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節(jié) 邢春梅 高孝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護理對其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100例分娩產婦, 按照入院分娩時間不同分為研究組及參照組, 各50例。研究組實施產后康復護理, 參照組實施產后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產后乳汁分泌情況及生活質量。結果 研究組產婦乳汁分泌優(yōu)22例(44.00%), 良26例(52.00%), 差2例(4.00%), 優(yōu)良率為96.00%;參照組產婦乳汁分泌優(yōu)10例(20.00%), 良29例(58.00%), 差11例(22.00%), 優(yōu)良率為78.00%;研究組產婦乳汁分泌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162, P=0.007<0.05)。研究組產婦生理機能評分為(83.49±9.37)分, 精神健康評分為(89.42±9.55)分, 社會關系評分為(93.19±9.87)分, 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89.52±9.80)分;參照組產婦生理機能評分為(68.47±8.34)分, 精神健康評分為(72.73±8.15)分, 社會關系評分為(75.84±8.09)分, 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67.85±8.01)分;研究組產后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關系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產后康復護理應用于產婦中效果顯著, 可有效促進其乳汁分泌, 保障新生兒對乳汁的基本需求, 并提升產婦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關鍵詞】 產后康復護理;乳汁分泌;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93
產后順利分娩后, 因飲食及活動限制或受麻醉藥物及分娩創(chuàng)傷的影響, 其需要較長時間恢復至正常身體狀態(tài)[1]。故而保障產婦產后生活質量, 促使其以良好面貌及精神狀態(tài)轉換至哺乳期是現階段臨床護理工作的關鍵要點。為進一步探討分析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護理對其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進行分娩的100例產婦開展對比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進行分娩的產婦100例, 按照入院分娩時間不同分為研究組及參照組, 各50例。研究組年齡20~35歲, 平均年齡(27.53±7.24)歲;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40.27±1.33)周。參照組年齡25~37歲, 平均年齡(28.19±7.84)歲;孕周39~42周, 平均孕周(40.51±1.49)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產婦均同意此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且本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
1. 2 方法 參照組實施產后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實施產后康復護理措施, 主要方法如下。①乳房按摩前護理:按摩人員在產婦分娩后及時告知其乳房按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包含最終可達到的效果, 保障產婦乳房按摩配合度。同步評估產婦身體狀況, 依據其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特征的乳房按摩計劃。若產婦屬于陰道分娩, 一般可在分娩后15 h進行乳房按摩, 且在其實際按摩前按摩人員需將室內溫度調整至23℃左右, 同時將濕度調整至人體舒適度范圍, 避免過高或過低[2]。②乳房按摩方式:產婦取仰臥位, 使其充分放松身體與情緒, 將胸部充分袒露。將其乳房之外身體部分使用毛巾覆蓋, 同步利用溫度較高的熱毛巾熱敷產婦胸部, 熱敷后將按摩精油涂抹于產婦乳房, 使用點按手法按摩產婦膻中穴, 并對其雙側乳房進行按揉, 同步對其胸大肌進行彈撥, 再次應用點按手法按摩其乳根穴。在實際按摩過程中, 可在按摩室內播放舒緩、柔和的輕音樂, 緩解產婦情緒, 保障按摩舒適感。除此之外在按摩時, 按摩人員要積極主動與產婦溝通交流, 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產后乳汁分泌情況及生活質量。產婦乳汁分泌情況主要分為優(yōu)、良、差3項指標, 其中產婦雙側乳房飽滿, 且乳汁盡可滿足新生兒需求為優(yōu);產婦乳房較為充盈, 只能滿足新生兒實際需求, 無余乳為良;產婦雙側乳房松弛, 不夠飽滿, 乳汁不能滿足新生兒需求為差。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100%。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對產婦產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 評價內容含括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關系及心理狀態(tài), 得分越低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差。