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推廣實施,各地區(qū)高中學校管理者紛紛加強了自身對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引進,以便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效率,推動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部分高中學校管理者對自身的德育工作不夠重視,導致學生的德育工作開展效率緩慢,德育已經(jīng)成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短板。為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必須加強對自身德育工作的重視,通過對新課改政策的深入研究,推動自身德育工作的不斷前行。與此同時,各地區(qū)高中學校管理者應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長遠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自身德育工作中的應用,推動自身德育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中;德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每一個公民應具備的價值準則,相較于學生來說,學校的德育不僅是幫助學生樹立這些準則的重要途徑,同時對高中生的未來成長起到重要的意義。因此,學校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德育工作。
一、現(xiàn)階段高中德育工作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學生的因素
現(xiàn)階段,部分地區(qū)高中學校領導仍未認識到自身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對德育工作的宣傳工作投入資源較少,導致學生群體對德育工作的認知不夠明確,無法全面配合德育教師的工作。
首先,高中時期,學生正處于自我心理系統(tǒng)的萌芽與成長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擁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愿意接受教師的引導,導致高中德育課程的開展缺少學生群體的支持;其次,部分學生習慣性地將自己的心理活動隱藏起來,給德育課程教師教學計劃的制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教師無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育;最后,部分學生為獲得家長的認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中去,對德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嚴重不足,導致高中德育課程的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教師的因素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部分地區(qū)高中學校領導將更多的師資力量投入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導致高中德育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缺少相應師資力量的支持。首先,部分地區(qū)高中學校領導為提高自身的畢業(yè)率,將德育課程的時間轉移到自身主要教學課程的教學工作中去,導致高中德育課程的教學時間較少;其次,部分地區(qū)高中學校領導為降低自身的人力資源成本,將德育課程安排到其他學科教師名下,這部分教師對德育課程缺少系統(tǒng)化的認知,所采用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與德育工作的實際要求不符;最后,部分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少與學生的交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的激發(fā),學習效率較為低下。
(三)社會的因素
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西方價值觀逐漸流入國內,給國內民眾的價值觀造成了一定的沖擊。而高中學生正處于價值觀養(yǎng)成階段,尚未形成完善的明辨是非能力,一旦被西方價值觀影響,極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除此之外,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普及應用,高中學生逐漸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受眾群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眼界的開闊。但是,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中的信息較為復雜,學生極易被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中的不良信息誘導,養(yǎng)成錯誤的價值觀念。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德育工作的途徑
(一)不定期開展知識競賽
為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應用,各地區(qū)高中德育教師可以通過不定期開展德育知識競賽,激發(fā)學生對德育課程的學習興趣。首先,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應明確認識到學生自主能力的出現(xiàn),通過與學生群體的溝通明確學生的興趣點,在興趣點的指引下設計更具吸引力的活動主題,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群體積極參與到知識競賽活動中去;其次,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應制定恰當?shù)莫剳蜋C制。對于在知識競賽中取得較好成績的學生予以公開表揚,從而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好勝心,自主地開展德育知識的學習。對于在知識競賽中取得名次較低的學生,德育教師不能對其進行公開批評,應多采用正面的詞匯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德育課程的自信心。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為進一步提高高中學校德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各地區(qū)高中學校領導應為自身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引進,從而借助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引,對自身的教學模式做出新的優(yōu)化改良。首先,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要明確認識到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通過對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教學服務;其次,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應加強與其他課程教師的溝通交流,從而借助其他課程教師的力量,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德育,實現(xiàn)對自身課堂教學時間的拓展;最后,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應在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自身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吸引力。
(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影響,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從而借助學生家長的支持在課余時間開展對學生的德育。首先,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應向學生家長詳細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家長對德育工作的參與熱情;其次,各地區(qū)高中學校德育教師應定期組織學生家長共同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家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為學生家長參與學生德育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最后,各地區(qū)高中德育教師應向學生家長傳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從而保證學生家長在進行德育工作時可以擁有先進的教學技巧。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培養(yǎng)高中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發(fā)揮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高中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需要正確的引導,使其在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認識社會,這樣才能形成其自身所需要的、所能理解的價值系統(tǒng)。因此要注重社會實踐的價值,發(fā)揮出其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養(yǎng)成作用。
首先,可以借助主題實踐活動,突出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讓高中生在實踐中將知識內化。比如,以奉獻為主題開展志愿者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奉獻,在行動中養(yǎng)成。其次實踐活動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綜合考慮高中生的能力和特點,激發(fā)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動機和興趣。比如,組織學生參觀法律援助基地、農(nóng)村勞動基地、動植物園、博物館等等。通過一系列的參觀活動,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心得,避免課堂中一味地說教形式,強化學生對社會的了解,使其更好地通過實踐增加情感體驗,學習法律、道德等相關知識。最后在實踐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德育實踐活動,需要發(fā)揮出學生主體的作用,使其在活動中相互配合,從而發(fā)揮出教育的整體效應,避免活動流于形式。比如,充分借助社會力量,創(chuàng)新德育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等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加主觀體驗,將內化的知識外化于行為上。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推動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各地區(qū)高中學校領導應明確認識到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深入分析自身在傳統(tǒng)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與學習,從而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德育工作中的深化應用,推動自身德育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朱東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貫穿始終[J].中小學德育,2014(12).
[2]樊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6).
[3]王杰.淺談對促進、深化學校德育工作改革必要性的認識——學校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體現(xiàn)[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5).
[4]黃小明.多元化背景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6(30).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