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妮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48-02
一、課前預習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課堂來說,教師每一課講得內容都比較多,學生在上課時對應到書上的知識點就會很緊張,教師講的一些知識點也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被漏聽了。如果提前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變得順利。對于教師的提問,學生也可以回答得很從容,并能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被充分帶動,對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具有很好幫助。預習后的反饋也會讓每位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要求,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便于因材施教。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一條鮮明的教學理論:以學定教。這一基本理念將教學活動牢牢定位于學,學生學先于教,即以學生的預習活動啟動教師的教學活動。每一教學過程是從學生的自學開始的,教師則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施教。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教師“注入式”教學為“啟發(fā)式”教學。由此可見,課前預習是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促進有效生成,張揚學生個性,有利于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
二、培養(yǎng)預習興趣,養(yǎng)成預習習慣
學生初始階段,應加強預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只有對預習感興趣,才能使預習活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1.要注意預習內容難易適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措施,逐步提高學生預習的能力。一開始教師應在課堂上花一定時間加以指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預習,嚴格督促學生按照預習要求和步驟進行預習,發(fā)現錯誤及時糾正。通過一定量的訓練,學生初步學會預習后,將預習工作逐步放在課外進行,但不能因此放松要求,每天應認真檢查,及時反饋,以評估預習效果。只有長期堅持,才能讓學生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2.對于預習有困難的學生,應耐心幫助、熱情鼓勵。通過課前個別輔導,同伴互助,課中及時點撥、多給展示的機會等辦法,讓他們也能迎頭趕上,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預習做得出色(包括有進步)的學生,應采用多種激勵手段,如:批閱預習作業(yè)時多加“☆”,定期展示“預習作業(yè)”,開展“預習能手”評比活動……盡可能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預習的興趣。
3.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進步,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預習成功的喜悅,誘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對預習中發(fā)現的“閃光點”,在課堂上應及時加以表揚,通過激勵樹立榜樣,使之發(fā)揮更佳效能。預習就是要化被動預習為主動求知。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要變換單一的預習模式,根據文本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布置預習任務。平時我結合本組教材的導語來引導學生預習,有時會用童話故事吸引孩子讀課文,有時又會提早推薦下篇課文作者的相關讀物,引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經常評出“預習能手”。這樣的預習作業(yè)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上課伊始,學生便爭先恐后地上臺講故事,為開展課堂教學作了很好制定預習單,明確預習要求。
三、指導預習方法,提高預習效率
怎樣教給學生自主預習的方法、培養(yǎng)自主預習的習慣呢?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學習了嘗試一套簡單易操作且有效的六步預習法,這種預習方法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動中完成預習要求,在自主活動中使良好的預習習慣得以養(yǎng)成。
1.具體簡介
“六步預習法”即一標段落,二畫生字詞,三朗讀課文,四找疑難處,五查資料,六積累好詞句。(其中前三步在一年級開始學習使用,后三步在二年級開始學習使用)其具體含義如下:
“一標段落”是要求學生每預習一篇課文前,都要用筆在課文每個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序號。如果是詩歌,則標出小節(jié)序號。這個小序號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學生對課文有一種基本的感性認識,有了這種認識,對課文的謀篇布局就會有初步的了解。這種了解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會有較好的影響,使學生知道自己今后寫習作時也可以這樣安排段落。二是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便于操作,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直接向學生點明第幾段,哪幾段比較重要,學生質疑時也可直接說明第幾段有疑問等。
“二畫生字詞”即要求學生把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都要標出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采用不同的符號,但必須要簡單,否則影響學習效率。在三年級階段,由于學生的課本不再全文注音,所以不僅要畫,還要把生字注音,這樣有利于掃除閱讀中的障礙。
“三朗讀課文”即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一直到讀通順為止。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都是適于朗讀的,多數課文讀起來都是瑯瑯上口。通過朗讀能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文朗讀的遍數由學生自己決定,當自己認為朗讀的效果較好之后就讀給家長聽,然后由家長給自己打出一個分數。課文內容熟悉了,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
