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偉
感染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微生物與人體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病理過程,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感染性疾?。ㄈ绺忻?、支氣管炎、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結核病、寄生蟲?。???垢腥舅幨侵改軞缁蛞种莆⑸锏乃幬?,包括抗細菌藥(抗生素、化學合成抗菌藥、植物來源的抗菌藥、抗厭氧菌藥、抗結核菌藥、抗麻風菌藥)、抗真菌藥、抗病毒藥、抗原蟲藥和抗蠕蟲藥。
由此可見,感染由多種微生物引起,治療應根據(j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用藥。但在臨床工作中,筆者常見一些患者一患上感染性疾病就吃抗細菌藥(如阿莫西林、頭孢霉素、紅霉素),這不僅有可能耽誤病情,且會導致副作用(如惡心、肝腎損害、二重感染)和不良反應(如皮疹、過敏性休克),嚴重者危及生命。為此,筆者將臨床所見的幾個使用抗感染藥不當?shù)陌咐砣缦?,供讀者參考。
利巴韋林(病毒感染適用)
4歲的小欣欣不久前出現(xiàn)打噴嚏、流鼻涕、干咳、眼紅癥狀,她媽媽認為是“感冒”,給她口服阿莫西林顆粒、小兒咳喘靈3天未見效,并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咳白色痰。帶她到某醫(yī)院兒科就診,做了血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白細胞正常,淋巴細胞升高,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鼻炎、結膜炎,病毒性)。給予利巴韋林顆粒劑口服、滴劑滴眼,及其他對癥支持治療。經(jīng)上述用藥1天打噴嚏、流鼻涕、眼紅、發(fā)熱緩解;3天打噴嚏、流鼻涕、眼紅、發(fā)熱消失,干咳緩解;6天干咳消失。隨訪7天未見復發(f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多為病毒感染,癥狀主要為打噴嚏、流鼻涕、干咳、發(fā)熱等,后期可并發(fā)細菌感染(少數(shù)一開始就是細菌感染),治療以抗病毒為主,輔以對癥支持治療。
利巴韋林又稱病毒唑,為抗病毒藥,可阻礙病毒核酸合成,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對流感、腺病毒肺炎、甲型肝炎、皰疹、麻疹等有防治作用;對早期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腮腺炎療效明顯。臨床上用于上述病毒引起的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皮膚皰疹病毒感染、早期流行性出血熱和流行性腮腺炎等??诜?,每天0.8~1克,分3~4次服。也可肌注或靜滴;另可用滴劑滴鼻防治流感,滴眼治療皰疹感染。不良反應可有溶血性貧血,大劑量可致心臟損害;另可有氣急、納差、肌痛、失眠、易激惹、脫發(fā)、皮疹、味覺聽覺異常等。對本藥過敏者、妊娠期婦女禁用;嚴重貧血、肝腎功能異常者慎用;活動性結核、嚴重或不穩(wěn)定型心臟病者不宜用。此外,也可選用同類藥阿昔洛韋等。如并發(fā)細菌感染(癥見涕色轉黃、咳黃痰等)需加用抗菌藥。
阿莫西林、甲硝唑(前者適用于一般細菌感染,后者適用于滴蟲、厭氧菌感染)
28歲的劉小姐不久前出現(xiàn)白帶增多癥狀,她自我診斷為“炎癥”,自服甲硝唑3天癥狀緩解。幾天前新婚,婚后幾天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的癥狀,白帶增多,自我診斷為“尿路感染”,自服甲硝唑3天未見緩解,故到某醫(yī)院就診。醫(yī)生給予血常規(guī)、小便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白細胞升高,診斷為尿路感染(細菌性);白帶檢查發(fā)現(xiàn)滴蟲,診斷為陰道炎(滴蟲性)。給予阿莫西林口服、甲硝唑外用,夫婦同治。用藥1天尿頻、尿急、尿痛癥狀緩解;3天尿頻、尿急、尿痛的癥狀消失,白帶減少。停用阿莫西林,用甲硝唑。7天白帶色、量和檢查恢復正常。隨訪14天未見復發(fā)。
