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是教育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產物,是化學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它的產生和應用初始是幫助學生在線學習使用。對于偏遠學校,由于學校和學生家庭條件的限制,無法滿足學生在線使用微課。如何使微課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作用,我們利用清華大學基礎教育平臺——“愛學堂”提供的微課,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嘗試,主要從應用微課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規(guī)范實驗基本操作、提供學生個性需求和抽象知識直觀化方面進行了實踐。
關鍵詞:初中化學;微課;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4-015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4.148
2017年清華大學慕課旗下的基礎教育平臺——“愛學堂”作為教育扶貧項目給我縣開放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學科的教學平臺。平臺提供了許多優(yōu)質教學資源,尤其是以動漫形式制作的微課,生動形象,幾乎覆蓋了學科的各個知識點。從2017年寒假開學,我們選取了一所縣城中學和一所寄宿制中學的九個教學班嘗試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
九年級學生在學習化學時往往會出現(xiàn)以下問題:化學學科的內容知識繁多,瑣碎,學生記憶困難;同時化學學科具有的化學思維,需要學生歸納、推理、演繹的思維方式完成;此外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需要儀器、藥品和場地等條件。對于我們偏遠學校,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不僅存在上述常見問題,更重要的是還面臨著教學資源短缺,教師教學模式單一,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現(xiàn)在有了微課資源,如何來使用?雖然翻轉課堂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微課應用于學科教學的模式,但對于我們偏遠學校來講,學生家庭并不具備在線應用微課的條件。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嘗試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微課,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為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變現(xiàn)有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初中化學是在九年級開設的新的學科。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懷著好奇心和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心態(tài)進入到學習化學的知識中呢?比如,在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一節(jié)課,教材提供了一些圖例,以往我們都是通過圖例給學生敘述,顯得平淡無味,提不起學生的學習熱情?,F(xiàn)在我們利用微課展示了一塊白布經過印染變得五顏六色的過程,玉米使用化肥前后的對比,鐵礦石投入高爐冶煉變成鋼鐵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了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新奇和解惑的心態(tài)進入化學世界。
(二)規(guī)范實驗操作,為探究活動打下基礎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掌握,又是開展探究活動的保障。對實驗中有些操作注意事項,教師是一再強調,學生卻不以為然。利用微課的動漫效果就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在收集完氧氣后,如果先撤酒精燈,后把導管從水中取出,微課的動漫效果就能展示水回流到試管中,使試管破裂的場景。通過實景展示,就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基本操作重要性的理解。由于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操作,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了提高,為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打下了基礎保障。
(三)助力學生對化學基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初中化學中,有許多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其中一些知識點又十分抽象,過去教學僅僅依靠教師語言講解或圖示輔助等方法,啟發(fā)學生通過想象來學習,由于學生想象能力的差別,很難讓大多數學生理解和掌握。微課融入課堂教學,能將抽象的化學知識直觀化,幫助學生了解化學知識中憑主觀意識難于領悟的細節(jié)和難點。例如,在人教版化學上冊第三單元“物資構成的奧秘”中涉及許多抽象概念,教材對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是用示意圖的方式展示出來,對學生沒有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學生學習往往會產生困惑。通過微課直觀且細節(jié)化的動漫展示,可以看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能結合成新分子的過程,在學生腦海中呈現(xiàn)清晰且立體的動態(tài)結構,能夠增強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四)微課滿足了學生個性學習需求
學生在學習中往往由于個體認知能力、學習基礎等方面的原因,會存在學習差異。在多年的教改中都提出要因材施教,可在教學實際中往往又很難實現(xiàn)。微課是在線學習的產物,它能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可是對于我們偏遠學校,不能提供學生在線學習的需求。我們就在寄宿制中學嘗試利用學生微機室,把微課植入微機室服務器中,利用每周二、四的課外活動時間向學生開放,學生可以根據需要觀看,這樣幫助學生解決了在學習中遇到的許多困惑,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對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也有了很大的幫助。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微課,使我們體會到應用信息化的手段開展教學,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種必然發(fā)展趨勢。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實現(xiàn),微課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會發(fā)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穎.例談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教育,2015(36).
[2]沈玉紅.化學教學之“微力量”——淺談“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與學,2015(5).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高志宏(1963.7— ),男,漢族,河北行唐人,中小學副高級,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