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濤
摘 要:新生教育作為增強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提升育人實效的有利途徑,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意義。文章對高校傳統新生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總結,從充分發(fā)揮朋輩引導作用的角度,對新時期高校新生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路徑進行研究,提出的“頭雁領航”新生教育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實踐效果。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新生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备咝P律逃鳛榛A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銜接,是增強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提升育人實效的重要途徑,新生教育的順利開展有助于學生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有助于引導學生快速熟悉和適應大學學習生活,有助于學生完成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打牢基礎。因此,開展高校新生教育實踐路徑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新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高校自1999年進入擴招階段,每年的招生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這對高校學生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尤其是新生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和挑戰(zhàn)。當前,國內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視新生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工作改革研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多項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國高校傳統的新生教育模式依舊存在些許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內容陳舊,缺乏針對性。有調查顯示,當前不少高校新生教育還是圍繞校規(guī)校紀、校情校史、專業(yè)方向、就業(yè)前景等內容展開,未進行專業(yè)的學生群體調研,對于新時期學生存在的學習動力不足、生活習慣多樣、發(fā)展目標模糊等問題缺乏針對性的引導幫扶。
形式單一,缺乏互動性。高校新生教育常采用集中宣講、報告講座等理論灌輸的形式展開,學生處于被動、被接受、被教育的地位,學生未真真參與其中,大量新知識、新信息的單向傳輸很難對學生起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時間較短,缺乏實效性。高校開展新生教育一般集中在“開學季”,即開學后一個月左右,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了大量的灌輸式信息很難學懂吃透,且學生在校期間的適應養(yǎng)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遇到的問題也是伴隨著日常學習生活才發(fā)現的,倉促進行的新生教育效果難以保障。
力量薄弱,缺乏系統性。高校新生教育工作主體基本上由主管學生工作領導、輔導員、班主任等組成,偶爾會邀請保衛(wèi)處、教務處、學工處等部門參與,在后續(xù)的教育引導過程中還是以輔導員為主,但是學生在校期間遇到的各類問題往往是多樣的,需要各方形成全員育人合力予以解決。
評價缺失,缺乏科學性。新生教育作為每年學生入校的“常規(guī)動作”,工作開展時風風火火,對于實際育人效果很少進行評價反饋。教育內容是否符合學生需求、教育方式學生是否便于接受、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教育環(huán)節(jié)當中、本年積累的經驗是否能為下一級新生教育工作開展提供有力參考等問題值得考量。
二、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實踐
針對當前高校新生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充分發(fā)揮高校朋輩引導作用,通過選拔品學兼優(yōu)的高年級學生擔任頭雁領航員,師德品行良好的專任教師擔任學習導師,依據“選拔聘請、培訓備課、對接活動、考核總結”的領航四部曲,啟動了“頭雁領航”新生教育工程。
(一)選拔聘請一顆紅心
每年5月啟動新一年的“頭雁領航”工程,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擔任工作組組長,一線輔導員、學生骨干為成員落實具體工作。在選聘過程中,首先應注重領航者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是否過關,確保隊伍領航力量的權威性。由學院安排,聘請師德品行好、學術造詣高的教授,思想活躍、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擔任學習導師,負責所對接班級新生的學習學業(yè)指導。由輔導員組織,通過學生自薦、支部推薦、簡歷篩選、面試考核的形式,選拔思想端正、學習優(yōu)秀、品行良好的高年級學生擔任領航員,負責掌握新生的思想動態(tài),指導新生的學習生活、課外活動,幫助所對接宿舍的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二)培訓備課兩手準備