滴蟲性陰道炎為感染滴蟲所致,主要癥狀為分泌物增多,呈泡沫樣。細菌性尿路感染為感染細菌(多為大腸桿菌、淋球菌)引起,主要癥狀為尿頻、尿急、尿痛,血常規(guī)和尿常規(guī)白細胞增多。病因均為不注意衛(wèi)生或不潔性生活。治療上分別用抗滴蟲、抗細菌藥。
阿莫西林又稱阿莫仙等,屬抗菌藥中的抗生素類,是細菌在生活過程中產(chǎn)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物質(zhì),對鏈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淋球菌、腸球菌、螺旋體等有殺滅作用,臨床上用于上述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膽道感染和傷寒等。口服,成人每天1?4克,分3?4次服;兒童每天公斤體重50?100毫克。不良反應可有皮疹、休克、藥熱、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肝功能異常等。對青霉素過敏和哮喘、濕疹者禁用;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白血病者慎用。用藥期間出現(xiàn)持續(xù)嚴重腹瀉(可能為二重感染假膜性腸炎),應停藥并去醫(yī)院就診。不宜與紅霉素、四環(huán)素、鈣劑、維生素B族和C等混服;與阿司匹林、消炎痛、磺胺類合用可減少本藥排泄,應減量。此外,也可選用同類藥頭孢霉素或氟哌酸、紅霉素等。
甲硝唑為化學合成的抗菌藥,有殺滅滴蟲、抗厭氧菌等作用。臨床上用于厭氧菌引起的盆腔炎、牙周炎、咽炎等;也可用于酒糟鼻和防治腸道、婦產(chǎn)科手術感染。本藥以原形從尿、陰道分泌液、乳汁和唾液排出,故特別適用泌尿生殖系感染、乳腺炎、牙周炎、咽炎和化膿性腮腺炎。用治滴蟲病,成人每天3次,每次200毫克,每晚200毫克栓劑放入陰道,連用7?10天(男女同治);治盆腔炎、牙周炎和咽炎,口服,每次200?400毫克,每天3次;治酒糟鼻,口服,每次200毫克,每天2?3次,外涂霜劑。不良反應有惡心、口腔金屬味、頭暈、失眠、排尿困難、肢體麻木和感覺異常等,停藥后消失。哺乳期和妊娠3個月內(nèi)婦女禁用??裳泳従凭x,用藥期不宜飲酒。此外,也可選用療效更好的同類藥替硝唑。
阿莫羅芬(真菌感染適用)
32歲的張先生不久前因天氣潮熱、出汗多,出現(xiàn)腹股溝和陰嚢瘙癢、皮疹癥狀,他自我診斷為“皮膚感染”,自服頭孢他啶7天未見效,并出現(xiàn)上腹不適、納差、惡心,故到某醫(yī)院就診。醫(yī)生根據(jù)典型皮疹和檢查發(fā)現(xiàn)真菌,診斷為股癖。給予阿莫羅芬外用。用藥后腹股溝和陰嚢瘙癢緩解,皮疹色澤變淡;3天腹股溝和陰嚢瘙癢、皮疹消失。繼續(xù)鞏固用藥3天。隨訪1個月未見復發(fā)。
阿莫羅芬又稱羅每樂等,為抗淺表真菌藥,通過干擾真菌細胞膜麥角固醇合成而致真菌死亡。對皮膚癬菌、念珠菌、隱球菌、皮炎芽生菌、莢膜組織胞漿菌、申克孢子絲菌等有抗菌活性。局部用乳膏劑可在甲板上形成一層薄膜,并在24小時內(nèi)穿入甲板達高濃度,維持1周。臨床用于皮膚和黏膜淺表真菌感染(如體癬、手癬、足癬、甲真菌病和陰道白色念珠菌病等)。用治皮膚淺表真菌感染,用0.25%乳膏局部涂抹,每天1次,至癥狀消失繼續(xù)用藥3?5天;治陰道念珠菌,先用溫開水或0.02%高錳酸鉀無菌溶液沖洗陰道或坐浴,再將一枚栓劑置入陰道深處;治甲真菌病,挫光病甲后將搽劑均勻涂抹患處,每周1?2次,指甲感染連用6個月,趾甲感染9?12個月。不良反應僅見一過性局部瘙癢灼感,偶有皮膚過敏。對本藥過敏者、妊娠期婦女及準備懷孕者禁用。此外,還可選用克霉唑酊劑等。
除此之外,關于感染性疾病可供選擇的藥物和案例還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舉。希望大家舉一反三,根據(jù)病因癥狀下藥,必要時咨詢醫(yī)生或藥師。值得提醒的是,如經(jīng)自我用藥3天未見明顯效果,應到醫(yī)院就診,或一開始就到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