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RPLR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英語知識的學習上,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并根據(jù)教師發(fā)布的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在良好的互動教學氛圍中完成英語教學任務的新型教學模式。PRLR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引起關注(Raise concern)、學習新知識(Learn)或者鏈接(Link)、實踐練習(Practice)或者準備發(fā)表(Prepare to report)、發(fā)表匯報 (Report)等四個程序,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加工模式;RLPR教學模式;具體應用
【作者簡介】江曉娟,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小學。
英語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性學科,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占據(jù)著極大地比重,然而小學生大多三年級開始接觸英語知識,固定的英語教學模式使得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方式都發(fā)生了轉變和調整,RLPR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斷深入應用開來,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促進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本文就小學英語RLPR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探究分析。
一、小學英語RLPR教學模式的程序和原則
1.小學英語RPLR教學模式的程序。小學英語PRLR教學模式共包括引起關注(Raise concern)、學習新知識(Learn)或者鏈接(Link)、實踐練習(Practice)或者準備發(fā)表(Prepare to report)、發(fā)表匯報 (Report)等四個程序,每個程序的第一個字母大寫構成了PRLR教學模式概念,這一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上,建立相應的知識鏈接,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加強英語習題訓練,鞏固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最后根據(jù)教學反饋和匯報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全面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
2.小學英語RPLR教學模式的原則。在小學英語PRLR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幾點基本原則:首先是課堂導入階段的教學設計趣味性多樣性原則,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昂的學習狀態(tài),為接下來的英語知識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在學習新知識或鏈接的階段,遵循循序漸進性以及學習策略指導性原則,重新構建教學知識鏈接并拓展學生的思維意識;再次,在實踐練習以及準備發(fā)表的環(huán)節(jié),遵循課堂設計的目的性以及針對性原則,保證教學的深入性;最后則是發(fā)表匯報以及反饋階段,應當遵循客觀評價與反饋性原則,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加以完善和改正,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二、小學英語RPLR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策略
1. Raise concern階段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小學生而言,趣味性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以及多樣化的導入手段是學生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有效保證,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趣味性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和熱情,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I like dogs》的教學導入階段為學生播放《瘋狂動物城》的動畫視頻質料,將各種動物的單詞以及形象相對應,激發(fā)學生對該單元知識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為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2. Learn or Link階段創(chuàng)設針對性的情境,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英語知識的學習不是單獨死記硬背的,各部分的英語知識之間都有著相應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以及課堂教學之間的有效銜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關聯(lián)性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相關聯(lián)的英語知識相互串聯(lián)和對比,在教授新知識的同時注重之前學過的知識復習,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復習之前的《How much?》的相關知識,促進學生聯(lián)想思維的發(fā)展以及知識體系的建立。
3. Practice or Prepare to report階段,游戲教育檢測學生的掌握狀況。英語習題訓練可以說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檢測學生學習中漏洞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方式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檢測,一方面也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到的英語知識。例如:在《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開展英語單詞和圖片對接的游戲訓練,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應的關于動物詞匯的知識,同時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探究學習興趣。
4. Report階段的課后評估與反饋,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加以完善。課后評價與反饋可以說是對于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總結與歸納,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教學的評估與教學反饋,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和完善。例如:在《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詞匯掌握運用狀況以及教學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完善今后的教學方式以及調整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言,小學英語RPLR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機制以及完整的鏈接體系,促進了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以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合理的運用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小蘭.小學英語RLPR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導刊,2017(04):61-67.
[2]鄺健云.RLPR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7,7(1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