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教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因此,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我們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聽課的方法,逐漸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義務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08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070
在整個九年義務教育時期初中教育階段占據(jù)重要的位置,該教育階段的教育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影響。筆者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學好數(shù)學的主要途徑。
一個人的習慣對于人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
(一)促進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都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能夠主動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課程結束后能夠主動地進行復習,這樣一來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響,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探討的習慣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幫助學生進入到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場景中,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從而更好地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三)促進學生形成主動觀察的習慣
觀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能夠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從而使得學生具有學習的動力。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觀察能力水平相對較低,是正在發(fā)展的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對其觀察力的培養(yǎng),積極地進行引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對于多彩畫面的觀察促進學生能力水平的提高,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觀察探究與所學知識相關的事物,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優(yōu)化學習效果。
(四)促進學習形成階段性小結的習慣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堂結束后進行階段性的小結,對于自己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梳理所學知識,并能夠準確地劃分出重難點,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進行階段性的小結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地進行查漏補缺,建構適用于自身的知識框架,更好地幫助學生夯實知識。通過教學實踐活動,能夠明顯地看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保持學生對于數(shù)學這一科目的學習熱情。
教師要恰當運用鼓勵的手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科學地引導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師的表揚能夠幫助學生對于數(shù)學產生學習的興趣,轉變對于數(shù)學這一科目的認識和態(tài)度,從而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學習的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掌握的聽課的方法,才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以下幾點是在課堂上如何正確聽課。一是不能走神。二是在聽課的過程中要學會抓重點,并及時的寫筆記,認真對待教師的板書,對于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要進行標記,在課下將這些重點進行記錄,及時地進行鞏固。三是課前預習時要注意對于不懂之處進行標記,課堂上認真聽課,積極地進行提問,要必須聽懂疑問之處。四是積極主動的思考教師的提問,要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對于問題認真思考。
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對于課堂作業(yè)要主動認真的完成,及時的鞏固所學知識。很多學生沒有將所學知識進行歸類的習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進行總結歸類,掌握其異同點,從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根據(jù)人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在青少年時期學生好勝心極強,所以教師要注意對于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心理得到滿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設置科學合理的目標,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更好地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
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會感覺其十分枯燥無味,因為數(shù)學這一學科本身具有抽象性,這樣一來就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作為教師,我們要將書本上的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借助多媒體等手段將乏味的知識內容轉變?yōu)樯鷦佑腥さ膬热?,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綜上所述,筆者對如何更好地開展數(shù)學教學活動進行了闡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水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對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優(yōu)化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王神華.數(shù)學教學中加強數(shù)學方法引導的途徑[J].中學數(shù)學雜志,2010(9).
[2]付玉勤.對初中數(shù)學生活化的一些嘗試[J].知識經濟,2010(15).
[3]邢順蓮.中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方法探究[J].好家長,2018(1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張志福(1973.11— ),男,漢族,甘肅甘谷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數(shù)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