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珠
【摘要】朗讀是閱讀教學中一種重要的訓練方式。自由式朗讀,就是讓學生通過喜歡的方式,自主去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要去朗讀,從而更好地掌握文章內(nèi)容、知識點的一種朗讀方式。就中年級的閱讀教學現(xiàn)狀而言,自由式朗讀更適合運用于閱讀教學中。只要為朗讀創(chuàng)造好條件,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在教學中教師再進行適時的方法指導,那么,閱讀教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關鍵詞】自由式朗讀;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是一種最重要且最常見的閱讀訓練方式。學生通過閱讀獲得屬于自己的知識,這樣才是真正的閱讀、有效的閱讀。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立足文本,尊重文本,通過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去體味、感悟文章的豐富思想和內(nèi)涵,這樣一來閱讀課才是有效的。
以中年級(人教版第二學段,即小學3—4年級)為例,對于中年級的閱讀教學,《語文課程標準》其實有提出明確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在誦讀的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大意。在閱讀方面,我們不難看到,絕大多數(shù)中年級的學生表現(xiàn)得不太感興趣,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學生身邊有太多的誘惑,例如,豐富的電視節(jié)目以及電子產(chǎn)品的干擾,再加上他們沒有得到正確的方法指導,往往閱讀能力并沒能很好地提高。鑒于這樣的現(xiàn)狀,筆者針對中年級的語文老師做了一份簡單的調(diào)查問卷,并讓她們根據(jù)實際情況認真填答,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F(xiàn)將老師答題情況總結如下圖:
根據(jù)調(diào)查所得的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知道,大多數(shù)老師雖然也都能認識到朗讀訓練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她們的教學方法與自身的能力水平,知識素養(yǎng)明顯影響著閱讀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除了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教學能力水平以外,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語文新教材中,閱讀的容量大、篇幅長,而課時卻只有40分鐘,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才能讓朗讀在語文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益呢?依筆者看來,自由式的朗讀是不錯的訓練方式。
教學實踐中,很多時候的閱讀教學,老師都會采用齊讀的方式讓學生去朗讀課文、句段,但學生往往為了讀出“齊”的效果,而忽略了在讀的過程中注重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文中的感情。在有的課堂上,朗讀訓練單純地只是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服務的。當一兩個學生讀正確了、讀流利了、讀出相應的語氣了,老師就馬上進行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忽視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朗讀情況。最終課堂中看不出教師布置學生朗讀的意圖是什么,也看不出朗讀在課堂上起到何種作用。
小學中年級的語文閱讀是在低年級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的,它也是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而做好準備的。在多年的中年級閱讀教學中,筆者一直認為學生應該具備三種能力:一是具有一定的讀書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第三則是具有能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的能力。實現(xiàn)這三個目標的最好方法就是學會自學,學會自由朗讀。
何為朗讀?其實就是清晰響亮地把文章念出來,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而自由式朗讀就是讓學生通過喜歡的方式,自主去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要去朗讀,從而更好地掌握文章內(nèi)容、知識點的一種朗讀方式。它可以是大聲地朗讀,可以是小聲地自由讀。這種朗讀方式應該是斷斷續(xù)續(xù)的、反反復復的,需要邊讀邊思考、邊讀邊寫、邊讀邊畫,既不影響別人讀書,也不被別人所影響的全身心投入的朗讀。那么,怎樣才可以更好地在閱讀教學中運用自由式朗讀呢?
一、創(chuàng)造自由式朗讀的條件
朗讀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把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有聲語言的表達藝術。古人常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要能理解、明白其義,首先能正確地讀出文本,正確朗讀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一)打好朗讀的基礎
普通話朗讀其實是一門學問。朗讀文本,除了不加字、漏字、改字之外,還需注意普通話語音語調(diào)的規(guī)范?;蛟S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是朗讀一篇作品,如果連普通話都讀不準確,甚至錯漏較多,那就足以影響讀者對文本的理解了,聽者的感受也會隨之影響。所以,雖然有難度,但最起碼能做到音調(diào)力求準確,減少失誤。
(二)掌握朗讀的基本技巧
朗讀時,必須注意朗讀的語音語調(diào)的高低、語速的快慢以及節(jié)奏的停頓,這些基本技巧的掌握會使讀者對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雖然,每個人的先決條件都不一樣,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更不能為了迎合別人,強行改變。然而,只有掌握基本的朗讀技巧,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朗讀的水平。
二、給予自由式朗讀的時間
《新課程標準》明確(下轉(zhuǎn)第33版)(上接第32版)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彼€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語文老師的確逐漸越來越重視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了,也在想方設法用各種朗讀方式去提高教學效果。很多時候,我們走進語文課堂,都會聽到課堂上書聲瑯瑯。不過,語文課堂還是沒有擺脫“講問教學”?!爸v問教學”還是擠掉了很多學生讀書的時間。課堂上,老師總是太注重分析和提問了,唯恐學生有太多的不懂。老師只要拿到一篇課文,就用提問的方式進行逐字逐句地理解和分析,目的就是為了疏通課文情節(jié)、文章的脈絡。課堂上安排的朗讀,其實就是形式上的朗讀,很多時候是在老師的指引要求下展開的,往往是為了解決某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問題而創(chuàng)設的朗讀環(huán)節(jié)。這樣,學生課堂上就沒有時間真正去讀書,事實上,當課程結束后,學生想要的閱讀效果絕大多數(shù)都是沒有達到的,因為多方式以及短時間的朗讀,仍沒有解決他們想知道的問題,也沒有對教材中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豐富的知識和情感進行親自去品味、感受,還沒有真正理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別說是受到情感的熏陶了。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學生若有足夠的時間朗讀,很多問題將會迎刃而解。如果是這樣,老師怎么就不能把課堂的時間教給學生自己去掌握支配呢?一節(jié)課40分鐘,學生朗讀的時間卻不到10分鐘,朗讀往往是來去匆匆,他們又怎能滿足呢?
