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梅
摘? 要:語文是作為我們的母語而設置的一門課程,語文的學習包括文字書寫拼讀,句子書寫,文章閱讀理解,寫作,文言文閱讀以及現(xiàn)代文閱讀等等,它是我們學習語言的一個重要手段,而語言是我們交際和交流溝通的重要輔助手段,所以說,語文課程不僅僅影響的是我們的學習生活,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也非常的深遠。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和氣質(zhì)。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興趣培養(yǎng)思路;探究
語文的學習過程是比較抽象的,是通過老師的不斷指導和引導來積累一些字詞,句子和文章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好像產(chǎn)生了一定的誤解,語文的學習,在學生的心目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薄弱,甚至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并不會認真聽老師講解,他們認為語文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表面。所以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成為了老師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和負擔。
一、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現(xiàn)狀
(一)學生跟不上進度進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
現(xiàn)在的高中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在他們的潛意識里,他們覺得語文科目不用很刻意的去學習,因為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對漢字的認識和對文章的理解他們都可以很到位,以至于多數(shù)學生沒有行程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和重視。在這種情況下,當他們意識到重要性的時候,此時,他們之前的課程已經(jīng)落下了,所積累的知識也不夠運用了,這樣又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進而對語文的學習失去興趣。
(二)教學模式單一,學生提不起興趣
高中學習任務重,并且教學任務也相對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般不會組織一些活動,以避免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很多老師認為在高中如此重要的時刻,應該要多多益善,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利用時間向?qū)W生傳輸知識,他們認為,這既可以讓學生收獲更多,為高考積累更多知識,又可以盡快的完成教學任務,以便于騰出時間進行復習和沖刺。所以就形成了上課以老師教為主的教學模式,這樣的話,學生在下面一直聽課,會形成聽覺疲勞,人的大腦容量都是有限的,但達到一定的限度之后,即使注入再多的知識,也是徒勞無功的,對學生的學習并沒有幫助??菰餆o味的課堂,也容易讓學生提不起興趣,更何況此時的他們本來就很有壓力,又很少有勞逸結合的機會。
二、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在課前進行趣味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學生在課堂上提不起興趣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學習任務過于繁重,思維過于緊繃,有時候又沒有休息好,感覺很疲勞,所以不論是在語文課堂還是在其他的學科中都會有提不起興趣的情況。針對于這種現(xiàn)狀,老師可以在課前的時候,設置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來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精氣神和學習興趣。在高中,成語的學習和掌握,對于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高考有這個題型,老師為了在課前給他們營造一點活躍的學習氛圍,老師,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成語以及成語的意思,然后在課前隨便抽查進行展示,一方面達到了老師要營造氛圍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沒有浪費課堂時間,反而是將零碎的時間有效的利用,讓他們積累和掌握了更多成語的意思,為高考的成語積累做鋪墊。還有競爭式的教學模式,這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前熟悉并且背誦課文,然后課前十五分鐘隨機抽查三個同學到黑板上進行默寫,每個同學代表自己的小組,在三個同學中選出一位默寫得好的人,要在默寫完整的前提下,默寫的正確率也高,就可以在今天的作業(yè)里減少一道題,要知道在高中作業(yè)也多的情況下,減少一道題對學生來講真的是非常向往的,所以這一方面能夠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學習,有能在課前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興趣。
(二)運用新穎的話題導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探討興趣
高中生的思維比較敏捷和縝密和,而且于他們來說,復雜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物會更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利用他們的這一特性,老師可以在課前的時候利用一些新鮮,新穎的故事或者話題來導入今天所要講的內(nèi)容,并且在故事過程或者是話題講完之后設置一些懸念難題,并且告訴學生答案在學習過程中就可以找到,這樣有利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激發(fā)他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這樣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興趣。還記得《雷雨》這篇課文,這是一篇話劇,在課文中也是設置了各種懸念,這篇課文比較長,學生很容易在閱讀到一半的時候就慢慢地注意力發(fā)散,甚至是忘記前面的內(nèi)容,所以說老師在讓他們進行閱讀前就可以先透露一點劇情來吊學生胃口,比如為什么最后所有人的后果都是悲慘的,對女主角和男主角為什么作者要把他們寫得死在了雷雨環(huán)境中。其實像這種話劇,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們的興趣,還可以播放電影,讓他們在娛樂中進行學習,并且有畫面還有背景音樂。
(三)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讓學生過度疲勞
學生如果是過度疲勞,別說是對語文,對什么他們都會提不起興趣,高中的學生背負著家長和老師的雙重壓力,甚至更多,所以在精神和肉體上都很疲勞,面對這種情況,要想提高他們的興趣,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法,首先要讓他們學會放松,雖然學習任務重,但是如果身體都垮了就真的沒有辦法學習了,語文老師可以適當帶學生到戶外進行放松式的學習,既可以選擇單純地散步慢跑,也可以邊散步邊進行課文的閱讀,在放松和愉悅的心情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會相應提高的,而且學生站著并且邊運動著,他們的注意力也比較集中,這種群體的活動,學生會更加感興趣。甚至老師可以不用一定把學生限制在教室里學習,到操場的草地上,開闊的視野讓學生的壓力有所緩解,這樣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新鮮感。
(四)有效率的幫學生溫習知識,讓他們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覺輕松,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前面說到只是太難或者跟不上也會導致興趣低落,所以說知識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學生對于該門科目是否感興趣??鬃诱f:“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比说挠洃浭怯幸欢ǖ耐浨€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知識的忘記程度會增加,高中生要記的東西太多了,對知識更加容易忘記,所以高中語文老師要細心觀察和研究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維持時間,為他們設置合理的溫習教學計劃,比如可以一個月進行一次,或者高中都有語文早自習,那是學生記憶力最佳的時刻,老師可以花三分鐘時間來布置早讀內(nèi)容,即是要溫習的內(nèi)容,這樣就相當于學生在每天都能夠?qū)η懊鎸W習過的內(nèi)容進行不斷的溫習,可以達到非常好的記憶效果。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足夠的時候,他們在課堂上對于問題的轉(zhuǎn)折就能很快地反應過來,對于課外作業(yè),他們能以最快效率,最短時間解答出來,并且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兩者都會讓他們感覺心情愉悅,從而提高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語文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傳承和發(fā)揚,語文的學習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學生必須對語文這門科目感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五花八門,老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階段對他們采取興趣培養(yǎng)和提高的措施,讓他們能夠在語文的熏陶中體驗人生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陳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精神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2]郝云芳.溫儒敏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興趣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崔艷葉.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信陽師范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