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琴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其中,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識字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量,從開展更多豐富多樣的語文學習活動,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方法單一,學生極易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感覺,繼而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注重趣味性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探索總結,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的質量,使學生轉變心態(tài),以更加配合的態(tài)度和更加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投入到語文課程學習中去,提高學生識字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趣味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低年級識字和寫字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應該累積認識的常用漢字大致為3000個左右,而小學生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應該積累的常用漢字大致為1800個左右,其中要求1200個漢字會寫。低年級的識字量占到了整個小學階段的60%,平均每學期要認識500個漢字,這充分說明了小學低年級段學生的識字學習十分重要。為增加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我采用趣味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識字學習效率。本文主要談談我在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面的幾點方法。
一、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文識字的興趣和愛好
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開發(fā)需要從多方面尋找動力,使學生轉變想法和觀念,從內心深處建立一種求知的急切渴望,從必須學轉變?yōu)槲乙獙W,只用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才可以更快的接受新知識、新挑戰(zhàn),實現(xiàn)更大的進步和提升。教師在進行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綜合進行權衡,探索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學習方法??紤]到學生的活潑好動、不受拘束、易受陌生事物影響等特征,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結合更加豐富生動的教學素材和資料,幫助學生建立高效的學習課堂。
例如,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識字課程中,可以把每節(jié)課要學的生字進行形象的比喻和擬人化處理,或者結合一些圖片、模型甚至是動畫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可視化、可觸摸的感官感受不斷的加深印象,在快樂的認知過程中記住所學的生字,同時可以方便學生課下的復習和鞏固,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所見的事物聯(lián)想到課上學習到的生字,從而在學生的頭腦中實現(xiàn)一種反復的鞏固以不斷的加深印象。如學習漢字數(shù)字一到十,可以制作十張卡片,每張卡片上對應相應的數(shù)字及代表個數(shù)的圖形,讓學生自己按照順序進行排序游戲,讓學生在快樂的互動中,不知不覺的得到識字能力上的提升。
二、采用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幫助養(yǎng)成持續(xù)學習的習慣
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學生在進行一項專注力較強的活動時,往往無法持續(xù)較長的時間,而且學生更容易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和旺盛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有效的促進學生獲取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量,需要教師打破傳統(tǒng)且單調的課堂授課方式,借鑒更加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理念,創(chuàng)設更加多樣化的課內外教學情境,積極的開展有趣且具有針對性的識字活動,使學生在進行有趣的游戲活動中獲取知識,豐富提升自身能力。
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應當滲透到課堂內外,在課上的教學中,可以按照學生的喜好來設置形式多樣的互動提問和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以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在課堂互動中得以發(fā)展和深化。以《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學習為例,可以通過播放動畫的形式進行場景的再現(xiàn),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保持較好的課堂反應。在課下的時間里,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促進學生進行延伸性的學習和探索發(fā)現(xiàn)活動,如設置交流討論天地,或者教師閱讀角,讓學生之間可以分享自己課外的一些讀物,甚至是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讀本等,還可以采用故事角色扮演的小活動,讓學生可以將學習活動自發(fā)的滲透到課下的娛樂過程中。
三、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和發(fā)現(xiàn)高效的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學會自主的學習,通過建立適合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思路,可以極大的節(jié)約時間,實現(xiàn)更高的目標和挑戰(zhàn)。語文課程中漢字的學習是一個不間斷、無止境的過程,中華漢字包羅萬象,其量之大是個體終身學習都無法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摸索,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盡可能減少學習過程中的客觀因素的不良影響,實現(xiàn)更高效率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首先幫助學生建立一種自我負責、自我督促的意識觀念,為后期的學習提供便利。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的“生字詞”預習和復習過程中,建立一個疑難問題、生僻漢字的習題冊,及時的把問題記錄下來,并嘗試自己尋找辦法解決,讓孩子們在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中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習效率,最后無法解決的難題帶到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與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如此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xiàn)快速的進步。
四、結語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其思想觀念中還存在較多幼稚的想法,教師應正視這一特點,并充分發(fā)掘其想法中的閃光點,在語文識字教學的課程學習中,充滿耐心和熱情,帶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學會探索和發(fā)現(xiàn),從而發(fā)現(xiàn)隱藏在漢字中的趣味性元素,從而從本質上扭轉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態(tài)度,使學生在學習和認字過程中充分享受文學的魅力和感染力,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文學素質和學科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曾凡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讀與寫,2018,(27):84.
[2]蔡小玲.淺談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J].神州,2018,(16):155.
[3]呂猛發(fā).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8,(87):47.
[4]付斌.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情境教學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