新生報到前,對領航員進行統一培訓非常必要,通過講座授課、戶外拓展、交流討論等形式,闡明領航意義、明確領航要求、傳授領航技能、形成領航規(guī)范。同時,精心準備領航工具書,針對新生的實際需要,學習方面編輯《課程地圖》,“課程總圖”將大學階段的各類課程進行梳理,分類分塊,使新生對于大學階段的課程任務有一個直觀全面的了解;“課程分圖”顯示了課程之間、課程與所需能力之間的關系,使新生能針對性的進行學涯規(guī)劃;“課程導圖”對每門課程的內容架構、學習方法、考核要求、師資情況等情況進行了展示,為新生具體學習提供指導。生活方面編輯《新生手冊》,將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辦事指南、周邊的生活服務資訊進行整理,幫助新生盡快熟悉學校和附近區(qū)域的情況,快速融入大學生活。以上兩項工作,每年都由學習導師、領航員、輔導員等共同參與完善和修訂。
(三)對接活動三項結合
迎新工作伊始,學習導師和領航員就通過輔導員與對接班級和宿舍進行接洽,并在之后的一年當中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完成“領航”任務。
一是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領航員與新生聯系緊密,能夠良好掌握對接新生的思想狀態(tài)和心理動向,為輔導員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參考;以宿舍為單位開展了黨史知識競賽、“我的中國夢”演講比賽、“傳承好家風”等活動,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加強理性信念教育。
二是與提升自我發(fā)展能力相結合。針對每位新生建立《大學生自我發(fā)展檔案》,在入學時對新生進行九型人格測試和職業(yè)能力評估,以此為依據設計提高大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動手實踐、書面表達等10種能力的12類活動,學習導師、領航員負責引導新生根據個體發(fā)展需求選擇參加其需要鍛煉能力的活動,并根據一年當中新生參與活動情況,完成檔案的填寫,包括基本信息、性格特質、鍛煉方向、活動記錄、能力獲取等內容。
三是與個性化培養(yǎng)相結合。領航員分為成長領航員和成才領航員,成長領航員主要以宿舍為單位,幫助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日常事務;成才領航員以小組為單位,設立科創(chuàng)小組、理論學習組、文藝青年團等興趣小組,學習導師、領航員通過小組開展個性化的培養(yǎng)與指導,這些小組開展的活動學院給予經費支持,起到了院級學生社團的功能和作用。
(四)考核總結四個方面
“頭雁領航”工作組在學年末對領航者工作成效進行考核。一是新生思想素質,由負責該新生的輔導員根據平時了解做出評議;二是新生學習成績,將大一學年的考試成績作為依據;三是新生綜合能力,根據新生《大學生自我發(fā)展檔案》中參與活動的情況進行評比;四是新生個人體驗,新生根據個人收獲和滿意程度為領航員打分。四方面的考核內容乘以相應權重之和就是學業(yè)導師、領航員的評比結果,在學年末,學院召開“頭雁領航”總結大會,獎勵表彰優(yōu)秀學業(yè)導師和領航員,并將二者的“領航心得”編輯成冊,作為來年的培育教材和重要參考。
三、實踐成效及經驗優(yōu)勢
“頭雁領航”新生教育工程拓展了原有工作的力量和抓手,創(chuàng)新了新生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有效提升了學院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學生工作影響力。經過實踐和探索,我們梳理了該工程實踐的幾條經驗如下:
(一)趨于個性化,分類選拔
在思想端正,政治過硬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性地區(qū)分出成長、成才領航員,分類選拔,雙重覆蓋,既保證了新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共性需求,又滿足了新生實現自我、興趣多元的個性需要,促進了新生之間的交流,補充了院級學生社團的功能。
(二)面向規(guī)范化,加強指導
現已建立領航員培訓課程體系,定期對領航員進行培訓或開展交流,及時收集其在領航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并予以研究解決。經過多年實踐,現已積累了豐富的新生教育、朋輩教育、榜樣教育的工作經驗。
(三)注重持續(xù)性,細化要求
該工程貫穿大一整個學年,制度上要求領航員把握節(jié)點,科學安排活動時間,避免虎頭蛇尾。工作組負責審核領航員設計的活動方案,并根據以往經驗進行細化修改,確?;顒淤|量。
(四)突出有效性,強化考核
通過日常記錄、中期小結、期末評議等環(huán)節(jié),確保領航員到崗到位,規(guī)范其工作方式方法。引入激勵機制,挖掘領航員中的優(yōu)秀典型,使同學們以參與領航工作為榮,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四、結語
高校新生教育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工程,需要所有高校教育者群策群力,可謂任重道遠。我們將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把“頭雁領航”新生教育工程從工作實踐中凝練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高校新生教育樣本,供兄弟單位借鑒采用。
參考文獻
[1] 王白麗.試論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的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20):31-32.
[2] 舒虹.基于多元協同視角的高校新生教育模式構建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28-30.
[3] 崔國慶.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研究[J].山西青年,2017(2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