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明湍 鄧家清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jīng)濟水平逐步提高,小學教育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對于農(nóng)村教育來說,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由于長期無法和自己的父母見面,因此許多留守兒童均有著一定的心理問題。所以,班主任理應提高重視程度,針對學生們的心理問題進行教育,幫助其改善心理問題。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對于加強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具體方法方面發(fā)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教育;探究
引言:從現(xiàn)階段發(fā)展而言,留守兒童在我國農(nóng)村十分普遍,其心理問題也一直是農(nóng)村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為此,班主任理應提高重視程度,對學生們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促使其改進心理狀況,進而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
一、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情況較差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學習問題一直都是班主任最為重視的問題。在一個班級之中,學生的數(shù)量至少20到30人,即便班主任非常重視,也很難做到輻射到每一個學生。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學生們自然很難做到自我管制,同時對學習也缺少足夠的興趣,進而使得個人習慣無法得到有效養(yǎng)成。
(二)行為習慣存在問題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由于父母的關照較少,很容易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個人習慣,諸如對他人隨意說謊,或者經(jīng)常和人打架等。在實際上課的時候,甚至還會對他人造成影響。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個人成長自然會受到諸多限制,為其未來的發(fā)展埋下諸多隱患。
(三)個性存在缺陷
在個性方面,由于父母給予的關愛過少,使得學生們在實際成長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兩種極端性格存在。一類是十分暴躁,渴望通過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以此吸引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另一類則是性格非常內(nèi)向,不愿和他人溝通,將自己的想法全部埋藏在心底。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個人發(fā)展自然會受到影響,無論是學習還是成長[1]。
二、加強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信息檔案
學校一直都是普遍留守兒童非常重要的生存環(huán)境,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家長理應扮演學生們的家長角色,將學生們當做是自己的孩子,對其進行耐心照顧。正是這一情況,檔案建立便顯得非常重要,以此可以讓教師們更好地了解學生。除了家庭的情況之外,還包括個人的性格狀況和思想特點,只有對學生們做到充分理解之后,才能在于其溝通的過程中,從其角度展開思考,向其坦露自己真實的想法,進而幫助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心理認知。
(二)對學生認真觀察
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一方面要想學生們進行知識傳遞,還要對學生們的思想情況有所重視。如果發(fā)現(xiàn)有任何問題存在,理應及時和其展開溝通,引導學生們完成問題處理,促使學生們可以更好地成長,積極地面對自己的未來。例如,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表現(xiàn)得十分活潑,但卻有可能在某一天的時候,突然就變得非常沉默。在這個時候,教師便需要細心觀察,了解其中的原因所在,以此展開詢問,確保心理疏導工作變得更具針對性特點。或許在初次接觸時,學生們還不愿和教師進行坦白。但經(jīng)過長期溝通后,師生之間的關系將會得到改善,彼此變得更為信任,進而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成長[2]。
(三)開展各類集體活動
相比于其他學生,留守兒童普遍都以內(nèi)向的性格為主,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沉悶,不愿和周圍的人展開交流,自己的身邊也沒有任何朋友,長時間獨自活在自己的空間之中。久而久之,由于學生的認知較為淺薄,對于人生中遇到的思想問題,無法獨自解決,從而陷入了負面情緒之中,對其健康成長帶來的諸多影響。所以,班主任便需要盡可能多組織一些集體活動,促使學生們內(nèi)心的集體感有所提升,促使其能夠充分感受到家的溫暖。但是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不能一意孤行,對所有學生提出的意見都要予以重視,不能從班主任的角度來思考。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對每一次活動予以充分利用,以此進行心理教育,對學生們展開有效引導,促使其得到健康成長,以防會受到設置的不良風氣帶來的影響。長此以往,學生們的人生價值觀將會得到改觀。
(四)做好家校聯(lián)合工作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教育工作涉及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并非班主任一人就能完成,還需家庭成員基于足夠的支持。盡管學生每日都會長時間呆在學校中,但家庭永遠都是學生們最為重要的生長環(huán)境。例如,一些家中經(jīng)濟水平較差的學生,在學校中經(jīng)常會被和其他人展開對比,因此內(nèi)心就會有著較大的壓力。對于這些學生,班主任便需要予以充分關注,及時和其家長展開交流,以此將家庭因素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班主任便需要采取家訪,不定期的和學生家長展開接觸,了解學生們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情況,打破自己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障礙。不僅如此,還要讓家長們給予學生們更多的關愛,促使學生們能夠得到父母更多的關心和愛護[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農(nóng)村教育來說,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一直都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因此,班主任理應提高重視程度,確保教育工作能夠真正落到實處。長此以往,學生們的心理問題便會得到改善,進而能夠更為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學.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探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3):156-157.
[2]鄒玲.農(nóng)村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探討[J].中小學電教:下,2017(9):80-80.
[3]韋述海.淺談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1):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