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在高校教育中,更多的領導將學校發(fā)展重點放到學生素質教育上,在高校課程教學中,舞蹈教學已經成為每個高校學生必學的教學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能夠使學生在練習中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和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促進學生今后的綜合性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改革方法
由于舞蹈教學在高校所開設的時間較短,因此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為了凸顯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高校的舞蹈教師應當根據(jù)當前時代的特征,對高校的舞蹈教學體系進行有效的改革,使學生能夠在當前高校舞蹈教學課堂中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及文化修養(yǎng)。高校舞蹈教師應當對高校舞蹈教學課堂的改革路徑進行深入分析,為高校舞蹈教學課程營造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空間,促進高校舞蹈教學的持續(xù)性發(fā)展。
1 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作用
1.1 凸顯舞蹈的藝術價值
在對高校舞蹈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了解舞蹈教學的本質,舞蹈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性課程,主要要求教師在教學課堂中讓學生能夠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拍來協(xié)調身體的各個動作,或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用身體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使學生能夠在舞蹈這門藝術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1]另外,舞蹈也是一門語言,學生在進行舞蹈訓練時,能夠感覺舞蹈中的藝術價值和情感價值,有利于學生在舞蹈過程中感受舞蹈背后所蘊含的情感,不斷受到舞蹈學習的藝術熏陶,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在大部分高校中,一些學生選擇學習舞蹈課程,不光是為了陶冶自身情操,還是為了經過專業(yè)化的訓練成為一名專業(yè)的舞蹈藝術者,能夠對我國傳統(tǒng)的舞蹈藝術進行傳承和發(fā)展。為了使高校舞蹈教學有序開展,高校領導應當對舞蹈藝術的發(fā)展形勢和發(fā)展內涵進行全面的分析,根據(jù)當前時代對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培育目標,對高校舞蹈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學生能夠在高校舞蹈教學課程中學習到一些優(yōu)雅的動作,提升其藝術情操??梢钥闯?,對高校的舞蹈教學進行改革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和潮流,對高校舞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有利于凸顯高校的教學目的。
1.2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高校開展的舞蹈藝術教學中,各種訓練動作都包含較為豐富的情感,學生在長期的鍛煉中不僅可以受到音樂的熏陶,還可以在舞蹈過程中感受舞蹈動作所表達的情感。每一個舞蹈動作的背后都有其代表意義和代表情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時,應當充分挖掘舞蹈背后的價值意義,使學生全面了解舞蹈背后的故事,接受舞蹈故事所傳達的情感和內涵。一些舞蹈中蘊含著正能量的信息,學生在學習這類舞蹈時,有助于形成較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在高校素質教育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較為牢固的專業(yè)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具備較為完善的思想道德水平。舞蹈不僅僅是一門形體藝術,還有助于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舞蹈是一門語言,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情感。因此,高校在開展舞蹈教學時,應當充分認識舞蹈教學的價值,教師在高校舞蹈教學課堂中,應當首先對學生講述舞蹈背后的故事,使學生能夠帶著個人情感來完成相關舞蹈動作,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學生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還應對自身的隨機應變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在學習舞蹈動作時,學生需要運用自己的理解能力來記憶相關動作。舞蹈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生一些突發(fā)情況,這時就考驗了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綜上所述,高校舞蹈教學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形體美,還有助于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1.3 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舞蹈和音樂一樣,都能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享受。當學生在生活或者學習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或者大量的學業(yè)帶來許多壓力時,學生都可以通過舞蹈來宣泄心中消極的情緒。并且,學生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需要運用更多的耐心來練好一些動作,這在無形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耐心。學生通過舞蹈釋放自身的消極情緒后會重新樹立對生活的自信,學生會重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阻礙,重新審視自身的壓力,從而保證自身的心理健康發(fā)展。[2]另外,一些學生為了練好某一舞蹈動作,需要在練習過程中不斷對一些細節(jié)性動作進行練習,整個過程中需要學生付出相對多的努力,并且在舞蹈練習過程中,也會遇到許多的困難,需要學生一一克服。因此,高校舞蹈教學不僅是對學生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考驗,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學生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能夠鍛煉學生的頑強意志,學生可以將這種堅強意志運用到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從而促進自身今后的發(fā)展。綜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能夠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消極情緒宣泄能力,促進自身的身心發(fā)展。
2 高校舞蹈教學現(xiàn)狀
2.1 教學體系不完善
由于高校開展舞蹈教學課程的時間較短,因此一些教師在實際舞蹈教學中并沒有根據(jù)學生當前的舞蹈水平和藝術修養(yǎng)來合理安排課程內容,這就導致實際高校舞蹈教學并不能對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進行提高,高校舞蹈教學并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教學價值。另外,在高校舞蹈課程教學中,對于課程設計和課程內容方面的安排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由于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并沒有對學生的舞蹈水平和學生感興趣的舞蹈進行了解,教師所開展的舞蹈教學并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積極性。隨著當前社會文化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學生所接受的信息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大學生喜歡的舞蹈類型和舞蹈內容也發(fā)生了變化。部分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高校學生對現(xiàn)代舞和芭蕾舞等最感興趣,但是在高校實際舞蹈課程教學中,教師所安排的內容大多數(shù)都是民族舞蹈,并且高校舞蹈教學是選修課程,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一些學生并不看重舞蹈課程,也無法調動自身的學習興趣,使得高校舞蹈教學在實際發(fā)展和教學過程中受到了諸多阻礙。
