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坤
摘要:學前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開端和教育發(fā)展最基本的階段,對人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提高學前教育水平是提高我國整體教育質量的重要步驟,也是完善國民教育體系的必要路徑。學前教育美術課程作為學前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兒童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水平,有助于兒童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根據(jù)學前教育的專業(yè)特點,分析了當前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課程建設策略,以適應課程改革和課程發(fā)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問題;建設策略
一、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建設的主要問題
(一)師資力量薄弱
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的師資力量薄弱、數(shù)量有限,一些教師甚至身兼多職,不能術業(yè)有專攻。一方面,影響了教師美術教學的專業(yè)程度,導致教師不能與時俱進地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美術課程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教學的教師沒有空余的時間參加脫崗培訓學習、參觀聽課、實踐活動,教師在教學水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阻礙了教師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也不利于教師完善教學策略和教學思維。另外,一些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教學的教師沒有編制,教師福利待遇較低,教學設備和教學環(huán)境差,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前美術課程的發(fā)展。
(二)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教學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制,課程設置仍是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形式過于刻板枯燥,美術教師缺乏授課的生動性,導致學生無興趣聽講。一些教師的教學內容安排缺乏合理性,主次不明確,不能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造成學生學習效能不高,學前美術教學效率較低。深刻理解美術知識的內涵,不僅可以達到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也能促進學生將美術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將來的教學工作崗位中,然而目前的學前美術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的部分,對學生內在的意志品質關注不多,學生缺乏對美術知識的整體理解,因此,更需要多樣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學前美術課程的掌握。
(三)課程評價體系不完善
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教學成果的考核方式不盡相同,但總體上重視程度還不夠,一些院校的學前美術教學缺乏嚴格的考核評價體系,教學效果也缺乏全方位的綜合評定,而嚴格的考核評價體系是對課程教學效果的督促,有利于課程的順利進行和改進。學前美術課程評價體系不完善不僅減少了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的反思,導致教師對目前的教學形勢認識不足,不能及時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而且,不能對學生學前美術課程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考核評定,也不利于美術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影響了美術課程教學的效率。
二、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建設策略
(一)提高教師教學效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師教學的效能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意識,美術教師不但要有意識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還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知識掌握水平和教學的能力,并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來提高對美術的關注度,學會融會貫通;其次,由于美術對學習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要求較高,因此,美術教師應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不但要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能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教學,增加學生的美術知識儲備,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教師應及時對學前美術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測評,有針對性地反思美術教學成果,認識學前美術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逐步提高教學效能,優(yōu)化學前美術教學的現(xiàn)狀。
(二)豐富教學形式與方法,增強美術職業(yè)性教學
加強美術課程建設需要改革單一的教學模式,由傳統(tǒng)的講課形式轉化為多媒體教學,提高美術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對于學前美術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僅要注重課程的內容,還要重視學前美術教學的形式,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選用多元化的教具和有針對性的教輔書。學前美術教師要不斷更新美術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形成系統(tǒng)的學前美術教學體系,增強教學的開放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畫畫比賽、課前展示等形式輔助美術教學,從而完善學前美術課程建設工作。另外,基于課堂教學,教師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運用,為學生今后的崗位工作夯實基礎,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三)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近年來,學前美術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更需要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教學進行督促和引導。學前美術課程考核不僅可以督促美術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嚴格的考核和綜合評定可以激發(fā)學前美術教師的教學動力,使其不斷反思教學成效,認識美術課程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逐步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能,推動學前美術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完善。綜合來看,一方面通過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督促學前美術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增強教師教學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另一方面可以有針對性地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美術的重要性,從而按時上課并認真學習,提高學習美術的效能,從而促進學前美術課程教學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韓平花.幼兒美術教育探索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
[2]羅才斌.淺談在當今美術教學課堂中如何做好“范畫”.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01).
[3]林曉桂.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構建[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 (32).
[4]吳麗芳.后現(xiàn)代視閾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建設思考以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課程為例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4).
[5]李自維.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學生思想教育探析[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26).
[6]鄭建萍.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的研究[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 (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