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乳汁分泌情況比較 研究組產婦優(yōu)22例(44.00%), 良26例(52.00%), 差2例(4.00%), 優(yōu)良率為96.00%;參照組產婦乳汁分泌優(yōu)10例(20.00%), 良29例(58.00%), 差11例(22.00%), 優(yōu)良率為78.00%;研究組產婦乳汁分泌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162, P=0.007<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比較 研究組產婦生理機能評分為(83.49±9.37)分, 精神健康評分為(89.42±9.55)分, 社會關系評分為(93.19±9.87)分, 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89.52±9.80)分;參照組產婦生理機能評分為(68.47±8.34)分, 精神健康評分為(72.73±8.15)分, 社會關系評分為(75.84±8.09)分,?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67.85±8.01)分;研究組產后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關系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分娩是妊娠期的最終階段, 在分娩時產婦會遭受心理及生理雙重考驗[3]。就分娩方式而言, 不論剖宮產還是自然分娩, 產婦均需一段時間修養(yǎng)身心, 調整身體狀態(tài)。另一方面產婦乳汁對對促進新生兒后續(xù)成長發(fā)育具有重要意義, 是其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物質之一, 故產婦產后乳汁分泌情況與新生兒健康狀態(tài)息息相關[4]。
隨著我國居民思想觀念的更新與改變, 大部分家庭均認為母乳對新生兒體力及智力等情況發(fā)育具有積極作用, 是非天然乳制品所不能替代的, 進一步使得我國居民對新生兒后續(xù)成長及產婦生理、心理是否處于健康狀態(tài)有了更高的要求。母乳中存在某種免疫物質能夠有效預防新生兒在哺乳期間發(fā)生疾病, 同時還對增進母嬰之間的感情具有促進作用。在保障新生兒食品衛(wèi)生、清潔、方便的情況下可實現營養(yǎng)均衡, 對新生兒后續(xù)成長及營養(yǎng)全面具有積極作用。產后康復護理屬于近幾年新型護理模式, 為產婦產后提供生活指導, 完成對其生理、心理狀態(tài)的調整為該護理模式的主要目的[5], 可有效提升產婦對母乳喂養(yǎng)的信心, 促進乳汁分泌, 增加乳汁分泌量。在提升產后產婦生活質量方面, 一般通過制定科學、合理同時具備針對性的護理方式完成, 降低產婦產后乳汁分泌不足情況, 積極滿足新生兒基本需求[6-8]。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產婦乳汁分泌優(yōu)22例(44.00%), 良26例(52.00%), 差2例(4.00%), 優(yōu)良率為96.00%;參照組產婦優(yōu)乳汁分泌10例(20.00%), 良29例(58.00%), 差11例(22.00%), 優(yōu)良率為78.00%;研究組產婦乳汁分泌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162, P=0.007<0.05)。研究組產婦生理機能評分為(83.49±9.37)分, 精神健康評分為(89.42±9.55)分, 社會關系評分為(93.19±9.87)分, 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89.52±9.80)分;參照組產婦生理機能評分為(68.47±8.34)分, 精神健康評分為(72.73±8.15)分, 社會關系評分為(75.84±8.09)分, 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67.85±8.01)分;研究組產后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關系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產后康復護理應用于產后產婦中效果顯著, 可有效促進其乳汁分泌, 保障新生兒對乳汁的基本需求, 并提升產婦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參考文獻
[1] 譚悅. 淺論對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護理對其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6, 14(4):81-82.
[2] 丁玎, 張麗莎, 趙靜, 等. 產后護理干預對產婦乳汁分泌及產后康復的影響.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6, 24(10):131-132.
[3] 任艷慧. 產后康復乳房護理對乳汁分泌量乳房腫脹疼痛程度的影響分析.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 4(18):35.
[4] 袁維. 臨床護理路徑對初產婦母乳喂養(yǎng)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6):186-187.
[5] 楊先艷. 整體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7, 21(15):1963-1964.
[6] 馬慧華, 魯燕. 產后康復指導護理對產婦分娩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1):153-155.
[7] 趙鳳仙. 產后康復指導護理對產婦分娩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雙足與保健, 2018, 27(8):38-39.
[8] 陳玉丹. 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康復的影響研究. 醫(yī)藥前沿, 2014(20):354.
[收稿日期: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