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玲 何宇豪
◆摘? 要: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學生要做好六個“下功夫”,其中第一個就是在堅定理想信念教育上下功夫。大一階段的新生處于對周圍充滿好奇心,正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黃金階段”。對大一新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結合新時期大一新生特點和時代背景及目前的現狀,通過體系化開展新生教育,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有效利用新媒體平臺等加強時效性和精準度。
◆關鍵詞:大一新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00后”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學生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也在各種講話上都提出了諸如“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等一系列論斷,可見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大一階段的新生對周圍的生活和事務充滿了好奇,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當前大一新生基本為“00后”,從現在到2050年,18歲左右的他們正是成長成才、服務國家社會的黃金時間,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中堅力量,如何針對大一這一關鍵時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迫切需要深入研究。
一、新時期大一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和核心是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一階段作為大學生活的起點,入學教育的成功直接決定著學生后面的發(fā)展方向和路徑,加強大一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義可以從三個角度分析。一是從國家發(fā)展的角度講,青年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引導他們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其具備“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國家民族富強而奮斗”的使命感和情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本領,抵御外界各種誘惑,為建設國家和服務人民貢獻力量。二是從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使命看,“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出發(fā)點和最終落腳點,因此,高校必須要將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扎實落實“三全育人”和“課程思政”的建設,真正將思政教育入腦入心。三是從個人發(fā)展來看,理想信念如同一盞黑夜中的明燈,能給迷茫的大學生指引方向,一個大學生是否有理想,是否有信念直接決定著他當前的奮斗目標和奮斗動力,只有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會迷失方向,才能抵制現實的誘惑堅定的努力奮斗,這也是大學生們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和動力。
二、新時期大一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現狀
目前,各個高校都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大思政的體系,對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已經結合了目前的網絡平臺、社會實踐等各個平臺,也針對大一新生開展了完善且體系化的新生教育方案,但調研其新生教育的內容主要還是集中在日常管理的實操方面,對于理想信念教育相對還是薄弱和生硬,并沒有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外,對于新生教育課的實施還是以講座為主,內容比較枯燥且教學手段依舊是單一的灌輸說教,并沒有將理想學習與實踐真切的結合起來,對學生的吸引力和說服力都不夠。而對于網絡平臺的運用雖然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方式,拓展了教育和學習的渠道,符合新時期大一新生對于網絡依賴的特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由度,但各個平臺的百花齊放反而讓教育資源不夠集中,分散了學生的關注力,太多的平臺讓學生們疲于應付??傮w來看,當前針對大一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依舊不夠系統(tǒng),也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三、新時期大一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舉措和建議
1.利用第一課堂打造體系化的新生教育課
為幫助新生更好、更快融入大學生活,引導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各個高校必須體系化的開展新生教育課。通過“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三全育人”模式,分階段、分主題開展新生系列教育活動,為后續(xù)階段的學習和發(fā)展走好“大學第一步”。尤其是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例如結合時代背景和重要紀念日等,開展系列主題活動;開展國防科技講座,培養(yǎng)學生心系民族命運、心系國家發(fā)展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通過各個層面的理論宣講團開展愛國主題宣講,做好入黨啟蒙教育,引導新生積極努力向黨組織靠攏;同時作為新生教育課最重要的內容,各高校要將開學典禮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提升典禮的教育意義。
2.優(yōu)化評價體系發(fā)揮朋輩的榜樣示范作用
新生在入校后都是以群體生活為主,他們存在的集體,小到宿舍,大到黨支部、團支部、班級,甚至一些學生組織,包括學生社團、學生會,或者課堂上的臨時討論小組等,都是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場所,利用朋輩之間的榜樣示范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內容。尤其是針對“00后”大學生追求平等、自我意識更加強烈的特點,他們相互之間的影響為更為重要。因此在各類評價體系中,重視對于正能量的傳播和其價值觀的考核,包括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應考慮進去,樹立相關的典型并提升其影響力,同時在各類干部的選拔中一定要強調關于政治素質和理想信念方面的考察和培養(yǎng),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周邊的同學,對引導他們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有非常大的正面作用。
3.整合新媒體平臺提升網絡育人的聚焦度
新時期最大的特點是全媒體時代,“00后”大學生能在網絡世界里自如切換虛擬與現實,并且享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多元娛樂和多屏生活。在這樣的科技環(huán)境下,“00后”們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和娛樂,對網絡的需求和依賴變大大。因此,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時要及時掌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動態(tài),將理想信念教育和網絡生活相融合,利用其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影響廣大學生。同時,在占領網絡育人陣地前提下,要提升其聚焦度,完善管理教育機制,增強網絡輿情和后臺的監(jiān)控管理,通過新生教育規(guī)范大一新生的網絡行為,營造積極向上、清朗的網絡空間和網絡育人陣地。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
[2]張露露.“0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優(yōu)化路徑[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6):16-17.
[3]張艷.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6: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