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貞
摘 要:本文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系列的道德淪喪的事件中感悟到現(xiàn)在社會人情的冷漠,道德的缺失,所以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的道德品質是尤為重要。學校肩負著對學生教育成人的重擔,青少年兒童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學校不能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忽視了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因此小學階段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良好的道德品質 人性道德 小學《品德與社會》啟蒙階段 物質生活 精神文明
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強調尊老愛幼,強調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使命,對學生未來良好的發(fā)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所以學校應該把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所有教育工作的首要核心地位。
從江蘇江陰市一小區(qū)兩名8歲的男孩從樓頂扔下磚塊擊中路人,致使路人當場死亡。又如:某一小區(qū)有小孩在電梯里撒尿。13歲的邵某因不服母親楊某管教,在家中用菜刀將母親砍殺身亡。每當這種事情出現(xiàn)時,總會引發(fā)人們的熱議,同時也讓我們深思,小小年紀的孩子怎么會做出如此惡劣或極端的行為。大家不得不反思家庭父母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是否做到位。在應試教育下,學校和老師都把精力花在抓質量上,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視不夠,思想品德課沒有落到實處。
小學《品德與社會》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根據小學生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guī)范和法制教育,愛國教育、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huán)境教育等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品德課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安排充實、豐富的活動給學生,令學生主動和樂意參與,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感知善惡,明辨是非,促進小學良好的道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小學生的模范性強,可塑性大,所以兒童時期是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的啟蒙階段,加強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是關系學生長大后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人才的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國家的發(fā)展,也是學校、家長、和社會所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一直以來,家長都注重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孩子把語文數(shù)學英語學好,取得高的分數(shù)、好的名次就行了,卻沒有重視思想道德的教育。大家可知道思想教育是一種藏于人的內心的思想教育,它的目標是要規(guī)范人行為舉止,應該去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人生活在環(huán)境之中,社會上的各種環(huán)境對人有著一種誘惑、侵蝕的作用,而青少年往往意志力薄弱,抵抗能力差,容易上當受騙誤入歧途。如果不從小對小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學生就不能分辨那些事情是對的,那些事情是錯的,當思想沒有了準則,就容易做出越軌的事情,甚至觸犯法律。例如:兩小孩因為放假在家無聊,就到村的農藥店,花10元錢買了3瓶“甲氰菊酯”農藥倒進水塘,導致上千斤小龍蝦被毒死!又如北京五棵松言又幾書店,一男孩高聲讀書被勸阻,小男孩竟然大罵服務員說:“我抽你信不信?!钡鹊冗@些事件中都告訴我們從小就一定要重視對小孩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不懂感恩,只會向父母索取,有的甚至有打父母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曾經就有一位玩劣的少女,因為向母親要錢買ipad手機遭拒絕,竟然出手打母親,打斗中少女喪命九泉。這個女孩不但不懂得孝順父母,更離譜的就連父母也敢出手打,其實也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出現(xiàn)了問題。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美德,然而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不懂孝順父母。當然這與父母的過分溺愛、自小沒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有著莫大的關系。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紙上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么樣,關鍵在于父母。同樣學校也肩負著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責任,所以出現(xiàn)這種事情,也體現(xiàn)出當前學校在品德教育方面還不夠到位,學校應該把教育好學生的道德品質放在首位,首先要教會學生做人。
當今社會物質生活不斷提高,但人的精神文明卻跟不上去。商家唯利是圖,投機取巧,欺上瞞下。使用不合格的、劣質的原材料生產家具;還有讓人驚訝的大頭娃娃奶粉的三鹿事件、豬肉中的瘦肉精、地溝油等等事件,歸根到底,就是人性道德的淪喪。所以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的道德品質是尤為重要。
青少年兒童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學校肩負著對他們教育成人的重擔,學校不能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忽視了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學校和教師要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培養(yǎng)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
我們學校一直以來都狠抓學生的思想教育,要求老師要在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教材、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利用晨會課、思想品德課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奠定基礎。如:學生在學校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為此我校開展了“彎彎腰,伸伸手”的活動,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活動教育同學們愛護學校的環(huán)境人人有責,同時使學生養(yǎng)成愛衛(wèi)生的好習慣。在校園內要求學生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著裝整齊干凈,每天佩戴好紅領巾。也開展大型的“崇德立人”的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會感恩……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但其其實實就是道德品質行為的教育。經過差不多一個學期的常抓不懈,我們學校的學生比以前愛衛(wèi)生,有禮貌了?,F(xiàn)在幾乎很少會在走廊上發(fā)現(xiàn)有人亂丟垃圾。
只有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社會,才能保證我們中華民族的穩(wěn)定發(fā)展。學校只有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智育等方面有機地結合,才能為祖國培養(yǎng)出一批批人才。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對小學生未來發(fā)展及生活乃至是否能夠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家庭都要對思想道德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視,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品行。
因此小學階段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