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坤
摘 要:數學學科有其鮮明的學科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引導學生面對數學知識實現獨立思考、通過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努力擺脫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桎梏,嘗試對學生適當放手,給學生先行思考的機會,釋放學生的學習天性,使學生在自由思索與自我學習規(guī)劃的過程中,對數學學科有更深入、科學的認識。教師采用“先學后教,以導促學”的方式,明確學生的預學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對“先學后教,以導促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先學后教,以導促學”;教學方法
一、引導學生針對預習提出疑問,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尤其在數學學科教學方面,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科形成科學的認識,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和質疑中構建起數學知識架構,逐漸形成數學學科思維,才能全面提升數學學科綜合素養(yǎng)。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情況出發(fā),為學生設置合理的預習內容,并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提出疑問的習慣。其實,判斷一個學生的預習效果,除了看學生的課堂反饋之外,還能夠從學生提出的疑問中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有價值的,能夠推動數學課堂的有序進行并帶動其他學生思考有所收獲,那么教師就要積極鼓勵學生的自學。
另外,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繼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不但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還樹立了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如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可能性”的內容,教師布置給學生預習內容:放學回家坐校車時間的范圍;拋硬幣正面、背面呈現的可能性大小。學生通過觀察,會得出校車乘坐時間范圍,不會快于什么時間不會慢于什么時間,并說明原因。學生總結出的原因就是其認真思考后的結果。另外拋硬幣正反面出現的可能性各占一半,原因是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與解答。通過學習可能性使學生了解客觀事物存在和發(fā)生其可能性的大小,面對事物利用學習的數學知識能夠有自己明確的判斷,提升數學學科的學習價值,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科的魅力。
二、不斷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先學后教”除了學生利用課前時間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之外,教師更應該注重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避免學生對整體的知識已經有所掌握而忽略了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完整性。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更加豐富地實現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在已經預習知識的基礎上達到學習的深化,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多邊形的內角和”,學生預習的內容是需要結合之前學習的內容進行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之前學習的關于三角形的內容進行復習,教師鼓勵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總結與分享,同時指出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加以更正,鞏固學生的知識學習。進入正式的多邊形內角和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現同一多邊形內角和不同的計算方法,總結出輔助線的具體使用,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的發(fā)散思維。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實踐,給每一組學生準備相應的多邊形內角和計算,學生討論之后將結果與思路進行分享,教師把握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向、鼓勵學生的積極發(fā)言,將數學課堂打造的更加生動熱鬧,使學生更熱愛數學課堂。
三、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其實教師不斷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實現與學生良性的互動和溝通才能達成學科教學的良好效果。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學生表現為喜歡哪個教師,并且對應的成績格外理想。并不是說教師的教學能力完全決定學生的成績,而是因為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與之溝通,會更容易走進學生內心。就數學教學而言,采用“先學后教,以導促學”的方式,教師還應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因為獨立預習知識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是一項挑戰(zhàn),當面對新的知識需要學習時,沒有教師的指導、沒有科學的方法會在無形中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與困難。給予此類學生的情況,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內心活動,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告知學生之所以進行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因為相信每個學生能夠不斷克服困難、超越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如此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就能夠披荊斬棘,收獲滿滿。教師與學生溝通還應用心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包括學生理解問題的思路,對待數學學科的看法以及對自己教學的期待等。通過師生良性的溝通交流實現雙方教和學的共同進步,從而打造更為理想和高效的數學課堂。
四、以導促學方面
對于以導促學方面需要老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巧用導學案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常言道:每個人都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最好的禮物。這就需要教育者注重對每個學生獨特閃光點的發(fā)現,并有意識的給學生創(chuàng)設表現、發(fā)展自我的機會?,F代化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作為教學的重要影響者,要注重從教學的傳授向對學生的促進發(fā)展,要使學生從以往的被支配者轉變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嘗試運用“以導促學”的方式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保學生智力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學生今后數學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十分有利。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采取“先學后教,以導促學”的方法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指引學生具體的預習方向,通過預習不斷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獨立思考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收獲數學學科學習的成長與進步。
參考文獻
[1]臧威,尚來.“先學后教,以導促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J].讀與寫:上,2016(2):13.
[2]曹健.小學數學“先學后教”的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2014,(25):70.
[3]馮明,胡慧良.談小學數學“先學后教”之后教[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14,(06):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