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 ? ?要】語文是我國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學生語言能力的掌握多是通過誦讀來實現(xiàn)的,這就意味著朗讀極其重要。學生只有在朗讀中才能更快地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更能理解文章內(nèi)容,才能更好地受到熏陶。然而,目前我國語文教學中,多是為了考試,缺乏了朗讀環(huán)節(jié),這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 ?朗讀教學 ?教學現(xiàn)狀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70
在初中語文中,朗讀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教師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而語文的朗讀又是極其重要的,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營造情景,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要在朗讀中幫助學生理解作者思想。但是如今初中朗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給出建議。
一、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對朗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如今,老師教學都注重學生成績,將成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從而忽視了朗讀,理解等學習能力。學生因此在課堂上也是學習生字、詞等,對于朗讀課文,理解文章中心等方面沒有太用心。
(二)朗讀方式過于單一
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朗讀都是全班集體誦讀,只要求吐字清晰,節(jié)奏一致,對于感情抑揚頓挫這些都無要求,而且由于是集體朗讀,個別學生的朗讀無法聽清,不自覺的學生還可能渾水摸魚。老師朗讀前未提出明確的要求,學生朗讀只是空讀,缺乏思考。因此老師應該對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等提出要求,最好由老師示范朗讀、學生跟讀,以此達到鍛煉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
(三)朗讀時間過少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普及,如今很多老師已經(jīng)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但是學生朗讀時間也僅僅是課堂上抽出來的一點時間,朗讀練習時間極少。學生經(jīng)常一篇文章未讀完,老師便要求停止,開始講解生詞,因此朗讀成了一個過渡的過程。由于每節(jié)課都有老師自己安排的任務,如果加入了朗讀部分,會影響教學進度,因此大部分老師都只留出極少時間讓學生隨意朗讀一下,但是這樣根本沒辦法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作者的感情,而且對于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也毫無效果。
(四)初中生對朗讀有畏懼心理
初中生一般處于青春期,極度敏感又容易自卑。老師課上點名回答問題或者朗讀的時候,很多學生會害怕、畏懼,只是小聲朗讀或者不出聲,很容易造成對回答問題或朗讀的反感心理。教師應該有目的地去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困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自信心。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勝心,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演講活動或者朗誦比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訓練、提高自己的朗誦能力和自信心。
二、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
(一)重視朗讀教學,將其放在重要位置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教師應重視朗讀,設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能力。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思想,更好的體會語文的樂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除了普通的字詞學習以外還需要進行朗讀,教師應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多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
(二)通過各種形式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
如今朗讀一般是在課堂上,而且多是采用齊讀形式,過于單一,我們可以按以下幾點進行改進。首先是文章的選擇,多選擇一些較有韻味,朗朗上口的文章,這樣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能夠心情愉悅,還能陶冶情操。其次,朗讀形式除了齊讀外,還可以采用男女對讀、分角色朗讀、接力朗讀、分小組朗讀、配音朗讀等。另外,課堂上老師的范讀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師在課堂上聲情并茂的范讀,學生能切身感受,這能極大的鼓舞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最后,在朗讀前老師應根據(jù)文章適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答題。因此,教師應注意以上幾點,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到語言的優(yōu)美,文章的美感,讓學生對朗誦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
(三)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朗讀
教師現(xiàn)如今將朗讀時間都用來講解其他知識,極大的縮短了朗讀的時間,導致學生不能體會到朗讀的趣味。因此,教師應該省去過多繁瑣的講解,將時間留給學生朗讀,讓朗讀成為語文課中的常態(tài)。長期如此的堅持,才能讓學生在朗讀中學習和品味文章,更好的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四)精細選材,實現(xiàn)有效朗讀
朗讀的內(nèi)容對于懵懂的學生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雖然在初中教學中,我們提倡朗讀,但也不是每篇課文都適合朗讀;應該選取那些朗朗上口、飽含情感的文章,讓學生在朗讀中陶冶情操。對于課文應該進行分類,比如有的課文適合速讀,有的適合精讀,這就需要教師對每篇文章進行分析歸類,以便在課堂中更好的實踐,讓學生能夠正確的帶有感情色彩的對文章進行朗讀。
(五)營造朗讀情境,讓學生切身感受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范讀、多媒體設備等創(chuàng)造朗讀的情景和氛圍,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文章的深層含義。語文原本是極其具有感情色彩的一門學科,但是因為學生缺乏各種生活體驗和感悟,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各種辦法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相應的情景和氛圍,讓學生在朗讀中領會作者的感悟。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通過視頻教學,融入情景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主動的培養(yǎng)自己的朗讀能力。在范讀中,老師的聲情并茂也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好的培訓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應該把握各種有效方法對學生朗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初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選取合適的課文、創(chuàng)造相應的環(huán)境、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朗讀,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以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應用以上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朗讀,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方慧敏.淺議初中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語文天地,2018,31(05):231.
[2]黃曉.初中語文朗讀的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建議[J].考試周刊,2018,51(65):02.
[3]吳益華.初中語文朗讀的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J].科教文匯,2016,24(34):56.
[4]桑枝.初中語文朗讀的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刊,2017,4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