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要】作為語文教學的樞紐所在,閱讀將對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產(chǎn)生極大影響,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勢必要立足學生主體地位,展開個性化閱讀教學。因此,本文將從個性化閱讀的內(nèi)涵與特征展開分析,進一步提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生;個性化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即為師生與文本間的對話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勢必要改變以往的講授式的閱讀方式,而是要準確認識到學生是獨立發(fā)展的個體,每個人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對于同篇文章的閱讀可能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情感體驗與見解。所以,教師需重視對學生展開差異化教學,多傾聽學生的獨到見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發(fā)展。
一、個性化閱讀的基本概述
(一)內(nèi)涵
個性化閱讀是指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組織作用,設計靈活有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充分調(diào)動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所積累的知識儲備、個性愛好等,在閱讀過程中,逐步收獲獨屬自己的個性感知,能學會獨立思考,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閱讀方式。
(二)特征
1.自主性。閱讀關鍵在于自己讀,學生自行接觸閱讀文本,用自己的眼去翻閱感受,并運用手中筆墨來充分記錄自己閱讀過程中遇見的優(yōu)美文字,還有心得體會。學生會將閱讀當成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并在閱讀過程中學會主動思考和探究。
2.差異性。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人采用的閱讀方式也是不盡相同,個性化閱讀實際上就是基于閱讀主體對于文本的一種自我認知、感悟與體驗,所以就產(chǎn)生了差異性特征。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的閱讀興趣來設計閱讀教學,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出學生的特長,強化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致與自信心,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3.體驗性。個性化閱讀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借助優(yōu)秀篇章讓學生思維發(fā)散,品性得到陶冶,心靈獲得洗滌,并且在品讀各種優(yōu)質文章中,學生也能更好地體悟、挖掘出生活中的美好,從而樹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不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教學方式較之以往也有所革新,但對有些老教師而言,其思維已呈現(xiàn)固定化,并不愿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模式,依舊按部就班地授課教學,這對于初中生而言過于枯燥乏味,著實提不起閱讀興趣。其次,部分教師講課時,只拿著教材對著念,或是直接拿來主義,網(wǎng)上拷貝下別人的精美課件直接就將其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根本沒有考慮到該課件是否與學生的學習實情相符合,學生只會覺得這樣的課堂缺乏生命力,甚是反感。
(二)學生閱讀資源量過少
首先,基于信息時代下,學生對于電子產(chǎn)品的依賴性非常大,在課余時間內(nèi),并沒有太多時間在課外閱讀上,反倒是將注意力都放在電子產(chǎn)品或是打游戲上。其次,現(xiàn)在是一個競爭性的社會,學生的學習狀況也都會被拿來比較,家長和教師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提升學生的成績上,一般要求學生閱讀內(nèi)容都是課標中所規(guī)定的一些名著罷了,若是學生閱讀其他書籍,有時候還會受到教師與家長的批評,認為“不務正業(yè)”。再加上當前學生的課業(yè)繁重,一整天下來的學習已經(jīng)夠累的,在完成各學科學習后,根本就不想再去觸碰書籍,只想好好休息,這就導致學生閱讀資源量非常少。
三、初中語文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方法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新課改明確提出,教師必須及時革新教學理念,轉變以往的教師主導課堂模式,立足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因此,個性化的閱讀教學勢必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掌握學生的閱讀實情,根據(jù)學生學習興趣,來設計閱讀教學,實現(xiàn)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而多媒體作為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集合了音視頻、圖畫文字為一體的優(yōu)勢,教師可充分借助多媒體來設計精美課件,吸引學生投入閱讀活動中。例如,教學《岳陽樓記》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自行閱讀并根據(jù)文字描述來自行想象岳陽樓的模樣,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出來,之后教師再播放岳陽樓的短片視頻,使學生的想象有了現(xiàn)實參照物對比,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欲望。
(二)閱讀中進行巧妙提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閱讀需要準確的目標,教師教學過程中需巧設問題,誘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動機,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其自覺投入到教師所設的問題情境中,繼而積極參與閱讀活動之中。例如,教學《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句話就只簡單描述了孔乙己的穿著,學生一般也不會再做更多的思索,教師就可對此提問學生,能否找出文中透露出孔乙己身份的詞句。如此一來,學生再細細品讀,就可發(fā)現(xiàn)一個“站”字就足以判斷出孔乙己比不得那些富貴人家有位置可座,“長衫”則傳遞出孔乙己雖貧困潦倒,卻依舊自恃清高。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加強學生個性化體驗
興趣是學生保持閱讀熱情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就要立足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更好地進行閱讀。例如,教學《背影》時,作者刻畫出了一個不善言辭,但卻將對兒子的愛都付諸在行動上的性格內(nèi)斂的父親形象,特別是父親買橘子時的蹣跚背影描寫,更是令人動容。此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回憶兒時父親送自己上學的情景,或是與父親在一起時所發(fā)生的溫馨事件,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故事還有感悟分享出來,這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傳遞的思想情感,更能感悟父親那含蓄而偉大的愛。其次,還要加強學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要教會學生深入體悟語言的美,帶領學生感悟漢字的魅力。例如,學習《濟南的冬天》時,冬天總給人一種肅殺凄涼、嚴寒冷峻之感,在老舍筆下的濟南冬天卻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畫面,如“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就采用擬人手法,讓冬天的水都不再給人以冰冷透心涼的感覺,反倒是“含情脈脈”帶著一絲溫馨和善解人意,而那垂柳竟然還如此多姿妖嬈,還要“照個影”,也真是柔情。
(四)增加學生閱讀資源量,定期開展讀書日活動
網(wǎng)絡爆炸時代,學生的閱讀方式也由以往的傳統(tǒng)紙質閱讀方式逐漸演變?yōu)殡娮訒?、圖像或是電影電視劇等多元閱讀方式,教師指導學生個性化閱讀時,應當注意結合時代需求,汲取精華之處,為學生做準確指引。例如學生喜歡電子產(chǎn)品,那教師就可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質的影片,并要求學生在觀看完后嘗試寫影評,這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眼界,還能增加閱讀量,提高學生寫作和思維能力。教師還可開定制讀書會,即每兩周或是每個月展開一次讀書交流會,交流會的內(nèi)容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學生近一個月內(nèi)的讀書成果分享,或是剛好讀到一些趣味、有意義的小故事等,學生也可就此展開演說;還可針對某一書中人物,讓學生進行正反方辯論。借助這樣一個讀書活動使學生發(fā)揮所長,并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這一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發(fā)揮帶頭作用,調(diào)動起班干部的主動性,讓班干部帶動全體學生一同參與。在正式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并作出具體評價,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被認可的,長久下去,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也會有所增強。
四、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個性化閱讀并非朝夕間所能完成,需要教師逐步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立足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及時點撥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就能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沈冬梅.初中語文個性閱讀教學啟動契機探微[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8(1).
[2]耿艷.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索[J].課外語文,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