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晶晶 孔紅武 謝柏勝 楊 勇 王 軍
浙江省杭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耳穴埋豆、腧穴按摩等中醫(yī)適宜技術在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中取得較好效果[1]。本觀察對在我院行肺癌切除術后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五行音樂、腧穴按摩及耳穴埋豆干預,取得較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我院外科住院并行肺切除術的患者64例為觀察對象。其中,男
36例,女28例;平均年齡59.46±11.2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1例,高中及以上23人;平均住院時間9±1.22天;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為60.38±0.45分、焦慮自評量表(SAS)得分為58.05±0.13分。按隨機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兩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進行入院宣教,疾病知識講解,給予心理疏導及術后常規(guī)治療。
2.2 干預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五行音樂、耳穴埋豆治療及腧穴按摩干預,連續(xù)干預1周。①依據(jù)商音入于肺理論[2]選擇《長清》《白雪》《慨古吟》等商音在清晨7∶00~7∶30、晚上7∶30~8∶00患者休息時播放。手機或MP3等設備放在患者枕邊或根據(jù)患者習慣選擇耳機,音量適中,頻率為每周至少5天,每天2次,每次15~20分鐘。并指導患者在聆聽音樂時配合呼吸放松訓練5~10分鐘,五指并攏輕輕放在肚臍處,用鼻慢慢吸一口氣,再隨著音樂慢慢呼出。②腧穴按摩:穴位為定喘、豐隆、大椎、天突和肺腧穴,按揉穴位順時針進行,力度由輕至重,每個穴位按揉約30秒,每次5~10分鐘,每日1次。③耳穴壓豆:選取心、腎、神門、交感、內(nèi)分泌等穴位,采用王不留行貼壓法,用75%酒精消毒耳廓皮膚待干,左手托住耳廓,右手持探棒進行穴點定位,當患者出現(xiàn)酸脹或疼痛感時稍用力按壓探棒,將王不留行籽貼耳廓探棒壓痕處,指導患者自行按壓,中等強度刺激,每天2次,每次約5min。
3.1 評價指標:分別于患者入組時及住院第7天對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進行評價。①抑郁自評量表(SDS),該量表包括20項問題及陳述,總分80分,當?shù)梅帧?3分為無焦慮,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超過72分為重度抑郁。②焦慮自評量表(SAS):SAS總分為80分,由20個條目構成,當?shù)梅帧?0分,表示患者無焦慮,50~60分輕度焦慮,61~70分為中度焦慮,超過70分則為重度焦慮。
3.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SAS、SDS得分比較(±s,n=32)
表1 兩組治療后SAS、SDS得分比較(±s,n=32)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干預組對照組SAS總分治療前61.44±0.96 60.65±0.91治療后45.24±0.43*55.56±0.74 SDS總分治療前58.89±0.23 57.29±0.98治療后42.24±0.76*48.24±0.27
肺癌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發(fā)生率達70%~100%,較其他癌癥患者發(fā)生率高,給患者軀體、心理、社會功能等方面帶來了消極影響,影響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及治療效果。因此,醫(yī)務人員應重視肺癌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調(diào)節(jié)患者消極情緒。
本觀察對干預組行五行音樂療法、耳穴埋豆及腧穴按摩干預,治療后干預組SAS總分、SDS總分低于對照組,且兩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說明五行音樂療法、耳穴埋豆及腧穴按摩有利于調(diào)節(jié)肺切除術患者抑郁焦慮情緒。本觀察選擇商音在患者休息時播放,同時指導患者配合呼吸放松訓練,讓曲調(diào)、情志、氣息共鳴互動,達到通暢血脈、調(diào)達精神的作用。選取心、神門、皮質(zhì)下、內(nèi)分泌等穴位定期為患者進行耳穴埋豆治療,選取定喘、豐隆、大椎、天突和肺腧穴進行穴位按摩。耳穴壓豆神門、心穴有安神寧心的作用,皮質(zhì)下穴則有調(diào)節(jié)大腦皮層、舒緩興奮強度的作用,配合定喘、豐隆等穴位按摩,調(diào)整經(jīng)絡的氣血運行和臟腑的功能,可進一步起到舒緩心情、降低患者負性情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