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創(chuàng)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而要想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必須與時俱進,始終把握時代和社會的脈搏,大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從而掌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權。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除了要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做到與時代接軌之外,還必須積極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數據融合滲透的方法,通過發(fā)揮大數據技術的優(yōu)勢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變革,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本文將著重就大數據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進行。
大數據推動了信息化時代背景之下的巨大變革,也讓人們的思維與行為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提出為適應大數據時代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具體來說就是把大數據技術、思維、方法等重要因素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以及教育研究當中并且貫穿全程,實現大數據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密切整合與相互滲透,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學化與信息化進步。毋庸置疑,這是大數據時代給思政教育發(fā)展和改革提出的創(chuàng)新要求,也是思政教育方法順應時代與時代接軌的必然舉措。借助國家大力推進大數據戰(zhàn)略帶來的重要契機,助推思政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改革,形成對社會先進思潮的引領,掌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話語權與主導權,是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促進思政教育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歷史使命以及全新任務。
(一)步入信息化
大數據時代讓人們的生產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力,這也使得思政教育方法顯現出了創(chuàng)新性特征,其中步入信息化是第一個顯著特點。該特點指的是思政教育方法以傳播學與信息論為根基,依照信息傳播規(guī)律,利用大數據信息處理技術手段,推動思政教育方法的現代化與先進化。把信息作為重要紐帶教育方法和大數據有著極高的契合度,大數據可以為思政教育信息的獲得、加工、傳遞、反饋等提供技術支撐。所以思政教育方法在利用大數據技術基礎之上,通過對與思政教育相關的信息進行運用,可以實現教育方法的全面創(chuàng)新。
(二)趨向可視化
趨向可視化是大數據時代下思政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的第二個明顯特征,主要指的是在思政教育方法應用與研究環(huán)節(jié)運用大數據技術方法,利用直觀生動的方法對思政教育實踐與研究的整個過程進行生動展示的發(fā)展趨勢。信息可視化能夠有效強化人的認知實踐活動,進而可以駕馭更多的數據。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數據信息呈海量增長的趨勢,這也讓信息可視化進入了到了一個全新發(fā)展階段,加大了信息可視化趨勢。信息可視化體現在思政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方面,分別是方法實施過程可視化、思想信息精確量化。
(三)全息靈活化
全息靈活化是大數據時代下思政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的另外一個顯著特征,主要指在思政教育方法實踐與研究環(huán)節(jié)因為大數據多元化以及個性化的呈現形式,讓思政教育方法可以靈活利用以及全息發(fā)展的趨勢過程。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思政教育方法多樣性。大數據利用模式的多樣性特征鮮明,也因此決定了思政教育方法多樣性。這里所說的大數據利用模式主要包括兩種,分別是個別和整體優(yōu)化模式;其二是思政教育方法全息快捷性。教育者可以借助實時信息處理技術監(jiān)測受教育者與環(huán)境結合動態(tài)信息體現的要求,從大量方法當中選擇最為有效和恰當的方法;其三是思政教育方法個性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針對差異化個體提供個性化和針對性的思想信息支持保證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一)運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思政教育信息選擇法提高教育質量
在利用以大數據為根基的思政教育信息選擇策略時,教育者需要把思政教育目標以及具體的教育需求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和教學依據,以大數據信息收集技術手段為依托,從網絡平臺選取有關思想信息,同時對這些信息展開加工研究,將其變成思政教育信息,服務員教育。具體涉及到以下幾種方法:第一,數據信息相關。該方法指的是結合相關性準則運用大數據信息收集技術獲得和思政教育密切相關的數據資料和信息內容,在分析加工之后形成思政教育信息,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使用非線性思維與大數據當中的字詞關聯等技術手段,完成信息的篩選匯總與處理,打造完善化的信息價值庫。第二,數據信息定位法。該方法強調用大數據當中的信息定位技術通過對受教育者網絡空間中的定位獲得信息,得到可以服務于思政教育的方法。利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及時獲得受教育者的舉動,提高信息的真實性和全面性。第三,數據目標甄選法。該方法指的是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從原本復雜的信息資料當中甄選出可以服務于思政教育目標實現的信息資料。因為思政教育目標是教育過程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所以要利用甄選技術,特別是語義篩選、信息沖洗等手段,從海量信息中甄別出與目標相適應的信息資料。
(二)運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思政教育信息傳播法保證教育效率
在使用基于大數據的思政教育信息傳播方法過程當中需要特別注意加大對大數據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利用率,在網絡環(huán)境當中對豐富的思政教育內容展開大范圍的傳播推廣,該方法的使用可以明顯提升信息傳播速率和范圍,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具體來說,可以運用以下幾種關鍵性的信息傳播法:第一,信息推送法。該方法強調對大數據信息推送技術手段的利用,同時把網絡平臺作為重要依托,把思政教育當中的核心要點自動傳遞給廣大受教育者,使其得到豐富的教育信息。從本質上看,思政教育是面向廣大受教育者的一種個性化教育實踐,所以必須提高思政教育方法的針對性。大數據在信息收集與分析基礎之上可以為每個受教育者提供個性化與最優(yōu)化的信息服務,思政教育信息一對一的利用網絡、手機軟件等傳達給受教育者。第二,數據庫法。過去思政教育受多種因素影響,無法建立方便快捷并且能夠滿足循環(huán)利用要求的施教體系,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在網絡平臺中能夠把思政教育內容進行分割并建立多個子數據庫,讓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均能立足實際需要選擇子數據庫,建立差異化的施教體系。第三,監(jiān)督預測法。大數據擁有強大的監(jiān)督預測功能,能夠預測受教育者的思想特征,在發(fā)現不良傾向和問題后可以通過大數據傳播技術為受教育者傳達正確思政教育信息,實現對受教育者的及時性引導。
(三)運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思政教育信息反饋法促進教育創(chuàng)新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的適應新時代,助推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的實施,將以大數據為根基的思政教育信息反饋法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顯得至關重要。也就是說在大數據技術手段的支持之下,可以把受教育者思想信息反饋給教育者,使得教育者能夠結合反饋資料進行教學方案的調整。其中運用到的具體方法包括:第一,內容反饋法。這是一種教育者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結合受教育者在網絡空間當中傳播的信息對思政教育質量進行評估的方法。教育者可以運用大數據的信息抓取技術關注受教育者在貼吧、論壇、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之中留下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及時獲知教育效果的信息。第二,信息追蹤反饋法。受教育者在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之后,在網絡平臺上瀏覽網站、下載資料等行為會形成網絡行蹤。而教育者可以通過對這些信息的追蹤得到反饋資料,判斷受教育者思想行為是否與教育目標要求相符。第三,對比反饋法。教育者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同一受教育者或者不同受教育者受教育前后的情況差異對比來獲知教育效果情況。
總而言之,在時代進步和技術創(chuàng)新變革的背景下,必須走創(chuàng)新發(fā)展道路,才能夠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發(fā)展,尤其是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讓廣大受教育者得到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以及實踐技能,從而自覺約束自身行為,提升思想政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少卿.論大數據嵌入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戰(zhàn)略契合及思維變革[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06):83-84.
[2]陳明.大數據可視化分析[J].計算機教育,2015,(05):88-89.
[3]宋元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的構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02):52-53.
(作者單位: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青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