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際松
[摘 要] 學校教育的有效開展是國家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石,高中生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之材,尤其學生黨員,更是學生群體中的骨干力量,做好學校黨建工作,對學生黨員的成長與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學校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學校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旨在提高學校黨建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 學校黨建工作 新途徑 存在問題 優(yōu)化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志碼:A
學校黨建工作是高中重點工作內容之一,對學生的黨內發(fā)展和穩(wěn)固我國黨的建設有重要意義,是培養(yǎng)新時代合格建設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1]。面對當前我國學校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黨員干部必須要不斷學習現代化的黨建理念,對傳統(tǒng)黨建工作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為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探索出新路徑,從而為我國黨的建設與發(fā)展提供助力。
一、當前學校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黨員干部缺乏黨建創(chuàng)新觀念
在實際的學校黨建工作中,我國大部分黨員干部受傳統(tǒng)黨建思想的影響,沒有及時、有效地將新思想貫徹落實到實際黨建工作中,導致黨建工作與高中學校的發(fā)展脫節(jié),不利于高中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部分黨員干部在工作開展思路上,沒有以學校的實踐活動為立足點,盲目應用其他單位的黨建工作流程,學校黨建工作缺乏獨立性和現實性,對學校黨建工作的開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理論與實踐的工作方針落實不到位
學校黨建工作是教育、培養(yǎng)教職工和學生黨員,組織黨內活動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如今職工和學生黨建的開展中,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將黨建原理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導致在職工和學生黨員中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沒有達到黨員培養(yǎng)的要求,阻礙了學校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缺乏完善的學生黨員管理制度
在如今高中黨建工作的開展中,黨員干部一般只注重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發(fā)展,即重視學生入黨前的審查、培養(yǎng)與實踐活動的落實。然而在大部分情況下,會忽視學生入黨之后的再教育,導致部分預備黨員沒有意識到身為黨員的職責和義務,沒有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給學校黨建工作帶來負面影響。面對當前我國學校黨建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況,在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中,黨員干部必須要同時重視起對學生預備黨員日常生活實踐的監(jiān)督和審查,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
二、學校黨建工作的途徑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
(一)明確黨建工作目標,用先進思想指導實踐
學校黨建工作的目標就是從高中學生群體中,挑選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發(fā)展成學生預備黨員,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政治道德觀,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好人才儲備[2]。因此,為了更好實現這一黨建工作目標,首要前提是加強學校黨建領導層的建設,黨員干部必須要及時吸收先進的政治思想,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理論思想落實黨建活動,加強黨組織領導層的思想建設,這是保證學校黨建工作正確性,加強黨組織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其次,在進行黨員選拔、黨建活動的開展中,相關黨員干部需要以身作則,為學生群體做好黨員榜樣模范作用。只有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領導藝術,才能更好地將先進的黨建思想落實到實踐活動中,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人才,促進學校黨建工作的發(fā)展與進步。另外,學校黨建進行時,要及時宣傳我國先進的黨建思想,保證學生預備黨員對黨內思想有充分的認識,使學生始終能夠保持正確的心態(tài)參與黨內活動,為學生的發(fā)展打好思想基礎。例如,唐山市開灤第一中學開展的以“秉承紅色基因、依托紅色基地、高舉紅色旗幟、高唱紅色歌曲、打造紅色課堂、亮出紅色身份”為內容的“六紅工程”,讓學生在參加“六紅工程”的實踐中加深對黨的思想的理解和認識,不斷強化自身的黨性原則,此舉對保證學生黨員的思想正確性有積極作用。
