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潔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不斷革新。在小學科學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是實驗操作的主體地位,實驗操作不僅是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所以,在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中,教師必須抱有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科學技術和規(guī)范管理實驗操作流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對小學科學課教學中,規(guī)范學生科學實驗操作的策略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 小學科學課;科學實驗;操作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8-0105-02
在小學教育中開設科學實驗課,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科學興趣,不僅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是提高學生生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全面參與,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操作,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因此,對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和研究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科學課實驗操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科學需要大量的實驗作為基石,沒有實驗的科學,就像人失去了靈魂。而在我國小學科學教育中,沒有收獲到應有的教育效果,主要是因為在實驗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科學課課堂教學中
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一般情況下,存在著兩種學生,第一種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具有較高的積極性,想通過實驗操作來驗證所學的內容,但是在實際實驗過程中,卻沒有樹立良好的、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意識。第二種學生沒有較強的探究性學習意識,不愿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導致失去了實驗操作的目的,使得實驗操作只是浮于形式,而沒有真正體現出實驗教學的深層次意義。因此,在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過程中,小學生普遍缺乏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此外,在實驗操作中,經常出現操作很不規(guī)范的情況,這樣會直接影響到操作流程、數據記錄以及實驗結果等實驗環(huán)節(jié)。對此,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高度重視,教學質量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開展實驗教學才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師方面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小學科學課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錯誤認識。第一,實驗走過場。有些教師只是帶領學生“看”實驗,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播放科學教學參考書后面的光盤,學生看完實驗之后就相當于完成了實驗。第二,操作不規(guī)范。在實驗教學時,教師沒有提前準備好實驗所需材料,往往是在實驗課上臨時找材料,不論是否有用,數量夠不夠,隨意性太強。第三,指導不到位。有些教師只是在課前準備了材料,而沒有進行事先實驗,因而,對于實驗操縱的步驟和要點,教師自身都不清楚,也就無法給學生做出明確的指導和演示,對學生提出的實驗要求也不在要點上。如果在實驗操作中,學生出現錯誤或者失敗等現象,教師就讓學生停下來,換材料重新來過,或者對學生的實驗結果直接告知是錯的,講解正確的是如何。這樣實驗的結論好像和實驗過程根本不相干,實驗只是一種形式而已。第四,關注不全面。在實驗操作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的是實驗的結果,而忽視了實驗過程中的細節(jié)問題。比如,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鑷子等實驗用具的操作方法錯誤。教師只在乎學生的實驗結果是否正確,而沒有讓操作細節(jié)錯誤的學生,練習正確的操作方法,學生沒有糾錯的機會。
二、小學科學課實驗操作規(guī)范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1.深入研究科學教材,提高教師自身的科學素質
科學作為專業(yè)性極強的學科,對所教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在科學實驗中,會運用到很多儀器,比如,滴管、放大鏡、顯微鏡等,教師需要認真查找和研究實驗儀器的相關資料,理解和掌握這些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使自身地實驗操作進一步規(guī)范。另外,教師需要不斷深入研究教材,真正了解到教材的編寫意圖。教師對于教材中的每一項實驗,都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掌握該實驗需要達到的目的,并且掌握該實驗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要點。
2.準備實驗器材,提前做好實驗演習
在實驗教學活動中,實驗材料是實驗操作的前提條件。在小學科學課實驗操作教學中,教師要想達到良好的實驗探究性學習效果,就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驗材料,從而保障學生自主操作實驗的成功。第一,做好固有實驗器材的維護工作。對于經常性需要的實驗材料和器材,比如,酒精燈、測力計等,要經常關注酒精燈,及時添入酒精,檢查橡膠管等,通過經常性的維護工作,確保實驗活動正常進行。第二,為課堂實驗教學提供優(yōu)良實驗材料。在實驗教學中,學習材料有助于學生解決科學問題,是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體悟科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科學價值的重要資源。教師需要充分考慮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在眾多材料中精心選擇典型的互動材料,幫助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比如,在學習《油菜花開了》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完整的油菜花,確保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油菜花都是完整的。第三,提前做好實驗演習。教師只有在自身經歷了實驗過程之后,才能提出關鍵性實驗問題,才能控制和應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有效控制產生與課堂無關的問題。雖然有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師也要提前想出解決辦法,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實驗操作。比如,在學習《擺的研究》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做擺,在做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擺在擺動時會碰到鐵架臺等,然后教師通過反復實驗想出有效的辦法改進,盡可能讓學生實驗操作順利進行。
(二)試驗中有效指導
1.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方案
制定實驗方案主要是對探究方案,探究程序,實驗方法和途徑,收集證據的范圍,所需材料、儀器和技術等作出規(guī)范化的準備,讓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和條件。關于學生制定方案,教師要循序漸進的引導,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從三年級開始,逐步引導學生自己設計規(guī)范化的實驗方案,進而規(guī)范化操作,提高學習質量。比如,在學習鳳仙花的莖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驗設計表格,雖然不需要學生自己填寫,但讓學生經常接觸實驗表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就會帶動學生以后在試驗中也會模仿設計實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