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姝婷
摘 ? ?要: 為進一步探究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中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途徑,本文基于體驗式教學的理論基礎,從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通過課堂觀察、視頻記錄、文字轉錄等方式對課例“The lion and the mouse”進行剖析,解讀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的貢獻及對今后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 ? ?小學英語教學 ? ?情境體驗 ? ?感官體驗 ? ?角色體驗
引言
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一些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法,缺少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主體體驗過程的關注。筆者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教師利用直接教學法進行抽象概念的呈現(xiàn),導致學習者局限于對知識的表層理解,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較弱。體驗式教學中互動的交往形式,強調(diào)師生雙向交流,通過情境體驗、感官體驗、角色體驗等方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本文通過課例解讀,探析體驗式教學法的有效性及對小學故事教學的啟示。
1.問題的提出
當今世界正處于發(fā)展變革的重要時期,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對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綜合性人才、創(chuàng)新性人才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11年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能夠為提高我國整體國民素養(yǎng),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的國際交流能力奠定基礎?!盵1]小學英語學習階段是初步形成對英語學習的感知能力、學習興趣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目前我國小學英語使用的教材中,故事占較大比例[2]。就小學故事教學現(xiàn)狀而言,雖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教師作為權威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完全跟著教師的步伐走,無法扎實掌握知識點;2.缺乏體驗,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較弱,教師采用直接教學法,直接呈現(xiàn)抽象的知識概念,缺乏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體驗。學生缺乏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能力。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促使在教學中應當明確小學英語教學要實現(xiàn)被動式接受性學習向主動式發(fā)現(xiàn)學習的轉變。體驗式教學的出現(xiàn)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以視頻、圖片、游戲、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促進這一轉變的發(fā)生,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加以運用,為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
2.體驗式教學的發(fā)展與內(nèi)涵
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水平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情境體驗、感官體驗等方式,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3]。本文中的體驗式教學指通過角色、情境、感官體驗,促進學生對知識難點的理解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情境中的過程。
從其發(fā)展來看,體驗式教學在國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杜威的“做中學”的實用主義思想,改變過去的教師、教材、課堂三中心,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體驗和實際參與。這一思想的提出為體驗式學習的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4]。20世紀30年代,建構主義理論提出了內(nèi)化與外化的雙向建構思想,認為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主動的建構過程。該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作為認知學習理論進一步在西方流行[5]。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1984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大衛(wèi)·庫伯(David Kolb)發(fā)表《體驗式學習》一書,正式提出體驗式教學理論。并在書中闡述經(jīng)驗學習圈理論(Experiential Learning),包含四個環(huán)節(jié):具體經(jīng)歷、思維觀察、抽象和主動實踐[6]。
國內(nèi)對體驗式教學的研究較晚,始于20世紀90年代,將體驗式教學與英語學科結合的研究更晚些。國內(nèi)對體驗式教學研究總體呈上升趨勢,近十年成為研究熱潮。
關于體驗式教學在英語學科中運用的相關文獻較少,且主要集中于對高等教育階段的研究。且對于小學階段的研究,主要圍繞體驗式教學的意義,以及如何圍繞游戲、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等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鞏悅等學者以當前教學中的問題為切入點,對體驗式教學的意義與實施途徑進行研究[7];陳玲、唐彬等學者基于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體驗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掌握運用英語語言的技能展開研究[8]。目前的研究雖可看出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勢及可行性,但缺乏具體課例及對教學啟示方面的研究。下面本文就一堂成功的體驗式教學課作為案例加以分析解剖。
3.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的應用
本文對特級教師林老師執(zhí)教的公開課進行探析。授課內(nèi)容是寓言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教學對象為五年級學生。寓言故事中描述了兔子、猴子、老鼠與獅子的對話故事,傳遞出友誼的真諦。本堂課的教學目標:(1)能借助視頻、音頻的感官體驗,配合動作演示聽懂并讀出相關重難點詞匯,如sharp teeth, net, bite, forgive等,注意語音語調(diào)的正確性;(2)能借助mind map運用核心句型I have...It has...描述故事主要角色的外貌特征,語音正確,語言流暢;(3)能借助角色體驗并配合視頻畫面和板書進行配音、朗讀和表演,語音語調(diào)基本能體現(xiàn)各角色的情感;(4)通過故事體驗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真切體會朋友之間友誼的真諦。本堂課被評課專家認為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課,值得探析。因此,本文通過對該課例探析,分析體驗式教學的有效性及教學啟示。
(1)情境體驗式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樣適用于課堂教學。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課堂的后續(xù)活動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與否。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往往脫離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情境,直接切入知識點教學,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當明確導入環(huán)節(jié)需激活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和生活體驗,為新知識點的學習奠定基礎?,F(xiàn)代建構主義提出,知識不是一套獨立于情境的符號,而是存在于具體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動中,個人的學習應該在情境化的活動中進行[9]。
本課中,教師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進行導入,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將課堂體驗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首先,授課教師邀請學生“Lets play a game”,以夸張的方式展現(xiàn)“smile”“l(fā)augh”及“hello”等動作,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接著,教師以視頻創(chuàng)設進入?yún)擦值那榫?,正當與視頻中的學生共同體驗在漫步于叢林中的快樂時,突然一聲吼叫聲,但視頻中并未出現(xiàn)該動物,而是讓學生猜測“Whos coming?”。然后,教師通過提問深入挖掘其對于“l(fā)ion”的看法。以情境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并利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引出本課主人中之一“the lion”。之后通過謎語、圖片等方式自然而然引出其他故事主角“rabbit”“monkey”及“mouse”,并通過問題“People can be friends, what about animals?What animals can be friend?”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