“四找疑難處”就是指學生在完成上面各項步驟之后,再讀課文的過程中,對不明白的地方用“?”標出。“學貴有疑”,有疑方有所得。我也引導學生學習質疑的方法:在難點處、困惑處、關鍵處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在課堂上學習,并把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相對照,權衡優(yōu)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長此以往,真正養(yǎng)成了“一邊讀一邊想”的好習慣。
“五查資料”是借助工具書或其它途徑,查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查疑難問題,查課文的背景資料。低年級的學生應把重點放在查字的音、形上,中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通過查字典了解詞語的本義,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在句中的意思,并試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或許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學生自己上網搜集相關信息,提前查閱課外資料,并進行細致整理,提前瀏覽,初步掌握。待到課上,可借搜集整理的資料與同學、老師一起交流。這樣的學習才會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既鍛煉了學生搜集整理知識的能力又培養(yǎng)其動手查找資料的習慣,有利于學生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以及作者寫作的意圖,為學好課文打下基礎。
“六積累好詞句”,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畫出或摘錄下來。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Z文書中的課文大多出于名家之手,它們短小精悍,語言精煉,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典范。我教給學生用喜歡的簡單標記畫出。這樣會教給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學生在以后讀書時也會格外注意好詞佳句,隨時標畫出。學生對自己標記的內容往往印象深刻,自然訓練了其記憶和運用的能力。
四、課前預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靈活多變檢查預習
為了避免學生預習不充分現象,在課堂上跟不上課程講解,降低學習效率,導致學習興趣降低,學習成績差等現象,教師應該在開課前進行靈活的檢查預習。如教師可在課前提前去教室觀察學生的預習動向,是否已經把書本和相關材料打開觀看,或者上課前進行部分學生的預習抽查,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開展課前小游戲,比如文字接龍、造句等游戲,測驗他們的預習成果等。教師可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檢查預習情況,也可以不定期進行不同方式的檢查。這樣出其不意最能檢測預習成果的真實性,也能讓學生知道預習的重要性,從而在根本上使學生能夠踏踏實實的充分進行語文知識的預習學習。
2.給學生創(chuàng)設預習的時空
“沒有一定的活動范圍,人就無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兒童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的幼芽,也必須在開放的學習活動時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長?!币虼耍胱寣W生學會預習,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提供預習的時空。讓優(yōu)良的種子有一個合適的土壤,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家訪工作,調動家長參與培養(yǎng)學生預習工作,在家里為自己的孩子提供預習的空間和條件。
3.適當讓家長參與到預習中
家長在學生預習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放學回家后,小學生玩心較重,對于課后作業(yè)和課后預習行動力較差,拖沓和走神現象屢見不鮮,學習自覺主動性差。所以,對于學生的學習預習來說,家長的監(jiān)督和教育鼓勵非常見效。在學生逃避學習時候,家長進行指導和教育是最為合適的,也是最為有效的。家長在方法上可以進行適當優(yōu)化,不一定是嚴厲批評,反而陪伴學習更為有效。家長還可與孩子進行相關語文知識的小游戲,提高孩子的興趣,并通過讓孩子給自己講故事或者朗誦課文等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注意力,使其可以在家進行預習時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課前預習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課文的內容已經比較熟悉,也有了一定層次的理解,在聽課時,注意力就會比較容易集中在預習中出現的問題上,做到聽課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就教師而言,教師在設計、檢查預習作業(yè)的過程中,既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課堂教學,又有利學生大腦開發(fā)和潛能挖掘,提高學習效率。采用這種預習方法后,學生感覺比較自信,上課舉手的頻率非常高,提出的問題也非常有新意,學生不斷地互相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參與意識大大增強,教師再適時地進行點撥,學生的思維就活躍起來了,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語文教材中所選取的課文涉及面非常廣,學生在自己預習課文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碰到許多想要了解的內容,那么就會主動去利用工具書或其它途徑查找,查到的內容就可以充實到自己的預習提綱中。在課堂交流中,學生的這些內容就可以展現出來。長此以往,學生工具書的利用和使用率將得到大幅度提升,學習的途徑更加多樣化。所以說課前預習應該是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成長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從而為今后的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梁華濤.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6):11.
[2]宋維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學刊,2011(18):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