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大學實驗學校 王麗麗
王薔老師說過:閱讀在英語學習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對正在成長中的中小學生,學會閱讀英語不僅是他們形成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其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礎(chǔ)。(《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nèi)涵與途徑》序言)群文閱讀是指教師把一組語句或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并指導學生閱讀,讓其采用小組討論、比較閱讀、探討研究等策略在閱讀中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思考力。群文閱讀課重在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文本,對文本做出比較和總結(jié),從而大大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閱讀素養(yǎng)可分為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維度。閱讀能力包含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四個維度。閱讀品格包含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閱讀素養(yǎng)各要素間聯(lián)系密切,相輔相成。閱讀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積極的閱讀品格,而閱讀品格越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空間也會越大,發(fā)展速度也會越快,進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nèi)涵與途徑》王薔)筆者就第一次執(zhí)教小學英語繪本群文閱讀課的感想和收獲跟大家分享。
這里提一下國外比較著名的五指選書法:一本英文繪本翻到任意一頁如有1~3個生詞,學生可以自讀或者自學。如有4個以上生詞,則需要有人指導著讀。本節(jié)課選取了“制作、烹飪”同一主題的兩本繪本,恰巧都是屬于第一種的自讀自學范圍,鑒于此特點,筆者將本節(jié)課的輸入量設(shè)定為:歌曲Make a pancake,繪本The sandwich,We make cookies以及Make a pizza的課后作業(yè)。表面看是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的增加以及學習難度的加大,因為如果按照常規(guī)課堂字詞、句式、閱讀、操練、表演的步驟進行教學,會很麻煩。但是在筆者的實際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交流、討論,不但對生詞、句式掌握良好,并且還能夠用所學句式來描述自己制作食品的過程,做到學以致用,這種形式的閱讀可以在開拓學生思維的同時解放學生的思想,使課堂教學成為師生集體建構(gòu)的過程。
Enjoy the song Make a pancake
T:What do they make?
S:They make a pancake.
T:What do they put?
Sing together and answer:They put the...(milk,eggs,butter,flour)
T:What can we make with flour?
S:Noodles,cakes,pies,tarts...
對于面粉(flour)可以制作成什么食物,學生在此處能夠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和實際,給出了很多答案,發(fā)散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
When we make a pancake,they need some flour,some milk ...They are food materials(食材)。
學唱英文歌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以食材為切入點,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并擴大學生的視野,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學習這首歌的同時,鞏固了本課的語言知識,引導學生感悟出本課主題,練習核心語言,獲取必要的語言儲備和表達方法,為下面閱讀環(huán)節(jié)做好充足的準備。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天窗?!碧齑伴_得越大,我們學到的東西就越多。一旦注意力無法集中,心靈的天窗就關(guān)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信息都無法進入。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持續(xù)時間不長。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閱讀信息量比起單篇教學肯定要大,這就要求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讓自己的課堂在形式上多樣化。對于第一個繪本The sandwich,短小、有趣、圖片生動形象,在故事開始,筆者給出學生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1)T:Let's make a sandwich.Try to think:What food materials do we need?
S:We need...(bacon,meat,jam...)
接下來進行圖片環(huán)游,find the food materials學習lettuce。
(2)Puzzle learning帶領(lǐng)學生學習故事時,鑒于這個故事的特定順序性,筆者設(shè)計了繪本教學的拼圖法。
給出清晰的指令,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這個拼圖任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組員的合作,完成整個繪本的編排。繪本閱讀中的拼讀教學,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能夠在傾聽和討論中完成學習,使學生從教師帶著學習過渡到自主學習,為將來的自主閱讀做準備。
(3)Show your story (小組展示完整故事)
通過小組展示,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比較、相互補充,更好地促進任務完成。隨著一幅圖一幅圖的展示和拼搭,美味的sandwich就做好了,每一組拿著自己合力做好的sandwich,能夠像文本里一樣Take a big bite.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進行適當?shù)膸椭?、評價和補充,并且記錄學生在展示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記錄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建構(gòu)有意義的邏輯思維。
閱讀除了對故事的解碼和理解,更應該是“悅讀”的過程。同樣,閱讀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關(guān)注他們良好的閱讀體驗,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和自我評估意識。
Cooking is funny.We can make many kinds of snacks And food.We can make a pancake,make a sandwich.And see:what is it?(呈 現(xiàn)cookie)It’s a cookie.(They are cookies.)