在本課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采用自由對話、視頻、圖片及游戲等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契合小學生的學習需要及心理需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同時,使學生在參與情境體驗的過程中運用之前的知識經(jīng)驗作為新知識的支架和鋪墊,尋求新舊知識的結合并實現(xiàn)導入體驗與課堂主題內(nèi)容的對接。
(2)注重感官體驗與課堂對接
在英語教學中感官體驗是促進知識內(nèi)化的重要途徑之一。筆者認為感官體驗是全身反應法與體驗式教學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在內(nèi)的多種感官在學習中發(fā)揮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并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方位開發(fā)學生的感官體驗,通過感官刺激幫助學生加深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本課例中,教師在教授“sharp teeth”這一關鍵詞組時,若以抽象的釋義解釋則會使該知識點更難理解,產(chǎn)生學生掌握不到位的情況。因此,教師采用感官體驗的方式,用實物玩具鯊魚,首先從視覺層面給予沖擊,展現(xiàn)出“sharp teeth”的模型。之后讓學生對“sharp teeth”進行觸碰和按壓,以觸覺感受抽象詞組“sharp teeth”,為之后故事文本的理解奠定語言知識基礎。另外,本課中關于詞匯“step”的教學采用了感官體驗的方式。教師對“step”的兩種意思通過視覺及觸覺沖擊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中對該詞匯加以理解。第一種意思“步伐”,教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這個單詞的中文含義,而是以走貓步的形式,讓學生體驗什么是“step”;另一種意思是搭配詞組時做動詞使用“step on”,教師通過讓學生踩自己腳的方式并發(fā)出痛苦的聲音,從聽覺、觸覺兩方面感知其抽象含義,通過感官體驗,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促使學生對抽象概念得到具象理解,為深層次解讀文本在語言層面做好準備。
感官體驗教學總體來說是一種簡單、操作性強、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值得嘗試。學生通過眼睛的觀察,耳朵的聆聽,手腳的感觸,鼻子的嗅覺,親身將抽象的知識刺激轉化為具體的感官體驗,實現(xiàn)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運用。
(3)開展角色互動體驗式教學
在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中,提出要將兒童放在教學的中心地位。在英語教學中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之間的關系,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切實學習與運用所學知識。
本課中的寓言故事教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故事情節(jié)圍繞動物獅子、老鼠、兔子和猴子展開,對于學生來說將其與自己的切實體驗結合比較難。因此,如何讓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學習,對文本進行深層學習成為難點。該課中,故事中的對話形式使角色互動體驗式教學具有可行性。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主角,通過語音、語調(diào)的變化,展現(xiàn)故事情景一中“l(fā)ion”的強大、“rabbit”“monkey”及“mouse”的弱小,實力的懸殊使獅子并無意愿與他們成為朋友。在情景二中,以角色體驗的方式,學生以肢體語言和夸張的言語表達,展現(xiàn)兇猛的獅子束手無措困在網(wǎng)中?!癿ouse”在其被困之際伸出援手,學生采用實物道具,展現(xiàn)“mouse”用“sharp teeth”為“l(fā)ion”擺脫困境的情景。學生通過對不同角色的互動體驗,體驗角色語言,從而體驗角色之情感,最終升華至對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提升,認識到友誼的真諦:“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角色互動體驗式教學使學生成為故事中的主角,在角色之間展開真實的對話。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揮主體性,積極參與活動,站在故事角色的角度深入解讀文本,在模仿中使新知得到內(nèi)化,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4.教學啟示與思考
該課例分析展現(xiàn)了體驗式教學對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重要性及對教學效果增強的意義。如何有效實施體驗式教學,筆者得到如下啟示:
(1)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條件
教師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成效,雖然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但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必須提出有效的指導并搭建學習過程的支架。因此,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是體驗式教學實施的關鍵所在。教師要對體驗式教學有進一步的研究,并就教學內(nèi)容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不能照本宣科。對于不同的故事文本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從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設計合理的、適應學生發(fā)展水平的體驗式教學活動。因此,小學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對不同體驗式教學的設計,提高對體驗式教學與小學教材文本結合的掌控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提高。
(2)把握體驗式教學設計原則
首先,打破以往的情境隔離狀態(tài)下的灌輸式教學,將知識的傳授與情境的創(chuàng)設相結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適應學生發(fā)展水平的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建構式學習。其次,體驗式教學要適應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不同專業(yè)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體驗式教學活動。在體驗式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不同學生水平層次不同,不同的教學對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同時,注意課堂教學理論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驗源自生活,最終也要應用于生活。
(3)追求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是目標
明確英語教學目標是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體驗式教學要以新課標中規(guī)定的英語課程目標為基準,明確教學目的。根據(jù)不同語篇,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在體驗中分析并解決問題,促進知識技能的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多元化思維的發(fā)展,以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10]。
5.結語
體驗式教學通過情境體驗、感官體驗、角色體驗等方式適應學生的發(fā)展要求,促進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深層學習,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更好地推進教學,教師要提高專業(yè)素質,依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針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體驗式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陳娜.自主探究體驗成長——體驗式學習在英語故事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8(33):41-42.
[3]高華艷.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205-206.
[4]尹合棟.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小學英語體驗式教學策略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2):121-126.
[5]賴麗麗.體驗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以Unit 3 A new dimension of life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7(21):123-127.
[6]賴聰梅.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78.
[7]鞏悅.“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0):139-141.
[8]陳玲,唐彬.借助“體驗式”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效果[J].中國教育學刊,2016(12):100.
[9]李軍軍.小學英語體驗式教學實踐[J].江西教育,2015(30):79.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