三、指導自由式朗讀的方法
自由式朗讀之所以能夠有效地被運用,關鍵就在于它讓學生想自己所想,讀自己所讀,寫自己所寫。但實際上,小學生是不具備自由朗讀的能力的。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學生在老師的點撥指導下,他能夠輕而易舉地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好某個詞語或句子,讀得活靈活現(xiàn),甚至淋漓盡致。然而,如果單純地讓他自由地朗讀課文,他除了一字不漏地念上一遍,卻不知道自由朗讀該干些什么,也就是說,關鍵在于老師的點撥以及專業(yè)的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而自由式朗讀并不是放手讓學生“想怎樣讀就怎樣讀”,而是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地引導朗讀,最終達到閱讀的目標。
(一)設計問題,牽引朗讀
問題作為組織閱讀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紐帶,它的設計成為教學的重心,如果沒有問題的牽引,單純的朗讀就變得很純粹、很虛無。教師往往在處理教材時會發(fā)現(xiàn)一篇文章可以提煉出很多的問題,但如果問題設計得過多過煩,就會造成滿堂灌,學生容易懈怠,所以這就要求老師設計問題時要深入文本,設計簡單易懂的問題,正因為中年級的學生不具備自由朗讀的能力,在問題的指引下,他們的朗讀就會變得有目的性、有方向性。
(二)提供時間,加強朗讀
其實,每個學生都是熱愛閱讀的。當他們靜下心來閱讀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是那么的可愛。如果限制了他們讀的時間,他們會表現(xiàn)出意猶未盡的樣子。筆者在教學四年級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時,以為這個故事學生理應已經(jīng)比較熟悉,況且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就打算借助問題,讓學生快速瀏覽,然后解決課前問題就算了,筆者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由的朗讀去了解故事情節(jié),理清事情的經(jīng)過就算結束了。誰知道,當筆者想要結束他們的閱讀時間時,他們先是發(fā)出抗議的聲音,接著是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拼命地哀求著,一定要讓他們好好地讀完整個故事,好好地感受小木偶的心情變化??粗麄兛释难凵?,筆者妥協(xié)了。沒想到的是,筆者的妥協(xié)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收獲。在周記中,不少同學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續(xù)寫了小木偶的故事,他們的情感是那么真切。那一次,再次讓筆者感受到充裕的朗讀時間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激勵評價,指導朗讀
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及時對學生的朗讀作出適度地評價,就能保持、激勵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評價,一般有自評和他評兩種。在學生有限的詞語積累的基礎上,他們很難做到客觀準確地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朗讀,那老師的評價無疑是舉足輕重的。因此,在課堂教學的朗讀訓練中,老師要特別重視以評促讀,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在進行《搭石》一文的教學時,筆者抓住中心句“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展開朗讀指導。不管是看得見的美還是看不見的美,筆者都讓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在小組內(nèi)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筆者則不斷地在各小組之間流連,邊聽邊感受邊評價,當發(fā)現(xiàn)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時,筆者甚至會做示范,讓學生得到更準確的指導,這樣一來,學生既能得到學習上的滿足,也能受到美的熏陶。
(四)交流分享,升華朗讀
自由式的朗讀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提高朗讀能力的機會。為了使朗讀更有效果,學生之間互讀互評,積極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再通過他評表達出對他人的外部感受,達到閱讀與鑒賞相結合的目的,既能增加審美情趣,也能體會文中的情感,從而達到感情的升華。
著名特級語文教師于永正老師說過這么一句話: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筆者非常贊同,甚至認為閱讀教學中的“亮點”更是充滿靈動的自由式朗讀,它會讓閱讀教學更富有魅力。真心希望有效的朗讀方式能真正點亮我們的語文課堂,用精彩而實用的朗讀實現(xiàn)我們追求的有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洪玲.新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