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摘 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帶著學生開展一步一步的學習,這樣保守的學習方式雖可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吸收學習內容,但是卻極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讓學生被動地學習。因此,通過讓學生先采取自學的方式,教師再進一步講授學生反饋的問題??梢杂行Ц纳七@一問題。本文對“先學后教”,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先學后教;應用
一、巧妙導入,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知識的學習枯燥乏味,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先設計如何巧妙導入,讓學生先提起學習的興趣,繼而吸引他們主動靠近學習目標。比如,在講解“概率”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先向學生提一個問題:“某商場搞店慶活動,積分卡滿3000分或一次消費滿800元的顧客都可參加抽獎活動,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60名。假設共有10000名顧客參加此次抽獎活動,小芳抽得二等獎的概率是多少?”出完題目,教師繼續(xù)和學生說,這是一個現實的活動,如果大家能理解這個問題,以后再有這種活動的時候就可以預估自己有多大概率獲獎,從而預先判斷是否值得參與這個活動。這樣大家就會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于是教師就可以布置這次教學任務:“(1)一起學習章節(jié)的內容,掌握基本知識。(2)完成課后習題。(3)到現實中尋找一些和概率有關的案例,或者嘗試用概率解決生活中的某些問題?!睂敕椒ň褪菑奶嵘龑W生興趣的角度出發(fā),教師將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事物當作導入方法,既現實又典型,因此,學生會產生興趣。
二、獨立思考、習慣提出問題
學習是個性化的,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方法、經驗都不盡相同,同樣的內容理解方法也會有所差異,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經歷生觀察、猜測、推理、實驗、計算、驗證等過程,逐步產生數學思想。讓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新知的好奇心,進而掌握知識。不僅讓學生打下了有效學習的基礎,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學生必須了解題意即審題,弄清題干的全部要求。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審題,這是解決問題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審題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也可督促學生養(yǎng)成嚴謹的習慣,使學生可以運用正確的方法靈活解決問題,提高解題質量和速度。學生通過學案提示要了解這節(jié)課學習什么內容,和已學知識有哪些密切聯(lián)系,自己理解了哪些,哪些還是不懂,并標記出來,比如,用彩筆對自己的問題做上記號。這樣可以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積極主動地解決自己的疑問。
三、學習習慣加強創(chuàng)新
數學教育還應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這個意識也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創(chuàng)新教學的基礎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獨立思考是創(chuàng)新教學的核心,歸納總結和驗證猜想是創(chuàng)新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進行數學學習,追根究底是一種思維活動。只有勤動腦、善思考才可以理解并掌握學到的知識,養(yǎng)成自己的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體現了小學數學的創(chuàng)新。以濃度這一應用題型為例:一杯含鹽15%的鹽水200克,要使鹽水含鹽20%,應加鹽多少?關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教師除了給學生講清楚百分比濃度的含義和計算方法以外,還要準備好相應的杯子,并稱好一定質量的水,事先準備好幾包小袋食鹽。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解題技巧,教師可以先當著學生的面配制15%的鹽水200克,然后要將15%的鹽水200克配制成20%的鹽水,這時候,教師要加入鹽,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鹽,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列方程就是最好的方法。由于學生身處在這一情境之中,且目睹了教師的實驗過程。因此,只要稍加引導,學生就能列出方程:(200+x)×20%-200×15%=x。
四、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
數學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在長時間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下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另外教師應該與學生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在交流過程中經常采取一種疑問的語氣,讓學生可以不斷地進行思考,不斷提出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想法,并且愿意與教師一起進行探討,最終找到解決的辦法。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給出一組數據,讓學生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每一名學生都在獨立思考,每一名學生的想法也有很大的差別,就會出現很多種解題思路和辦法。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加思考,并且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設計有趣的情境,生活與思考相結合
情境教學法也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經常采用的一些方法,教師應該多加應用。情境教學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相應的場景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對知識的渴望和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科學地去思考問題,發(fā)現更多的解題方法。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學習起來沒有那么枯燥和乏味。現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是非常死板的,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因此也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愛,課堂的學習氛圍十分僵硬和死板。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來設計一個生動、活潑、有趣、富有科學性的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結合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將生活中發(fā)生的事融入教學過程當中。因此,在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有了學習的想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的學習可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也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結束語
“先學后教”無疑是實現這些教學終極目標最好的模式,學在教之前,教在學之后,以學定教。學生在自主中學,在探究中學,在合作中學,在交流中學,在展示中學。這樣的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不要忽視其弊端,并針對弊端將“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做到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真正提高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春風.新形勢下“先學后教”小學數學課堂模式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3(8):13
[2]張江梅.小學數學先學后教模式實施之要素[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