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夏梓 陳皓妍 梁惠寧 黎秀瑤 林華鋒,華南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建立,給雙方都帶來發(fā)展機遇,但我國與東盟國家在農產品領域競爭也愈加激烈。芒果業(yè)作為我國熱帶農業(yè)的支柱性產業(yè),同時為我國華南六省300萬人提供就業(yè)(傅國華、韓立越等,2008),是植區(qū)人民脫貧致富重要經濟來源。但是,徐磊磊(2016)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市場的、不斷發(fā)展,當今芒果市場的生產與消費狀況已經趨于飽和,在產地市場甚至出現(xiàn)了供大于求,嚴重挫傷產地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而芒果國際貿易量卻在不斷增加,因此研究我國消費者對國內外芒果的消費需求十分有必要。
目前,芒果是中國僅次于荔枝、龍巖、香蕉的第四大熱帶水果,主要種植于海南、廣東等。據(jù)統(tǒng)計,2016年全國芒果種植面積344.70萬畝,同比增長16.56%。產量方面,我國芒果同樣呈現(xiàn)出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2016年全國芒果總產量189.14萬噸,同比增長13.68%。我國芒果貿易主要是鮮果的銷售,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南方省市,近幾年根據(jù)市場需求也逐漸開拓了北方省市的市場。
從科研投入角度,李日旺、黃國弟(2010)指出長期以來科研投入不足導致高產優(yōu)質的芒果栽培技術得不到有效的推廣,目前雖然我國已建立芒果標準化生產體系,但由于操作性不強,加上果農科技意識較弱,高標準生產得不到應用。從供給側角度,徐能銳(2016)列舉出芒果供給側的問題,指出由于一味迎合市場要求,認為調控芒果的成長周期導致芒果品質下降,并且栽培過程出校過度使用農藥和芒果用地肥力下降問題。
從信息化角度,南楠,傅再軍等(2016)指出芒果產業(yè)信息流通不暢使得果農不能及時對芒果種植做出調整,不利于果農收入的增加和芒果產業(yè)的發(fā)展,并且由于信息不通,果農得知芒果國際市場信息困難,影響我國芒果出口,不利于我國芒果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本文采用線上問卷與線下問卷相結合的方法,一共收集562份問卷。線上問卷的發(fā)放地點主要是各個菜市場、超市、商場和小區(qū)等地點,從數(shù)據(jù)來看性別、年齡比例、收入,職業(yè)學歷和婚姻狀況分布合理,其中性別中女性較多,考慮到在菜市場和超市等地女性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更多,并且為家庭購買水果一般也為女性居多,因此數(shù)據(jù)分布樣本分布合理。
表1 消費者對芒果偏好統(tǒng)計表
在口感、包裝、甜度三個方面,被訪者的答案分布比較集中:超過60%的被訪者偏好口感軟硬適中的芒果,其次有接近30%被訪者選擇口感偏軟的芒果;選擇塑料袋散裝的芒果超過半數(shù),說明消費者對于包裝注意程度??;60%左右的被訪者偏好清甜口味的芒果,其次是濃甜口味的芒果,說明消費者偏愛甜度較高的芒果。在形狀、大小、場所三個方面,被訪者的偏好比例比較均勻:在形狀上選擇“不在意”和“扁長形”的被訪者在60%左右,在大小上選擇“中(成年人拳頭大)”和“大(成年人巴掌大)”的被訪者在70%左右。綜合上述,消費者更加喜愛偏大與偏甜的芒果。在詢問這兩道題目的過程中,不少被訪者表示自己特別鐘愛某個芒果品種,他們是根據(jù)自己所偏愛的芒果品種的特征來回答這兩道問題在場所上,芒果購買地點,除了選擇流動攤販較少,選擇“水果連鎖店”、“超市”、“水果專賣店”和“農貿市場”都較為平均。
表2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本部分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為SPSS 22.0。其中品質因子包含口感、大小、香味、形狀、新鮮程度;信任因子包含種植信息、安全、營養(yǎng)價值;市場因子包含購買方便程度、包裝、身邊人的選擇、價格劃算。在品質因子中, “形狀”“新鮮程度”的p值均為0.000 ,“大小”的p值為0.005,均小于0.05,說明消費者在這三項測量項中評分有顯著差異;“口感”和“香味”的p值分別為0.783和0.698,大于0.05,所以消費者在這2個測量項中評分均值無顯著差異。在信任因子中,“種植信息”、“安全”和“營養(yǎng)價值”p值為0.334、0.193和0.279,均大于0.05,檢驗結果說明消費者對這3個測量項中評分無顯著差異。在市場因子中, p值均為0.000,均小于0.05,說明消費者對這4個測量項評分有顯著差異。
