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群
摘要:小學班主任做好班集體建設,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和集體責任感、榮譽感;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同時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的新世紀人才。小學的班級建設的成效,影響著學校的全面工作的開展和校風的形成,影響著學校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要抓好班級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
一、用“愛心”管理班級
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首先要熱愛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名好學生,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一個愛的微笑,一句愛的話語,都可能激起學生潛在的能量,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當今社會,由于家庭和社會原因,獨生子女的性格表現(xiàn)、行為習慣令人擔憂,同學之間為小事而爭吵,吃了虧決不罷休,非占到便宜不可。榮辱與禮儀是德育的最基本要求,對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我國現(xiàn)行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明確要求:通過思想品德課教學,要引導學生從小逐步養(yǎng)成知榮辱、知禮儀、樹新風的習慣。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通過品德課和班會課來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和中華文明的禮儀觀,促進他們思想道德的正確發(fā)展。于是,我利用班會課,向他們灌輸寬厚待人,熱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向他們講述中外偉人名人的故事,幫助他們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班隊活動課上,讓他們把平時發(fā)生的互不相讓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來,讓大家評論是非,在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
二、用“榜樣”引領管理
每個班內(nèi)總有一部分做事認真,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我在班級管理中,充分運用這些做事認真和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將他們樹立成其他學生的榜樣,要求其他學生在做事和學習中學習他們,有了這些身邊的“參照物”,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就有了一種有形的行動準則和學習動力,使班級形成一種凝聚力和向上力。同時,我利用班會和課堂教學,經(jīng)常向同學們介紹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勵志勤學、自強不息的人生經(jīng)歷,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爭取后來居上。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在班內(nèi),無論是優(yōu)秀生、中等生,還是學困生,我都會想盡辦法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在班內(nèi)掀起一種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競爭活動,爭取使所有學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有目標才有動力,每學期初,我都要根據(jù)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班級奮斗的目標。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我知道,目標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過努力去實現(xiàn)目標,提高學生的素質才是目的。因此,我在制定目標時,注意了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發(fā)展能力,將近期目標與學期目標很好的結合起來,不能好高騖遠,以免喪失孩子的信心。
三、用“興趣”提升管理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因此,學習質量的好壞是評價一個班集體的重要依據(jù)。如何使自己的班級學習成績能出類拔萃或有所進步呢?我認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注重調動全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變被迫、被動為自覺、主動。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我還經(jīng)常有意識地告訴學生“你有這方面的能力,相信你能成功”,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會接納曾經(jīng)做過錯事的孩子,容忍孩子的一切過錯,并告訴學生,“老師相信你能改變”,用自己的誠心去喚起學生的信任;我還會及時鼓勵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主動與學生談心,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加倍努力。
四、用“矯正”精準管理
小學班級管理中,品德不良的學生決不是生性愚頑,不可救藥。在一定的條件下,他們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矯正過來的。我是通過以下兩種策略來加強矯正:一是培養(yǎng)深厚的師生感情。品德不良的學生,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對人有戒心,有敵意,他們往往會認為教師有偏心,厭棄自己。由此,他會對教師抱著沉默、躲避、怨恨等態(tài)度,不肯接受教師的教育。因此,教師要注意情感的培養(yǎng),親近他們,真誠地關心他們,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們,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們聽得進,記得住,想得深,改得快。二是保護自尊心,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是學生克服缺點,努力上進的動力。我們班主任教師如果無視他們的自尊心,一味批評,指責。他們就容易表現(xiàn)出“破罐破摔”的態(tài)度和對立的情感,因此,矯正學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視學生自尊心的培養(yǎng)。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贊揚,在活動中啟發(fā)他們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自己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著集體的榮譽,促使他們珍惜集體的榮譽,鞭策他們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為。
五、用“策略”夯實管理
一是制定“合情”規(guī)范,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一個集體要想生存、發(fā)展,必須有一個規(guī)范進行約束管理。常見的規(guī)范都以“一視同仁”或“千篇一律”為根本依據(jù)。然而,“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中應因人而異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規(guī)范。我曾與學生一起制定了《班規(guī)》,班規(guī)分“上學”、“做操”、“上課”、“活動”、“文明禮儀”五個方面。除了大家共同遵守的內(nèi)容外,還針對每位學生的實際狀況,又與學生分別對以上規(guī)范進行了變通,例如在“上課”一欄,對性格外向、好動的孩子提出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別人、發(fā)言熱烈等要求;對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提出上課發(fā)言過一、兩次即為優(yōu)秀等要求。而后,師生約定既然這是我們共同制定的個人規(guī)范就應共同遵守,一個星期評定一次,凡得“優(yōu)秀”則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有了因人而異的規(guī)范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二是運用“柔性”管理。表揚是班級管理的常用策略。對學生要善于表揚,只要表現(xiàn)良好,不論多么瑣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揚,表揚可以帶來價值感和榮譽感,可以使人更加奮發(fā)地工作。記得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同學在下課休息時主動地在整理教室一角的小書架。第二天晨會課,我熱情地表揚了這位同學。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贊揚,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因為,以后的小書架一直是那么整齊,就連大黑板、小黑板也都一直擦得那么干凈,擺得那么整齊。 如我班上一名學生因與別人打架而使班級失去了學校的流動紅旗,對此事我并沒有訓斥他,而是幫助他總結教訓,提高認識,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誠地對他說:“你因打架影響了班級榮譽,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難過,不過,我從你的眼神里看出你是憋足了勁兒,要為班級爭回榮譽”。 運用“柔性”策略,需要我們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細心觀察學生,了解學生思想脈搏,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斷變化教育方式,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做好小學的班級管理,我覺得班主任要充滿關愛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從關愛與理解出發(f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每一位學生;同時,班主任不能過分自尊,要適時放下架子,要以平等心對待學生,要走近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交朋友,要能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愛心,如一縷春風,吹進孩子們心靈,如絲絲春雨,滋潤孩子們心田。在愛的教育管理下,一張張純真笑臉會如雨后山花般爛漫開放。一張純真笑臉,那是天底下最美的風景,最美的享受和幸福――這也就是我們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上追求的教育幸福!
參考文獻:
[1]韓梅.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42.
[2]潘麗.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