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寧 賀倩
摘要: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為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評價的研究相對較薄弱。本文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學生投入和學生能力四個維度構建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實施效果進行量化評價。結果表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較好,值得進一步嘗試和推廣。
關鍵詞:對分課堂;教學效果;模糊綜合評價法
★基金項目:2017年西安石油大學課堂教學改革專項項目:“以學生為中心的‘電子商務結算與支付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
引言
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核心任務,課堂教學改革是高校教學改革的前沿。目前高校課堂出現的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等普遍現象表明“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已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提升高校課堂教學效果,復旦大學心理系張學新教授2014年提出了“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倡導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知識講授,另一半課堂時間由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1]。這種教學模式強調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教學的互動性,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學規(guī)律,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把教師的“講”與學生的“學”和“思”結合起來,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學規(guī)律,且與慕課、微課和翻轉課堂相比,無需大量投入,是一種經濟、實用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了提升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促進高校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本文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以“電子商務結算與支付”專業(yè)課程為例,對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進行檢驗。
1、文獻綜述
圍繞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評價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兩種方式。定性研究方面,蘇鏐鏐(2016)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應用對分課堂,發(fā)現對分課堂更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2]。曾練平(2018)認為對分課堂提升了管理心理學知識的趣味性,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提升[3]。石玉琳(2018)認為對分課堂明顯改善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思辨能力,顯著提供了教學效果和質量[4]。
定量研究方面,張學新(2014)調查發(fā)現77.3%的學生認為在“心理學研究方法與實驗設計”課中使用對分課堂的學習效果好[1]。王鳳霞(2016)研究發(fā)現對分課堂實施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體驗和專業(yè)認識四個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實施前[5]。駱海燕(2017)研究發(fā)現觀察組在“兒科護理學”中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之后,學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學習合作能力三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學生[6]。柴繼俠(2018)調查統(tǒng)計表明83%學生對在“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課中應用對分課堂教學持肯定態(tài)度[7]。
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是一個多維度和多層次的問題,評價指標一般是定性描述,具有鮮明的模糊特征。因此,本文構建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指標體系,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電子商務結算與支付”課程的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進行評價,以期更加準確和客觀地評價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
2、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對分課堂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效果指標應該圍繞“學生”設計。根據對相關文獻的梳理,邀請老師、學生反復討論和預試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其中目標層為教學效果;準則層包括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學生投入和學生能力4個一級指標,指標層包括15個二級指標。
3、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的模糊評價
3.1 確定指標權重
3.2 模糊綜合評價
在西安石油大學財務管理專業(yè)的“電子商務結算與支付”課程教學的第3-5核心章節(jié)中試點對分課堂教學。在課程教學結束后,對該專業(yè)64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共發(fā)放紙質問卷64份,回收64份,其中,男性占31%、女性占69%。評價指標的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構造4個模糊評判矩陣R1、R2、R3和R4,并采用Matlab軟件進行模糊綜合評價,計算結果顯示,“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綜合評價值為3.6528,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學生投入、學生能力的效果評價值分別為3.5277、3.7476、3.7476和3.7362。
評價結果等級如表3所示,均屬于E2“較好”等級,說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值得進一步嘗試和推廣。實地調查也發(fā)現,即使被調查者為大四學生,面臨找工作和考研壓力,但相比傳統(tǒng)教學章節(jié),他們仍然愿意在對分課堂教學的章節(jié)中投入時間,充分表明實施對分課堂后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大大提高。
4、結語
模糊綜合評價法盡可能消除了評價過程的主觀性和指標定性描述的模糊性,使得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通過構建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本文以“電子商務結算與支付”課程為例,首次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對分課堂實施效果進行實證研究,實證結果表明“電子商務結算與支付”對分課堂教學實施效果良好,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理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 2014,12(5):5-10.
[2] 蘇鏐鏐.基于對分課堂的泛在學習模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6,(1):90-93.
[3] 曾練平,楊忠萍,謝恩慧.“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管理心理學”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7):52-54.
[4] 石玉琳,胡靜,覃惠.基于“對分課堂”溫病學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8,29(2):440-443.
[5] 王鳳霞,王璋琳.對分課堂在本科護生《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0):3820-3821.
[6] 駱海燕,李美珍,馬腹嬋,蘭蘭,林晨昕,姚立鵬.“對分課堂”模式在高職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護理學報,2017,24(5):10-14.
[7]柴繼俠,賀文欣,周艷梅,胡小冬,王元元,管俊昌.對分課堂在組織學與胚胎學免疫系統(tǒng)等實驗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8,34(10):1574-1577.
作者簡介:
王小寧,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教授,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
賀倩,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7E0DD87B-56B0-4708-AA1B-C0DF1EB8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