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剛
摘 要?新課程改革為高中數(shù)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提問教學就是其中一項內容,可見,更多新的活力注入教學之中。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學生思維活動往往得不到教師的重視,課堂的教學與學生實際需求不匹配,新的教學模式未能真正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些問題亟待教師在教學中予以解決。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提問;教學有效性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4-0004-01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要把課堂提問作為一門教學藝術,在深入了解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基礎上,立足教學目的,反復比較,精心設計,提煉出最佳提問方式。這種提問式教學,對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就新課改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高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式教學之原則
(一)問題設計的科學性原則。問題的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學生認知程度,循徐漸進,逐步深入,因此課堂上問題的設計必須合理、適度、準確,且問題的答案應該是確切和唯一的,避免答案不確定或超出學生認知水平。
(二)提問的目的性原則。在課堂上,教師對提問的目的要明確。要以課堂教學需要為立足點,以增強學習數(shù)學動力為切入點,以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為最終目的。教師提問的目的明確,利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三)提問的啟發(fā)性原則。在課堂上,教師啟發(fā)式的教學,對于促進知識內化于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課堂提問必須具備啟發(fā)性。教師的提問要利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通過提問、解疑,達到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目的。
(四)提問的新穎性原則。在課堂上,教師在進行提問教學時,切忌“老調重彈”,對于同一個教學點,需要變換不同的角度提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讓他們愿意并主動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二、高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式教學有效性之探討
(一)問題設計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在進行教學時,為確保提問的問題達到預期效果,教師對提問的問題設計要有更多的限制條件和新的應用環(huán)境,以利于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但不能脫離課本知識,應該是對課本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利求做到透過題目看到原理的本質,引導學生從最本質的解題要素入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問題設計易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師要對問題進行設計時,首先要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做為優(yōu)選問題點;其次問題設計要具有廣度和深度,利于學生理解和把握;第三是問題設計盡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利于學生獨立思考,確保做到因材施教。
(三)課堂提問引入問題情境,難易適度。在課堂問題設計時,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作適宜的設計,同時依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問題情境。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情景,讓學生身處其中,引導每一名學生去看、去想,促進他們每個人都到自己的答案。這時,為驗到底哪個同學的答案正確,再進入新的教學內容,這樣逐步深入,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就提高了,隨之而來堂課教學效率也就提高了。
同樣,問題設計的深度與廣度,即提問的難易要適度,要符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在難度控制方面要充分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方面要切合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和實際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問題解答的深度與廣度。通常情況下,有經驗的老師提出的問題恰到好處,提問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能適度啟發(fā)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活躍性,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容易發(fā)現(xiàn)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更深刻地理解彼此有機聯(lián)系的知識結構。
(四)以課堂提問達到教學目的。課堂提問教學,一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地學習需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反饋教學,而課堂提問是獲得更多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要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工作完成后,有針對性的對整個教學情況進行小結提問,檢測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這樣便于教師對教學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查漏補缺,從而達到反饋調節(jié)的目的。二要以提問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學的真正目的是既要教授學生現(xiàn)代科學的系統(tǒng)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特別是具有獨立的創(chuàng)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提問教學的實質是教師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能夠運用條件的增設變化、結論的延伸、一題多解、圖形的變化教學方法等,不斷提出便于學生理解且恰當?shù)男聠栴},引導學生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去深入而拓展地思考,更多地汲取數(shù)學新知識,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有效的課堂提問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養(yǎng)成發(fā)散性數(shù)學思維模式,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習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自己的教學中,更多地滲入課堂提問,以課堂提問教學確保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春芝.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探討[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