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倩萍 付藍
摘 ?要:作為一項擁有廣泛群眾的集體項目自2016年中國女排在里約奪冠后重新受到高度重視。在許多學校里均開設了排球課程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針對排球運動的特點,結合當代大學生所處的時代特點,對大學生參與排球課的心理障礙成因進行分析,并結合排球教學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促進大學生排球運動的參與和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 ?排球教學 ?心理障礙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069-02
一直以來排球運動在大學生群體中普及率并不是很高,隨著2016年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奪冠,排球項目在我國又開始受到了大眾的高度關注,也逐漸成為了青少年喜愛的球類項目之一。目前,我國各高校均開設了排球課程,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大學排球課上絕大部分都是排球初學者,受排球運動項目特點的影響對學生排球技術掌握有硬性的要求,需要學生在參與排球課中對技術動作的反復練習,因此在參與排球課時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有礙大學生排球課的開展。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大學生參與排球課的心理障礙成因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促進大學生排球運動的開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
1 ?排球運動的特點
1.1 廣泛的群眾性
排球運動作為一個集體項目,對其場地設備要求較低,比賽規(guī)則也容易掌握,運動形式多樣,可以根據(jù)參與人員情況開展很多不同活動方式,對人員組成、性別、年齡均沒有要求,運動量可受控制,并且也不會出現(xiàn)強烈的身體對抗,因此具有廣泛的群眾性,老少皆宜。
1.2 技術的全面性
比賽規(guī)則規(guī)定,每個隊員都要進行位置的輪轉(zhuǎn),這就要求場上每個隊員既輪要到前排參與扣球、攔網(wǎng);又要輪到后排參與防守、接應,對隊員的各項技術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具有技術的全面性。
1.3 高度的技巧性
排球運動需要隊員對排球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并能完成最基本的雙手墊球動作,比賽規(guī)則規(guī)定,比賽中球不得落地、球在一方場地時該方擊打球總次數(shù)不得超過三次,每個隊員不得連續(xù)擊球。擊球時間短暫、擊球方式多變,決定了排球運動高度的技巧性。
1.4 激烈的對抗性
由于排球運動參與人數(shù)較多,需要團隊的配合,并且排球運動中的發(fā)球技術、墊球技術、扣球技術、傳球技術、復雜多樣,在一場比賽中,雙方經(jīng)常為爭奪一分,需經(jīng)過六、七個回合的較量。因此排球運動水平越高,也就越具有激烈的對抗性。
1.5 ?嚴密的集體性
排球比賽是一個集體項目,需要隊友之間的默契配合、團結協(xié)作,每個技術環(huán)環(huán)相扣,體現(xiàn)出集體性和協(xié)作性。因此,排球運動也能培養(yǎng)人們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這是現(xiàn)代生活中極其需要的心理素質(zhì)之一。因此,排球運動具有嚴密的集體性。
2 ?學生參與排球課的心理障礙成因
2.1 內(nèi)部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礙
2.1.1 在學習中缺乏自信
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仍呈逐漸下降趨勢,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缺乏自信,導致學生在參與排球課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產(chǎn)生畏懼和自卑的心理。部分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同學在排球課的學習中缺乏體能的支撐,在學習過程中對排球技術的學習會表現(xiàn)的較笨拙、遲鈍,會讓學生產(chǎn)生迷茫、焦慮、厭惡等情緒。缺乏自信的學習會逐漸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中缺乏自信是學生參與排球課的心理障礙內(nèi)部主因素。
2.1.2 對項目難度的高估
由于排球運動屬于集體項目,受運動特點的制約導致排球運動的普及度并不高,因此大學生在日常體育鍛煉活動中對排球運動的接觸相對較少。對排球技術、項目難度不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多是通過觀看專業(yè)比賽進行了解。從而對排球項目的陌生感,以及對排球技術難度的高估,也會相應的加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畏懼心理。
2.1.3 學習動機缺乏明確性
由于學生對參與體育運動價值的認識層次較淺顯,以及對排球項目的認知不夠,在參與排球課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學習動機,導致其學習過程中行為散漫、隨意,對技術動作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自主學習意識,面對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練習過程中很容易產(chǎn)生抗拒和輕易放棄的心理。
2.2 外部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礙
2.2.1 教學思想局限
教師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其思想上的僵化。在教學過程中對部分同學不懂得個性化教學或分層教學。只注重學生對排球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不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對部分基礎較差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對技術動作的掌握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2.2.2 教學模式單一
由于排球運動具有高度技巧性的的特點,對基本技術的掌握要求較高,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基本功練習,得以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nèi)容枯燥,學生會很快失去學習興趣,并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
2.2.3 教學態(tài)度生硬
由于學生對排球項目的陌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形成“霸權式”教學,加之排球運動的特點,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反復教學和學習,由于部分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快的掌握技術要領,更需要教師的反復耐心指導。這就容易造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態(tài)度生硬,言語過激,并激起學生叛逆或反感的情緒。
3 ?解決學生參與排球課心理障礙的對策
3.1 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
學校應加強對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加強學生對體育鍛煉價值的認識。并積極開展排球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排球課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為大學生參與排球課程打下較好的身體素質(zhì)基礎。
3.2 教師起到正確示范作用
在排球教學過程中,多采用鼓勵性言語增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自信心,在進行難度較高的技術動作學習時,不應只是讓學生反復的自我練習,教師可通過和學生共同練習,以及對技術動作進行親身的正確示范,從而緩解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畏懼心理,并通過教師的正確示范動作,更好的掌握其技術要領。
3.3 增強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增加心理加壓情景,并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的進行轉(zhuǎn)化心理壓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抗壓性,降低學生參與排球課時因技術動作難度、結業(yè)考核難度較高等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礙。
3.4 加強學校排球教師團隊建設
增加學校排球教師的人數(shù),并提高排球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加強教師的師德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受到更加專業(yè)、合理的排球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可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為不同學生制定合理的訓練安排以及考核標準,讓學生能更快、更好的掌握排球技術,降低學生因老師不合理的教學安排,以及不良的教學行為導致的心理障礙。
3.5 豐富教學內(nèi)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除了最基本理論課程以及技術動作練習之外,還可以通過設置小型比賽或趣味游戲等形式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可以通過團隊比賽來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 ?結語
目前排球項目作為我國三大球項目在競技體育中發(fā)展最好,群眾對排球項目的認可和關注度也逐漸提高,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較好的身體素質(zhì)也是其不斷發(fā)展的基礎。排球作為一個集體項目,可大幅度的提高學生參與度,通過不斷完善教學環(huán)境,提高師資水平并積極開展排球體育活動,讓大學生在日常體育活動中更多的接觸和了解到排球項目,不斷擴大排球項目的普及度,讓排球運動更加大眾化。從而豐富學生體育鍛煉活動方式,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并培養(yǎng)大學生團結協(xié)作、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zhì),全面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讓大學生排球課程能得到更好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武林.淺論排球運動的特點和意義[J].武魂,2013(4):119.
[2] 劉艷.高校學生在排球?qū)W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成因及修正途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6):469-472.
[3] 宋加華,白晉湘.體育教學中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其調(diào)控的研究[J].體育學刊,1999(2):33-35.
[4] 初立偉.大學體育排球教學的困境及其策略[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12):136-137.
[5] 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