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梅
(赤壁市婦幼保健院 湖北 咸寧 437300)
高齡產婦是指在年齡≥35周歲時妊娠的一類產婦,該類產婦由于年齡偏高、妊娠風險較大,因此臨床多推薦實施選擇性剖宮產[1]。為減輕產婦在剖宮產術過程中的心理情緒負擔,本文嘗試在部分高齡剖宮產產婦中開展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較滿意的護理成效?,F(xiàn)將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選擇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剖宮產分娩的180例高齡產婦進行研究觀察,入選產婦年齡均≥35周歲,存在剖宮產手術指征,且已簽署課題研究同意書;無伴發(fā)精神異?;驕贤ㄕ系K等問題。利用計算機對產婦進行隨機數表分組,A組90例,包括初產婦48例,經產婦42例,年齡在35~45歲范圍,平均年齡(39.2±2.8)歲;B組90例,包括初產婦50例,經產婦40例,年齡在35~46歲范圍,平均年齡(38.8±3.1)歲。采取統(tǒng)計軟件處理A組與B組間的基線資料,P>0.05,適合進行統(tǒng)計研究。
A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指導,在產婦入院至產前階段,向其提供密切的護理指導,對產婦的妊娠反應與生理狀況等進行觀察,并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配合等措施。B組在A組條件下實施心理護理,包括:①術前心理護理:為產婦營造一個安靜且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在產婦初到醫(yī)院時,熱情接待產婦,給予病房訪視,積極與產婦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術前對產婦的心理狀況做綜合評估,對伴有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產婦,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與安慰,并向產婦列舉成功病例,普及有關剖宮產術的知識與操作流程,使產婦糾正既往錯誤認知,減輕不必要的情緒負擔。②術中心理護理:入室時,繼續(xù)與產婦保持交流,合理調節(jié)室內溫濕度,盡量減少隱私部位的暴露時間,以減輕產婦的不適心理;術中積極配合醫(yī)師,盡量避免碰撞手術器械,以免發(fā)出撞擊聲加重產婦的不安感。產婦的腹壓在胎兒娩出后會驟然降低,護理時應指導其保持頭偏側擺放,并正確深呼吸,以緩解不適感。在胎兒娩出后,及時安排母嬰接觸,并給予適當的表揚,使產婦保持愉悅情緒,從而消除緊張、不適感。
觀察并記錄兩組的術后排氣時間、新生兒體質量、新生兒窒息率與產后抑郁率。
此次課題研究選擇SPSS19.0軟件對計數資料、計量資料作處理,分別行χ2、t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組與B組在新生兒窒息率、新生兒體質量方面的對比,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相比A組,B組護理后的排氣時間顯著縮短,產后抑郁率顯著降低,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
表 A組與B組的護理成效評估
高齡產婦是產科臨床的特殊群體之一,由于高齡因素的影響,該類產婦發(fā)生流產、早產、妊娠期并發(fā)癥等的概率明顯高于非高齡產婦[2]。加上剖宮產術的有創(chuàng)性,大多數高齡產婦在圍術期往往伴有較重的心理負擔,因此重視對高齡剖宮產產婦的分娩監(jiān)護與護理干預,顯得至關重要。
心理護理是現(xiàn)代護理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目的在于通過一系列心理學知識與技巧,明確掌握產婦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及反應特點,改變產婦負面的情緒狀況與行為,幫助產婦獲得最佳的身心狀態(tài),并最終起到促進產婦術后恢復的作用[3]。此次通過對180例高齡剖宮產產婦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兩組護理后在新生兒體質量、新生兒窒息率方面并無明顯差異,但對比A組,B組產婦的術后排氣時間明顯縮短,發(fā)生產后抑郁的概率也顯著下降,護理成效更為令人滿意。
綜上所述,對高齡剖宮產產婦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夠促進產婦術后排氣,減少產后抑郁的發(fā)生,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