教學實踐的架構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是教學的重點,教師根據學生的計算機能力,不斷優(yōu)化實踐教學課堂結構,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運用能力。
例如,在智能制造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漸加大學生對基礎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為之后學生學習計算機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操作知識和技能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設計相應的問題和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分析,運用己學的操作方法完成相應計算機工程的建立。
在計算機實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完成工程的建立,對計算機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和運用能力。
除此之外,在計算機操作難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同時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思考和分析,逐步了解每步計算機操作的目的,促進學生將計算機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課堂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養(yǎng)。
在計算機實踐教學課堂中形成操作演示、小組合作分析、完成實踐任務的教學結構,
促進學生計算機專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在計算機教學中融入智能制造,主要還是最為基礎的部分,一定要與學生的實際集合起來,千萬不要過分超越于學生實際,做一些于學生發(fā)展不利又不利于教學的事情。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情來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千萬不要因為高大上而忽略學生實際,造成拔苗助長的惡習。
總之,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智能制造技術與計算機教學的完美融合,根據兩者之間的相通之處,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體系,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教學過程,打破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局限性,同時以計算機教材為中心,不斷拓展課堂的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專業(yè)能力和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必要的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