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永明 吳毅
摘 要:軟土地基問題在水利工程中非常普遍。通常我們使用水泥土替換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主要介紹了水泥土在水泥混凝土技術和原理小水利工程基礎處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水泥土的應用方法及其優(yōu)缺點。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泥土:應用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中,薄弱的基礎是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中國的國土面積很大,這就導致土地質量會參差不齊。軟土地質,例如腐殖質和細砂都是比較常見的土質。這些地質都普遍的具有明顯的缺點,其中就包括承載力小,承載力差等問題,這些都非常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設。當遇到薄弱的地基問題,這就需要采取某些措施來改善土壤質量。在小型水利工程的基本處理中,通常采用換土墊層和水泥旋轉噴涂的方法來緩解這種問題。該方法的最大優(yōu)點是經濟,效果好,性價比高。它的原理用不同的材料取代土壤。
水泥土是以一定比例混合的砂,水泥和水的混合物,經過一定的處理過程使之具有一定的高品質性能。水泥基土的普遍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并且能夠大大提高其硬度和承載力。土壤中水泥土的比例越大,土壤質量的改善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說,水泥土的數量對土壤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1水泥土施工
1.1水泥土施工的基本原理
施工可以根據當地油漆價格等各種因素進行比較,這樣做能夠制定出更合適的方案,以致購買比較適合的土木工程材料。所選擇的涂層需要滿足某些條件,例如一系列參數,例如其直徑。購買的土壤材料也需要進行初步篩選,篩選或破碎過大的土塊。篩過的土壤材料通過處理形成水泥土,然后返回到挖空的基礎。
1.2水泥土的優(yōu)點
水泥土由于其土壤材料而具有略微不同的性質,但它比基礎的原始薄弱地質條件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地球的物質來源非常廣泛。砂礫,礫石土等可用作土壤材料。土壤材料可以直接從施工現場采集附近采集,不僅可以節(jié)省運費,而且還可以輕松獲得廉價的土壤。水泥土含水量較低,大部分與土壤材料混合,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水泥土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種土壤。它的成本低,操作簡單,并且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由于水泥土中土壤比例較大,土壤質量非常接近天然土壤。因此,使用水泥土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滲透性較差。水泥土填充地基的方法優(yōu)于建筑材料填充地基的方法。水泥土是由地基填充而成的,水泥土與地基材料相似,所以與地基土的連接更好??梢哉f,在地基中填充水泥土可以很好地改善土體質量,對水利工程建設具有良好的效果。
1.3水泥土使用工藝
1) 分析地基土屬于軟弱土后,應因地制宜選用水泥土。首先考慮沙壤土。沙壤土的土壤材料被用來填充地基,以減少滲漏。此外,如果使用沙壤土,可以在當地采取,也就是在建筑工地附近采取。這樣的做法是經濟性的,與此同時,這將會對控制建筑成本起到良好的效果。通過水泥巨頭的應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承載力,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建筑物的影響。
2)水泥土是一種混合物,即土壤和水泥的混合物。在進行調配的過程中,不相同的土灰比,那么表現出來的混合物的效果自然就不同。所以,為了達到同樣的效果,在使用不同土壤材料與水泥時,我們通常都會使用不同的比例進行調制。因此,為了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好地改善土壤質量,有必要深入的研究土壤與水泥的比例,這樣能夠將整個的調配體系量化,使得整個工藝簡單并且科學。當不同比例的水泥與土壤混合時,它們的性質是不同的并且是呈現出拋物線性的。在進行了反復實際試驗后,則基本可以確定哪種土灰比可以運用較低的成本但是能夠保持良好的效果,這正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最終研究目的。
3)基礎處理。當為基礎進行處理時,可以根據具體的地質條件進行機動處理。例如,首先,施工隊可以挖出基礎的軟土層,然后用大塊建筑材料回填。隨后用小礫石填充,這樣做可以起到減少污泥移動的效果。當人,在進行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會遇見很多不同的情況,如果出現土壤太薄的狀況,可以選擇在基礎邊緣建造石墻,這樣能夠使得整體的效果達到最佳。
4)整合夯實。在進行水泥土的更換過程中,必須進行固定施工。土方工程的方法可用于壓實水泥土。蛙式打夯機通常用于夯實工作中。首先,將適當的水泥土填充到即將要處理的基礎中,然后使用蛙式夯實機由內而外進行具體的夯實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實時的對速度進行控制,水平打夯需要注意打夯的密度,垂直打夯需要控制壓力,這樣就能夠對整個打夯的程度有具體的了解,能夠將打夯工作做到最好。
2水泥土使用注意事項
1)水泥土中土質的質量直接影響水泥土的質量。這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水泥土的密度和容量。土質的質量不同,而且也不一定均勻,因此即使在試驗中確定最佳配比方案,但是在進行實際操作中也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誤差,最終,誤差會以水泥土質量的低下的形式表示。加入水泥后水泥土的質量不如試驗結果好。鑒于以上原因,實驗中就要求測試的采樣范圍要盡可能隨機,并且樣品要盡可能多。在如此嚴格的采樣條件下進行的測試可以更接近土壤的實際平均水平,最終會使整個水泥土壤更接近測試結果。
2) 水泥土的質量是無法達到理想的最佳質量的,這其中不僅與配比有關,還與土壤的質量有關。如果土料顆粒較一般的顆粒過大,那么出露水泥土的效果是不可避免的,而出露水泥土的效果是由粒徑相對較小的土料制成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必要在土壤材料生產前進行初步篩選。在經過嚴格的篩分后,除去多余的土粒,將得到的土??刂圃谝欢ǚ秶鷥?,然后確定出水泥土的質量。這樣做也能夠使得水泥土的質量得到一定的保證。
3)施工期間不可能馬上完成水泥土。水泥凝固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不同凝固時間后水泥的參數不同。水泥土作為水泥的一種成分,對水泥土的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施工時間過長,下層水泥層已經大量固化,但上面的水泥土仍然傾倒,這就會導致中間出現分層的現象,引起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上層和下層的水泥土是未連接,所以斷層是在所難免的。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在灌漿過程中對水泥土進行分層,這樣能夠減少水泥凝固的差異,對整個問題起到緩解的作用。也就是說,當回填下面的水泥土時,需要將其固化。當一些參數如水分含量保持在最佳水平時,下一層完成固化。
4)水泥土的耐久性與材料的質量和水泥土材料的比例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其中就涉及到不同土質和水泥土比例對水泥土的影響,這里邊的不同影響主要是表現在水泥土的抗凍濕平衡能力上。因此,有必要仔細選擇土壤材料,并且,在進行前期的比例設計上,需要進行嚴格的設計配套,只有經過這樣詳細的設計和篩選的過程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水泥土效果。
5)設計值與實際值不符。如果沒有篩選水泥土,效果會有所不同。設計時可能無法獲得水泥土的填充效果,可能影響水利工程的各項指標。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準確率應盡可能準確,土壤含水量應為處理,及時維護。
3總結
在水利工程的研究中,水泥土的使用是很常見的,但是水泥土的使用也不是隨意的,在進行施工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對水泥土的原料進行相應的調整,經過調整的水泥土才能夠達到使用標準,才能夠使得水泥土發(fā)揮出最佳效果,這個調整的過程是需要有科學的依據的,這就需要我們根據以往的實際經驗進行總結,通過系統(tǒng)化的總結實踐后形成體系,希望能夠擴大水泥土在項目中的未來應用。
參考文獻:
[l]吳安良,水利工程施工[M]北京: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1992
[2]郭繼武,建筑地基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