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本文以《語文課程標準》為重點指導,以高效課堂為背景,以調查研究為基礎,以研發(fā)核心素養(yǎng)評價體系下的師生家長“共讀一本書”校本課程的建構與實施方案為目的。從實際出發(fā),探索出科學、合理、高效的核心素養(yǎng)評價體系下的師生家長“共讀一本書”校本課程的建構與實施方案,進而推廣運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師生家長;共讀一本書
師生家長“共讀一本書”活動意義重大,屬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一項基本的校本課程,在這樣的活動實踐中,教師、學生和家長密切配合,為實現(xiàn)同樣的目標貢獻自己的一臂之力。
一、選擇優(yōu)質書籍,合理指導閱讀
想要實現(xiàn)理想的目標,就應該重視書籍的質量,這就是踐行開卷有益的具體行動?!熬怼睉摲蠈W生的認知規(guī)律,只有保證這一點,才能促使學生在“開”的過程中,獲取真正富有價值的信息。在對書籍進行選擇的時候,應該考慮學生的識字情況,因為學生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認字基礎,所以選擇的書籍必須具有針對性,考慮到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所選書籍的單篇文章閱讀時間不能過長,以免獲取的學習成果不佳。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參與積極性,應該重視認知形象為主.同時選取相對直觀的圖書內(nèi)容,由此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繪本這種書籍圖文并茂,如《窗邊的小豆豆》《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等,在閱讀實踐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學生在實際閱讀的時候,能夠保持濃厚的興趣,表現(xiàn)出極高的參與度。
二、重視引導方式,培養(yǎng)讀書習慣
在師生家長“共讀一本書”活動實踐中,應該重視活動的導向作用,保證強化學生的閱讀意識,豐富閱讀的范圍,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實現(xiàn)更為長遠的發(fā)展目標。方法的引導意義重大,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重視課堂活動和閱讀實踐的有效結合,在“共讀一本書”活動中,應該對學生閱讀的故事加以概述,引導他們學會遷移思考,保證閱讀的效率穩(wěn)步提升。為更好地規(guī)避隨意性,應該將精讀和泛讀相互結合,如在校園中適當?shù)亻_展推薦課,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交流展示課之中。另外,還可以借助空閑的時間,積極地為學生準備讀書報告單,讓學生可以參與到相應的精細化閱讀實踐中。最后應該鼓勵學生泛讀,通過為他們準備好題目,使其參與到相關的探索活動中,由此豐富他們對作品的認識。在閱讀中,教師和家長也應該扮演好相應的角色,為學生做好榜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三、落實讀后考察,積極培養(yǎng)能力
這類活動的開展意義重大,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穩(wěn)步提升。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重視課外和課內(nèi)閱讀的相互結合,還應該關注檢測工作的落實,由此檢驗學生的閱讀情況,強化基本的反饋力度。重視語文檢測中所選取的書目,以此作為重要的閱讀材料,鞏固學生的基本閱讀成果。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積極地開展“最喜歡的小說人物”“最喜歡的一本書”等活動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通過這樣的檢查,將相應的問題加以總結,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干預,督促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不斷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進行細致的檢查和反饋。
四、結語
建構適合校情、學情的校本課程,是適合于學術素養(yǎng)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線,可以充實和豐富我國的課程體系,為課程建設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jù)。將積累的研究資料、實踐與理論建構的范式、學科校本教材的編制與操作實驗等實踐數(shù)據(jù),為同類學校特別是本地區(qū)課程的應用性研究提供實踐指導和參考范本。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評價體系下的師生家‘共讀一本書校本課程建構與實施”(項目編號:GS[2019[GHB0999)研究成果。
(責編 吳娟)
參考文獻:
[1]柴海蓮.亦師亦友話閱讀——師生共讀一本書的有效策略探究[J].江西教育,2017(35).5E5B11A6-40DF-416C-84CD-A367449C62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