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錦蘭
【摘要】 小學生初步脫離家庭生活,開始系統(tǒng)接受教育、開始融入群體生活,此時對學生開展品德教育時十分重要的,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交往和發(fā)展,初期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更會影響學生對待事物、對待人生的認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著力挖掘數學學科的教學資源,以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適應現代化生活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幫助學生在人生道路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如何挖掘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展開了論述,提出了幾點措施和見解。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挖掘資源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14-01
0
一、拓展延伸,提升學生文化基礎
學科教學以知識傳授為基礎?,F代化的教學理念既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達到一定的理解深度,更要結合教學內容延展學生認識和學習的輻射面,幫助學生拓展更加廣闊的文化視野。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教學資源廣度的挖掘和拓展,以提升學生的文化基礎。例如,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師可以引入一道經典例題:1+2+3+4+......+100=?引導學生學會應用乘法和加法,靈活解決這一題目,從而提升學生思維深度,幫助學生學會靈活應用自己現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結合這一問題,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數學家高斯在十歲時,就靈活地應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解答這一題目,通過加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的方式,將這一問題化繁為簡,而提升了問題解決的效率。在這一題目設置后,學生在知識的深度上得以延展,學生知識廣度上也獲得提升,教師幫助學生學會靈活解決問題的同時,讓學生認識了數學家高斯和他的聰明智慧,更在這種榜樣的力量下,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要巧妙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知識,才能讓問題解決更高效。再比如,在學習《圓》這部分知識時,教師結合這一節(jié)中所要講解的重點“π”,幫助學生拓展文化視野、鞏固認識基礎,教師可以滲透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通過割圓術的方式將圓周率探索計算到第七位,也可以適當地向學生講解割圓術計算圓周率的方法,讓通俗易懂的講解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圓周率這一數值。此外,教師也可以滲透:圓周率是一個無窮盡的小數,直至今天,超級計算機還在運行著、計算著圓周率。通過以上教學資源的挖掘和呈現,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在掌握了教材中所提供給學生的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知識延伸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文化基礎,既增加了學生對我國古人智慧的認識和敬佩之情,更讓這種廣闊的課外知識拓展學生視野,增進學生對數學、對學習的探索樂趣。
二、融合生活,促進學生社會參與
學生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員,對學生社會責任的培養(yǎng)應當從小學開始,從教學內容中滲透。對此,教師教學可以在教學資源中滲透入一些社會性的問題,幫助學生建立社會意識,培養(yǎng)學上的社會參與意識。例如,在《折線統(tǒng)計圖》這一節(jié)知識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呈現我國近二十年來的植被覆蓋率情況,讓學生從直觀的折線中認識到我國植被覆蓋率逐年減少,幫助學生建立環(huán)境意識,并認識到當前我國環(huán)境問題的緊迫性。借這一教學資源,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會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但是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卻直接影響到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家園??赡芪覀冊跓o意間踐踏草坪,也可能我們隨后丟棄垃圾,我們在生活中浪費一張紙,都直接影響著我們國家的綠植覆蓋率,如果這種綠植覆蓋率如圖中所呈現的折線圖的這一趨勢發(fā)展下去,那么我國的國家將會有更多的沙漠化問題,沙塵暴問題,天氣將會變得異常、干燥,也必然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實際生活。通過這種滲透了學生生活習慣和社會發(fā)展現狀的問題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情境中所獲得的知識不僅包括數學理論性的知識,更能夠獲得素養(yǎng)和品質的提升。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挖掘的社會性問題和生活性問題將會讓課堂教學容量更大、教學資源更豐富。
三、培養(yǎng)意志,實現學生自主發(fā)展
小學生階段的學生意志力相對薄弱,學生在問題探索中的堅持性不足、堅韌性不足,很容易導致在學習事物時出現半途而廢的現狀?;谶@一學情和學生的一直發(fā)展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要注重對學生開展勵志性教育,從而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優(yōu)化。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挖掘學生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對學生塑造,利用學生的學習表現這一資源對學生開展品質教育。例如,部分學生在課堂中堅持做筆記、始終保持著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完成作業(yè),最終獲得學習成績的提升。以上教學資源都可以作為學生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資源,都可以作為塑造學生意志品質的資源。借用以上資源,在小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力培養(yǎng)教育,更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讓學生在自主堅持和堅韌意志力的維持下,讓學生變得更加優(yōu)秀。
總結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現代學生必備的品質,更是學生提升自我的重要素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知識和品質的同步提升。對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拓展延伸、融合生活和培養(yǎng)意志的方式,幫助學生奠定文化基礎、培養(yǎng)社會責任和實現自主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唐琦.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價值分析[A].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2]邢麗娜.談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才智,2019(07):24.
[3]涂建勇.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J].才智,2019(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