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汝伴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技水平的高速發(fā)展,小學科學的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現(xiàn)如今,小學的科學教育主要任務是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探討,學會并加以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進而從小讓學生了解到科學的魅力,培養(yǎng)科學素質,達到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但是,現(xiàn)在許多小學科學教師上課方式古板,導致教學質量低下,學生科學知識掌握不足,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其中,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因此,本文將重點論述小學科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教學;對策
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對小學科學教育來說無疑是有很大的效果。小學科學是一門關鍵的學科,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增強科學意識,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思維方式。而俗話說的好,科學來源于生活,所以,生活化的教學能夠讓學生走進科學生活,將生活與所學是科學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對科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領悟。另外,科學注重實踐,利用生活化的教學可以讓學習到的科學理論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實踐,這極大的增加了學生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樂趣,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們上課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基于科學事實,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科學,在生活中檢驗科學,促進學生科學水平提升。
1 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是一種有效的可以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的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聯(lián)系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有關教學內容的生活情景,模擬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實際生活。以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教室在講解“溶解的快與慢”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預先將體積大小不同的糖塊準備好,再準備兩個有相同體積水的杯子,然后在課堂上將體積大小不一樣的糖分別放入兩個杯子中。讓學生觀察哪個杯中的糖溶解的更快,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影響溶解快與慢的因素是什么。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舉例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來引導學生找到其他影響溶解快與慢的因素。比如在想喝糖水時,可以知道用熱水溶解會比用冷水溶解速度更快,可知溶解的快與慢和溫度也是有關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出極大的熱情,在學習科學知識時能夠給予更高的積極主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
2 開展生活化活動
生活化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的認識科學所帶來的魅力。生活化活動的開展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技能,了解到科學文化知識之美。基于此,教師在科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的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觀察科學現(xiàn)象,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真正的體驗到科學,學習到科學知識。另外,在開展生活化的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結合所學習的科學文化知識,以此來掌握生活的技能。以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材為例,教師在講解“云的觀測”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活動,選擇不同的天氣,讓學生在室外比如操場上面來觀察云的特點,并進行記錄,然后進行探討云的形狀與天氣有哪些關系,讓學生學會看云識天氣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科學的魅力,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科學知識加深學生對科學的認知,增強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加強自身的生活技能。
3 布置生活化作業(yè)
受到應試教育,作業(yè)的布置往往都是一些問題的回答,都有大量的文字,這會讓學生很容易對作業(yè)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導致作業(yè)的完成度不高,質量低下,導致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低。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打破應試教育的桎梏,在科學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應該具有生活化,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情,達到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的目的。以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材為例,教師在講解“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可以布置一項課后作業(yè),內容為利用吸管制作一個簡易的排簫,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面展示。展示之后,學生和教師可以共同探討其發(fā)聲的原理并找出制作簡易排簫失敗的原因。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能夠了解到科學的樂趣,可以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認識,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從而促進科學知識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中利用生活化的模式可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增加對科學知識的了解,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鍛煉自身的科學思維能力,提升科學知識水平,促使學生全面成長。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師生一起探索科學的魅力,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的存在,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增加自身的生活技能,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畢海龍.生活化策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7(30).
[2]袁其鴻.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17(10).
[3]張峰.小學科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17(09).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崗區(qū)園山街道安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