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麗
【摘要】高等數學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高等數學教育質量一直以來是備受關注的問題。每個學生對高等數學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不同,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差異,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較好的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高等數學分層教學,就是利用學生不同的差異,將學生分為多個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每個層次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效率。本文分析了高等數學教學的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詳細說明了當前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分層教學的優(yōu)點,提出了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措施,為高等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 數學 分層教學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043-02
高等數學是高校教學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教學已經開展了幾十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等數學的有些教學內容已經放到了高中數學的教學中,高等數學的教學模式也在隨著時代不斷的改進和變化,教學內容和方法也在日益完善。作為高校的一門重要課程,其課程改革和發(fā)展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重視。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等數學的改革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凸顯了積極作用。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等數學教學的有些模式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需要對其進行調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差異,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較好的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1]。高等數學分層教學,就是利用學生不同的差異,將學生分為多個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每個層次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效率。本文分析了高等數學教學的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詳細說明了當前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分層教學的優(yōu)點,提出了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措施,為高等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
1.分層教學的含義
1.1多元智力能力的提出
國外有許多學者提出,人具有八種不同的智力,但智力的存在程度因人而異 [1]。高等數學分層教學以這種理論為基礎,提出的因人施教的教學方法,尊重了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使教學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教學形式最優(yōu)化理論的提出
國外教育學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數學形式最優(yōu)化理論,從理論上對數學教學中的個別輔導,分組教學的效果進行了闡述并肯定,分層教學可以使教學方式優(yōu)化[2-3]。
1.3 成功教育理論
我國教育學家劉京海老師提出的成功教育理論,從不同層次的學生出發(fā),提出對于學習水平低的學生來說,達到要求即是成功,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性格等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4-6]。
2.當前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目標設定不明確
當前高等數學教學,從教材的選材,到整個教學課程的設計都顯得過于繁雜,很多課程的開設沒有遵照現實的實際情況,而是依賴于現有教材,常常出現照本宣科的方式。高等數學的教材,就本身而言,國內開發(fā)了許多優(yōu)秀的教材,也引進了許多國外非常優(yōu)秀的教材,但對于國外優(yōu)秀的教材,大部分教師很少采用。國內教材由于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教材所涉及內容在專業(yè)和實用性方面還存在許多完善空間。
2.2 高等數學教學體系不健全
高等學校的數學教學有很大部分都是根據國家的專業(yè)目錄,開設相應課程,由于受教師水平的相關限制,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學生無法掌握相關知識,學習效率低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不強。高等數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與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相適應。
2.3 學校重視不夠,缺乏對教師的考核機制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校對高等教學的建設缺乏長遠的規(guī)劃,只是將工作集中于如何解決一些急需問題,如籌集資金、關系疏通、迎接考評、擴大就業(yè)等之類事情,忽略了高等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發(fā)展,對教師職業(yè)能力培訓體系缺乏,對教師的考核機制也不夠健全,沒有建立能夠體現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未對英語教師這個作為一個職業(yè)的崗位有明確的發(fā)展及培養(yǎng)規(guī)劃。
2.4 教師人才匱乏
高等教學需要專業(yè)的知識,目前大多數老師還不具備這些雙重知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等數學復雜,難度大,教師缺乏耐心,學生也不愿學。加上部分數學教師需要兼任專業(yè)數學和公共數學教學,其工作量大,沒有太多精力投入到高等數學教學中,導致高等數學教師嚴重匱乏,人員的匱乏阻礙了高等數學的教學發(fā)展。
3.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措施
3.1 學生分層
所謂學生分層,是教師將不同性格差異或接受知識能力不同的學生分為幾個檔次分開教學,可以劃分為A,B,C等三個層次。比如A層次的要求是學生學習能力好,基本功好,積極性高,學習潛力巨大,獲取知識能力強等,以此類推,設置B、C。通過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A層次的學生積極發(fā)揮學習的帶動作用,鼓勵和支持A層次的學生向更高目標學習。同時照顧B、C層次的學生,他們的接受知識能力和理解能力相比于A層次的學生要差,對于他們的教學可以更多的集中在基礎知識的教學,逐步提高學習難度,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積極鼓勵他們向A層次的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7]。
3.2 學習目標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他們的學習目標在劃分上也應有所區(qū)別。所謂學習目標分層,是根據學生劃分的層次,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水平,對每個層次的學生設置相應的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認識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查漏補缺,掌握所學知識,完成目標,這樣不至于目標過高或過低,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對于C層次的學生,學生只需要掌握基礎知識,增強高等數學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向更高水平的知識邁進,A、B層次則可要求較高,鼓勵他們專研高等數學知識,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內涵,鼓勵他們積極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實踐應用的能力,發(fā)揮積極的帶頭作用。
3.3 作業(yè)分層
課堂或課后作業(yè)是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主要途徑,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其作業(yè)的布置應該不同,使作業(yè)布置能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A層次的學生的綜合水平相對較高,對于他們的作業(yè)布置應該是主要側重于拔高練習,挖掘他們學習的潛力,提高他們對學科的認識水平。對于B層次的學生,其學習主要是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針對他們的不足強化練習,補短板,提升綜合素質。對于C層次的學生,由于其學習能力較弱,基礎水平相對落后,針對他們的作業(yè)主要是基礎知識練習,讓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只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才能使他們的數學學習不斷進步[8]。同時,作業(yè)分層要求教師對作業(yè)難易程度的把握,教師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把握每道作業(yè)的難易程度,正確劃分不同的作業(yè)層次,真正做到作業(yè)的正確分層。
3.4 教學評價分層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也應該有差異,要讓評價體系能充分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價體系的設置應根據學生的特點,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數學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數學學科分層教學的效果需要通過教學評價來實現,在對效果進行評價時,數學教師要以學生的特點為基礎,設置正確的評價方式。對于A層次的學生,其評價標準可以考慮知識的拔高程度和拓寬程度,對于B層次的學生,評價標準主要著重于教學難點的掌握程度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C層次的學生,其評價主要集中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4.小結
高等數學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高等數學教育質量一直以來是備受關注的問題。每個學生對高等數學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不同,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作為高校的一門重要課程,其課程改革和發(fā)展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重視。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等數學的改革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凸顯了積極作用。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等數學教學的有些模式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需要對其進行調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差異,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較好的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高等數學分層教學,就是利用學生不同的差異,將學生分為多個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每個層次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作業(yè)任務和評價標準,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喬慶榮.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0(3):135-136.
[2]梁文明.論美國柔性教育對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啟示[J].云南大學學報,2002(3).
[3]劉程熙.高等數學分層教學方法的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09.
[4]陳寶鵬,胡愛玲.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分層教學模式探析[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51-52.
[5]同濟大學應用數學系.高等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何江平, 程新躍, 陳光蓉.高等數學分級教學探索[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4(3):151-152
[7]劉琳.關于獨立學院高等數學分級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 科技信息,2010(29):157-158.
[8]胡桂開,彭萍. 選教制下高等數學分級教學的探索[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2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