進一步分析各項指標的平均得分可知:在“體積”測量項中內地芒果得分3.14,進口芒果得分3.37,說明消費者認為進口芒果的體積更大;在“形狀”測量項中內地芒果得分3.16,進口芒果得分3.49,因此在形狀方面進口芒果更受歡迎;在“新鮮程度”測量項中內地芒果得分3.92,進口芒果得分3.48,因消費者認為內地芒果更新鮮;消費者對國內外芒果“口感”測量項和“香味”測量項評分無顯著差異。綜合來看,外觀的影響因素中消費者認為進口芒果更勝一籌。
“種植信息”測量項中內地得分為3.05,進口得分為2.96,說明消費者認為內地芒果的種植信息更易獲得;在“安全”測量項上,內地芒果的得分為3.45,進口芒果的得分為3.57,說明消費者認為進口芒果的安全性更有保障;在“營養(yǎng)價值”測量項上,內地芒果得分為3.44,進口芒果為3.34,說明消費者認為內地芒果的營養(yǎng)價值略勝一籌。
在市場的影響因素中,4項指標均有顯著差異,其中“購買方便程度”測量項上內地芒果的評分均值為3.86,進口芒果的評分均值為3.17,說明消費者認為國內芒果更方便購買;在“包裝”測量項上,國內芒果的得分是3.07,進口芒果的得分是3.53,說明消費者認為進口芒果的包裝更精良;在“身邊人的選擇”測量項,國內芒果得分為3.40,進口芒果得分為3.06,說明消費者認為身邊選擇國內芒果的人數(shù)會偏多一些;在“價格劃算”測量項上,國內芒果的得分為3.80,進口芒果的得分為2.79,說明消費者認為國內芒果價格更劃算。
綜上結果,在以上11個指標中,有6個指標顯示內地芒果優(yōu)于進口芒果。說明內地芒果相比之下優(yōu)勢更突出一些。筆者認為雖然我國每年芒果進口量大,但在消費者對于兩者的區(qū)分度并不高,并且內地芒果在某些方面會優(yōu)于進口芒果。因此減少進口芒果對我國內地芒果產業(yè)沖擊有效的辦法是提高我國芒果品質,在生產端推行更高標準的種植管理方式。
第一,精選優(yōu)質品種。消費者對芒果的評價看重口感、大小、香味和形狀這四個因素。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偏好口感軟硬適中、清甜口味、體積中等和偏大的消費者最多,芒果形狀對消費者購買芒果無顯著影響。建議果農精選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優(yōu)質品種種植。
第二,建立良性銷售終端,加大宣傳。市場因子能促進消費者形成購買決策,因此銷售終端應加大對芒果營養(yǎng)價值的宣傳,不宜放大芒果進口的信息,加強品牌建設,能讓消費者了解到內地芒果品種的優(yōu)點和不同產地的芒果之間的差異。合理利用電商平臺、勇敢地嘗試芒果直銷店、精心建設芒果種植和市場信息交流平臺。
第一,清楚認識芒果的營養(yǎng)價值。不要過度放大芒果對人體產生的“濕熱”等影響。第二,客觀認識國內外芒果的差異。我國種植的芒果品種繁多,與國外芒果相似,且在新鮮程度上國內芒果占有一定優(yōu)勢。消費者應客觀看待國內外芒果的差異,適當支持我國國內芒果產業(yè)的發(fā)展,減少國際市場對我國芒果產業(yè)的沖擊。
第一,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科技投入。為解決生產機械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的問題,政府可以出臺政策讓更多技術人才、科研資金流向芒果產業(yè)。同時政府應向果農宣傳高科技生產和科學管理的重要性,讓更多科研成果投入應用。
第二,調整作物熟制,合理規(guī)劃種植。東盟國家芒果的作物熟制與我國極為相似,存在競爭關系。為解決我國芒果產業(yè)品種搭配不合理,收獲期過短導致競爭力減弱和價格下跌的問題,政府應引導芒果產業(yè)建立合理的作物熟制,合理規(guī)劃種植區(qū)域。
第三,促進信息交流,構建信息體系。政府應建立更多的價格預警機制和災害保護機制,大力發(fā)展農業(yè)保險,讓受災果農得到補償,并實現(xiàn)供需平衡。同時政府應鼓勵和支持有關協(xié)會、或者龍頭企業(yè),牽頭建設區(qū)域性和全國性的交流網站,讓果農得到最新的市場信息或者種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