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娣
摘? 要: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梢杂行У卣{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以及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同伴間的相互競爭,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關鍵詞: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7-0067-01
—位聽課教師在聽課的過程中,針對授課教師在課堂上只用yes或no來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現象,提出:在課堂上對于答錯題的同學不應該給予這樣一種打擊積極性的“no”來評價。初聽起來,覺得有點怪,錯了就錯了,對了就是對了。為什么這位老師會提出這樣一個人們一眼就能夠看出來的問題呢?當時因為大家都認為這位老師的問題不是一個問題,所以那位老師就在少數服從多數的情況下,對這個問題不了了之了??墒牵潞笪以俅慰紤]這位老師提出的問題時,覺得很有思考價值。這其實就是我們一直在使用卻被忽略的一個問題—課堂評價。下面我們來看看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各個發(fā)展階段。
1.教師滿堂灌時期
說起對學生的評價,這其實是一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問題,在教師占主導,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和配角的時代,教師一言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教師只注重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了沒有,談不上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所以課堂基本上就是學生的無聲和教師的有聲,這種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時代對學生唯一進行的評價就是學生的考分,這是老師們關注的,也是家長們在乎的。
2.粗放簡單的用“對”或“錯”來評價學生的的時代
隨著課改號角的吹響,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的呼聲越來越高,促使教師必須要用綜合評價方法來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問題作出回答,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他們對于知識的不同理解,所以課堂上學生們的問題可能會五花八門。但是由于長時間對學生思想的禁錮,以及那種刻板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在提問題方面只是僅僅圍繞課本知識,那種超越課本的發(fā)散思維的問題少之又少,甚至沒有,所以教師就很輕松地用對與錯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這樣表面看起來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了評價,但這種評價只是對學生在知識方面進行了肯定,但仍然不利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良好地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更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形成。
3.多元化的評價時代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隨著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活動中的高頻率的應用,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顯,教師在小組交流展示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的展示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引導,這個時候教師就不可能用簡單的“對”和“錯”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了。因為教師的評價和引導會成為課堂活動繼續(xù)發(fā)展的推動劑,教師會對同學們持有的不同觀點進行客觀的評價,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對于知識理解的片面性和不夠深刻性,他們還有可能在課堂上就他們的觀點和其他組的同學展開辯論,這樣的情況出現之后,教師在仔細聆聽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學生們的觀點及時進行評價和引導。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被空前激發(fā),課堂空前的活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不但牢固的掌握了該掌握的知識點,而且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生之間的協(xié)調互動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個人自我展示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和升華,這個難道就是老師簡單的“哄”能夠達到的結果嗎?答案一定是“不”??梢娺@種一直被我們應用,但卻被忽略,甚至意識不到它的重要性的課堂評價太重要了。那么重新考慮本文開頭,這位老師提出的問題,覺得這真是一個很重要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了。其實對于學生的評價方法很多,俗話說得好“話有三說,巧者為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教育領域也在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教育的主陣地課堂也在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我們不在一味簡單的用“是”或者“不是”來簡單回答學生的問題了,作為課堂活動主體的學生,由于社會,家庭等多種因素發(fā)生的作用,他們的知識儲備和涉獵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他們已經不在滿足教師用簡單的“是”或者“不是”來評價他們,他們希望等得到老師的肯定,得到老師的賞識,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希望得到同學們的賞識和肯定,希望他能夠和同學們在課堂上融洽的相處,能夠讓同學們認可他的領導和組織才能,希望能夠在他的領導下,他們組的優(yōu)秀表現能夠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贊賞和好評,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下,多元化評價應運而生。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自我優(yōu)越感很強。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也不能客觀地評價別人。要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教會他們如何去做人、做事,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的長處或不足,并給學生提供目標和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趨力。同時在課堂中,師生共同活動,也可讓學生去評價教師,這樣對教師也是一種挑戰(zhàn),這樣就會促使教師不斷的去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培養(yǎng)學生不惟書、不惟師,只惟實的求知精神,重建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還可同桌互評,或者組間互評,改變以往只有教師評價的傾向,確立學生也是課程評價主體的地位。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以及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同伴間的相互競爭,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