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華
摘要:隨著新課程理念在初中教學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在不斷地進步。多元化教學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要求。其中語文小組學習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實踐證明,小組合作模式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協(xié)同合作的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接下來,筆者將對初中語文小組教學模式進行簡單介紹,分析探索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組合作;高效化
新課改中語文教育指出初中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在學習課本上知識的同時,積極熱情的參與討論以及其他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互動學習,互助學習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語文教育中一種新型教育方式,由于它存在很多優(yōu)勢,所以深受老師的青睞。
小組合作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這是一項任務分配明確的互助性學習形式。有助于鍛煉學生的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分享意識。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學習小組進行優(yōu)化管理,不斷完善小組合作的課堂行為方式,才能在增強學生合作意識的同時,更好地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高效化。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學習可以有效地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教學不同于小學語文教學,初中語文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實際交流能力。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所在是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還在學習中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正迎合了初中語文教育的要求,更好更有效的完成了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在將來的工作中團隊合作能力使每個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合作的重要意義。在遇到問題時,通過團隊的互助討論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學生以后進入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沒有一種教學模式是完美的,小組合作學習雖然被認為是最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但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在實施后得到的的教學效果遠遠低于其他教學方式。為什么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其原因在于小組合作教學在實施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這導致很多小組學習趨于形式化,不符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在理念,所以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發(fā)揮到極致。
現(xiàn)階段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其實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之間的差別并不大,其原因在于老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沒有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組織小組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組織小組學習時并沒有給予學生充分時間和空間進行討論,而且小組討論過程中往往都是喧鬧不止,毫無秩序可言。
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和老師的組織有很大關系,所以教師自身素質也要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而提高,在組織學習中,老師應該起到主導的作用,及時指出合作過程中學生學習中遇到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性的參與小組學習中去。此外,傳統(tǒng)教學中課時安排往往十分緊密這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來說存在著時間的限制,因為小組學習需要較多的課堂時間,這就導致教師往往為了正常教學內容的進行而縮短小組討論時間,使得小組學習根本得不到真正的進行。
三、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小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迎合了新課改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主要觀念。小組合作在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改善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為小組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提出幾點意見。
(一)初中語文教學時語文教學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以基礎知識為主,結合新課程理念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老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要以基礎知識為根本,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科學的制定學習任務,不能過難也不能過于簡單,要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討論,在相互幫助中共同進步。
(二)很多老師深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一時無法改變轉變教學觀念,所以對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很重視。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激烈,合作意識已經成為現(xiàn)代高素質人才的基本素質,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而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意識缺乏,這對于將來要步入社會的的學生是不利的。因此,要想小組學習有效的進行,教師就要積極地轉變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影響,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性交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充當指揮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及時地為學生學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團結合作能力。
(三)當然,小組合作的學習必須在學校和老師共同的努力下才可能很好的實施和進行。首先,學校方要加強對小組學習模式的重視,還要為小組合作模式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支持,為學生合作能力的養(yǎng)成提供強大的支持。這就要求學校教學評審標準不能只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衡量,更主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小組合作學習才會更好的進行下去。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討論式的小組合作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越來越被重視,但在實踐中,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這是由于大多數情況下小組合作討論形式大于實質。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積極從事教學改革,完善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改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要在教學實踐探索尋求一種讓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高效化,讓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的一條道路,讓初中語文教學達到另一個高度。
參考文獻:
[1]謝祖超.強化小組合作學習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新課程:教研版,2011(16).
[2]薛文偉.初中語文小組討論式教學優(yōu)化策略研究.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2(05).
[3]張希鳳.讓合作學習“擲地有聲”語文教學顯高效.語文教學通訊:D 刊,2012(05).871D0703-EFF0-4BF9-9871-6B85548379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