Cover reading:和學生一起觀察封面和扉頁,除了介紹課題、作者和插畫者等信息外,學生還說出Dad and daughter are making cookies.
圖片上只能看到牛奶和雞蛋,筆者給出一個預測問題:Try to predict:Do they only need milk and eggs?What else do they need?
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激活舊知,鼓勵學生預測故事中制作餅干所需要的食材。
They need...(juice,yogurt,chocolate,flour...)
a.Read the story and circle the right answers.有預測必有反饋,學生初讀故事后能夠找到正確的食材,并學習兩個新詞。
拼讀法學習sure→sugar,all→salt
b.Enjoy the story.欣賞故事,圖片顯示到We mix it up.的時候,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圖片中的小女孩很開心,爸爸也是很享受很幸福的樣子。
T:How does Dad feel?What about the girl?
S1:Dad feels happy.
S2:They are very happy.
T:Why?Why do they feel happy?
S1:Their cookies are ready,they can eat the cookies.
S2:The girl can make cookies,so Dad is very happy.
T:Yes.Making cookies with family can bring people happiness.
大家都知道,繪本故事以畫為主,字少但畫面豐富,以畫表達故事情節(jié)。此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感受和體驗親子烹飪的幸福感,這無形中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給他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和解碼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要閱讀多篇文章,教師要少問精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閱讀和思考,幫助學生建構(gòu)群文閱讀的意識和思維。首先,讓學生大聲朗讀,讀通故事。接著,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和幫助,思考制作餅干的步驟,能夠一起制作出自己組的美味餅干。其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開放交流。這樣的教學,學生一直在閱讀、思考、交流、傾聽的英語實踐中忙得不亦樂乎。這是一個享受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呈現(xiàn)交流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實現(xiàn)意義建構(gòu)的過程,也是一個閱讀能力提升的過程。
Group learning
1.Read the whole story twice in group.
2.Make cookies with food materials .
3.Raise your hands when your cookies are ready.
筆者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開放交流,學生們通過對文本的朗讀和思考,能模仿文本步驟,用教師準備的教具食材進行cookies的制作。學生只有在小組內(nèi)朗讀并清晰了解制作過程,才能進行操作。在活動過程中使用本課所學句型進行描述,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組上臺展示以后,筆者將學生們制作好的道具卡片放入筆者的oven里面,學生們倒數(shù)3個數(shù),oven打開就端出一盤真正的cookies,分給每個組員,學生感覺是吃著自己做的cookies,格外開心。
沈峰老師曾經(jīng)說過:“讓學生有分享、有思考地閱讀,是閱讀之所以需要教師教的根本原因,也是評判學生閱讀品質(zhì)和教師教學品質(zhì)的標準。由此可見,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自由閱讀中成長,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推理、假設(shè),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使語言學習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表達的過程,最終促進學生關(guān)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持續(xù)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下cartoon time教學再探》顧潔)本節(jié)課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敢于使用所學語言,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通過拼圖教學方式和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對故事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渴望,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和分享。在閱讀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他們解碼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閱讀素養(yǎng)。
這節(jié)課是筆者的群文閱讀課初體驗,我們都知道英語閱讀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語言,還是為了拓展知識、參與社會活動。所以,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教師需要堅持課內(nèi)外閱讀相結(jié)合,大膽設(shè)計,最大限度地把閱讀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為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使其全身心投入英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