2.2 沒有明確開展舞蹈教學的意義
一些高校領導在學校中開設舞蹈教學,只是作為一門選修課程,可以看出,一些學校領導根本沒有認識到舞蹈教學對學生的作用和意義,因此,這部分領導也沒有投入更多的精力來開展舞蹈課程教學,導致當前大部分高校中的舞蹈教學形同虛設。一些學校領導也沒有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來進行輔助教學,使得一些對舞蹈感興趣的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因為設備和教學資源的局限性,最終放棄對舞蹈的學習。另外,一些教師認為高校舞蹈課程是一門選修課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也沒有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手段,使得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還存在諸多不足。一些教師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只是讓學生根據(jù)音樂跳出相應的動作即可,并沒有對舞蹈背后的教學價值和教學意義向學生傳達,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喪失對舞蹈課程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一些高校甚至會取消舞蹈教學這門課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高校領導也應當改善自身的辦學理念和教學理念,深入分析舞蹈教學對學生的作用,并引入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充實高校舞蹈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舞蹈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和藝術修養(yǎng)。
3 改善高校舞蹈課堂教學的途徑
3.1 完善高校舞蹈教學體系
高校想要促進舞蹈教學的持續(xù)性發(fā)展,應當從當前高校舞蹈教學所出現(xiàn)的問題出發(fā),對高校舞蹈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積極改革,使得顯現(xiàn)出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首先,教師需要做的是根據(jù)高校舞蹈教學現(xiàn)狀來進一步完善舞蹈教學體系,要求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來針對性地開展舞蹈教學。[3]對于教師來說,還要在實際的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以及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教師應當在教學課堂中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學生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發(fā)揮自身特長,再加上教師對學生動作的指導,相信學生很快就能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另外,舞蹈課程雖然是一門藝術性課程,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應當明確自身的教學職責,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考慮,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自己的舞蹈特長來進行學習。當今社會急缺專業(yè)性的舞蹈人才,教師要在課堂開始之前,充分了解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形勢和對人才的需求,根據(jù)當前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和要求,重點對學生的舞蹈能力進行提高。為了使高校舞蹈教學能夠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保證課堂的有序進行,教師還可以在舞蹈教學開始之前通過網絡來搜集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資料,再結合學生的舞蹈學習現(xiàn)狀,制定出符合自己教學風格的高校舞蹈教學課堂,使得高校舞蹈教學內容和體系得到不斷的完善。
3.2 加強舞蹈教師師資力量建設
為了從整體上提高高校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高校領導也應當根據(jù)當前舞蹈教學課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在學校范圍內打造一支更加專業(yè)并且具有高水平的舞蹈教學團隊,使得高校舞蹈教學更加具有規(guī)范性。為了不斷提高高校舞蹈教師的教學水平,高校領導還可以定期組織舞蹈教師到其他專業(yè)性的舞蹈學校學習,了解當前時代下先進的舞蹈教學手段和舞蹈教學設備,教師也要在外出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吸收其他學校的優(yōu)秀教學成果和教學經驗,再結合本校學生的舞蹈水平和舞蹈練習情況,創(chuàng)造出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4]另外,在傳統(tǒng)舞蹈教學中,由于教師所設置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學生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并不能進行高效化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利用編舞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師還要保證課堂所教的內容有趣味性,相關的舞蹈動作符合學生當前的認知特點,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一直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3.3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在傳統(tǒng)高校教育中,舞蹈教學是一門選修課程,所以大部分學生認為舞蹈是一門不務正業(yè)或無用的學科,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為了改善學生對高校舞蹈教學的印象,教師要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舞蹈背后的藝術價值,讓學生重新了解舞蹈課程,隨著教學課堂的不斷推進,學生就會在主觀層面上改變對舞蹈學習的態(tài)度和認識,從而有利于學生在高校舞蹈教學中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完成相關動作。教師還要在實際教學中將舞蹈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向學生傳達,使學生了解舞蹈教學對其的作用。同時,教師還要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積極改變自身的教學地位,將課堂教學的主導由教師變?yōu)閷W生,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地位,還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全面了解舞蹈知識,激發(fā)舞蹈學習樂趣,再加上教師對學生學習思路的引導,相信學生很快就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舞蹈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舞蹈水平和藝術情操不斷提高。
4 結語
高校舞蹈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高校領導要重視舞蹈教學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來輔助高校舞蹈課程教學。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舞蹈水平開展相關的舞蹈教學,以提高高校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姝婷.高校舞蹈教學中對現(xiàn)代舞的引用[J].北方音樂,2015(11).
[2] 李潔.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路徑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5(7).
[3] 劉聲超.高校民間舞蹈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及改革路徑[J].北方音樂,2016(36).
[4] 劉華.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困境與突圍路徑[J].大眾文藝,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