(二)完善學校黨建工作體系,落實考評機制
學校黨建工作的開展還包括教職工的黨員培養(yǎng),尤其是對青年階段的老師,必須同時加強他們的教育水平與思想政治道德建設,保證學校老師的綜合教學素質。這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的基礎,擴大教師黨員的覆蓋面,促進黨建工作的進步。當然,為了有效管理教師黨員,提高對教師的綜合培養(yǎng)效率,必須要落實黨建考評機制,定期對教師黨員的工作進行考評,以確定教師群體的創(chuàng)新性和教學的優(yōu)異性。在落實考評機制時,可以成立相應的黨員內部考評小組,依據教師黨員的日常行為與教學實際,從多方面對其進行評價,用規(guī)范化的點評方式來提高教師對自身的認識,促進青年教師黨員的教學進步。采取“清單+考評”落實黨建責任,從黨員隊伍的考評規(guī)范中,具體落實個人責任,進而將黨建工作做得更加完善,提高黨員群體的整體質量[3]。
(三)開展責任學習活動,在實踐中錘煉黨性
開展有效的黨內活動,是促進學校黨組織和諧、增進黨員綜合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結合黨建目標與實際的黨建工作開展進度,開展特色思想宣傳活動,提高黨員群體的參與度,是從實踐活動中促進黨員吸收先進思想、錘煉黨員黨性的有效手段。在開展學習活動時,要將責任意識貫穿在整個活動中,并選擇好活動類型,用實際的活動方式來加深黨員群體對責任意識的思考,為高中學生樹立起黨員的光輝形象,從而增強學生預備黨員對黨組織的榮譽感與責任心,具體做到增強學生預備黨員和先進積極分子的黨性建設,保證學生黨員在未來能為國家建設增添助力??梢酝ㄟ^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示范課”“黨員奉獻日”等活動,讓學校所有的黨員亮出身份,做好示范,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學習活動中,正確、全面認識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明確責任對黨員的重要性[4]。這是學校黨建工作的良好發(fā)展路徑,需要引起學校黨員干部的重視,更需要全體黨員積極參與,讓黨徽成為日常工作中閃光點,增強學校黨建工作的發(fā)展活力。
(四)價值向導是黨建工作中的評判標準
不同時代對學生的發(fā)展自然有不同的要求,在新時期的高中黨建工作中,必須要明確新時代需要的是有理想、有目標并具有專業(yè)技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是黨建工作中管理和評價學生黨員的標準,只有正確的價值導向觀念才能實現黨員建設創(chuàng)新,保證學生黨員越來越好發(fā)展。在標準應用中,黨組織不能依據機械化的書面標準對高中學生進行評價,要從學生個體出發(fā),對他們的專業(yè)能力、道德素養(yǎng)以及個性化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用真才實學和思想作風來確定學生的先進性,進而在對不同學生的評判中,找到他們的個體缺陷,為學生黨建工作提供具體的開展方向,有效促進學生群體的全面成長,使高中學生不斷完善自身,達到黨員標準[5]。黨建工作應該建立學生黨員發(fā)展管理評價體系,從多方面、多維度對不同的學生黨員進行綜合評價,以正確的黨員思想為中心,開展多樣化的黨員教育工作,使各學生黨員在自身個性化發(fā)展的基礎上,正確理解黨員思想,嚴格按照黨員標準去學習、生活和成長,從而為黨輸送優(yōu)秀的高質量人才,推動學校黨建工作的健康開展。
三、結語
總之,學校黨建工作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是當今時代培養(yǎng)“六有”學生黨員的必然要求,是為黨輸送高素質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障。因此,學校黨組織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設,完善黨建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活動路徑,進而提高黨建工作的實用性,促進學校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俞偉躍.加強黨建,推動落實黨的教育方針[J].人民教育, 2017(12):4.
[2]胡鵬.新時代高校機關黨建工作內涵及創(chuàng)新路徑探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9(3):36- 39.
[3]艾曉鵬.探索新形勢下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的新途徑[J].辦公室業(yè)務,2019,310(05):7.
[4]魯萬鵬.淺析新時期開展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J].品牌, 2015(04):92.
[5]冉勇,羅剛,王倩.新時代提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有效性的路徑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5):123-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