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平
摘 要:良好的體質是個體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礎。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所以,長期以來,在學校教育中,身體素質教育始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課改背景下,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中,身體素質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文章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為背景,結合小學體育課堂體質訓練現(xiàn)狀,就如何通過體質訓練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了探討、研究,希望能對小學體育教學發(fā)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體質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15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3-0095-02
一、小學體育課堂體質訓練現(xiàn)狀
體質是身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機能、心理素質的綜合體現(xiàn),小學生體質水平影響要素由形態(tài)指標、功能指標、身體指標、能力指標構成。小學生體質訓練指通過有目的、有意義的體育訓練,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訓練活動。學校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小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和幫助。《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以身體練習為手段,讓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相關知識,增強體質健康,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為此,許多體育工作者都紛紛加入體育教學、教態(tài)和教法研究中來,小學體育教學狀況也有所改善。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群體的身體素質下降已經(jīng)成為一個普遍性的現(xiàn)象。導致青年一代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非常多,如在學習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許多學生都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受互聯(lián)網(wǎng)影響,小學生花在電子產(chǎn)品上的時間越來越多,許多人都沒有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這些,都影響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學校教育為基點,改善小學生的體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結合實際來看,即便是新課改早已起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許多教師仍存在重知識、輕素質的傾向,體質訓練在體育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較小。同時,許多學校在體育課堂體質訓練上存在跟風嫌疑,沒有根據(jù)學校教學特色構建獨特的體質訓練體系,體質訓練不夠系統(tǒng)。此外,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許多學校對體育教學都不夠重視,體質訓練缺少制度保障、資金支持和人才支持。所以,有針對性地調整體育教學策略,實施有效的體質訓練,就成為小學體育教學努力的新方向。
二、小學體育課堂體質訓練策略
(一)構建共同干預的訓練模式
身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健康是奮發(fā)的前提。青少年是整個社會的財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如今,小學生體質下降現(xiàn)象已經(jīng)引起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學界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種干預措施。以有關部門青少年體育與健康相關政策為根本,教育系統(tǒng)要建立集知識傳播、運動訓練、行為引導于一體的干預項群,構建集學校教育、家庭引導、社會扶持于一體的青少年體質訓練干預模式,有效開展小學生體質訓練。確切來說,學校要完善小學生體質訓練制度,從學校、家庭和社區(qū)三個層面,對學生體質健康進行干預,明確體質訓練評價標準,并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小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如學校要在制度中解決小學生健身運動、體育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問題,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運動干預內容,制訂趣味化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案,并將之與多樣化的中學體育教學方案有效銜接起來,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還要與家庭加強合作,引導家長從個人衛(wèi)生、合理膳食、作息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積極干預,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和衛(wèi)生習慣。與此同時,與社區(qū)、大眾傳媒合作,有計劃地開展小學體質健康知識宣傳教育,通過項群合作共同推進小學生體質訓練。
(二)明確體質訓練教學目標
科技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兒童距離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越來越遠。這也使許多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擔憂青少年一代的體質下降問題。課堂是體育教學的主要陣地,也是開展小學生體質訓練的主要場所。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領路人。青少年體質訓練和健康成長,離不開教師的關注和幫助。結合當前青少年群體的體質狀況,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要充分認識到小學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以課堂為主場,明確教學目標,然后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體質狀況和體育技能掌握情況,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做好教學設計,積極推動小學生體質訓練實踐。如在學習“立臥撐”這一課時,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認真思考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借助立臥撐動作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手腳協(xié)調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作敏捷性、靈活性和準確性,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和下肢能力。緊貼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要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就課堂常規(guī)教學、準備活動、教學活動的場地、學生活動進行科學設定,認真思考如何利用合適的訓練方法(交叉訓練法、反復訓練法)或者游戲讓學生自覺開展體育訓練。然后,在體育教學中緊貼教學目標傳授體育知識,開展技能和體質訓練,并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帶領大家開展各種有趣的體育活動,以實現(xiàn)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三)在基礎教學中滲透體質訓練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小學生體質下降是事實,但是小學生體質增強是無法一蹴而就的。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只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好長期“抗戰(zhàn)”的準備,將體質訓練滲透到基礎教學、日常教學中去,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他們成長成才打好基礎。此外,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無論是在知識學習還是在體育鍛煉上,都只能處于打基礎的初始階段。所以,在體質訓練中,教師也要從基礎開始,從力量訓練、耐力訓練、速度訓練等訓練項目做起,同時有效控制體質訓練的強度和運動量,以避免盲目訓練的無效性,避免高強度訓練可能給小學生帶來的傷害。如在“各種方式的跳躍”教學中,在教師講述和示范各種跳躍技術動作時,那些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動作要領,但是那些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可能無法全面掌握跳躍的動作要領。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發(fā)育情況和技能水平,將小跑步、高抬腿、單腿跳等跳、跑和力量訓練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認真觀摩、反復練習的基礎上體驗和掌握雙腳蹬地向前跳動作技術要領,獲得運動技能。針對那些體質不好的學生,教師要提供更多觀摩、練習和探討的機會。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將那些體質不好的學生單獨分組,讓他們跟著教師進行動作分解和組合練習,使他們掌握雙腳蹬地、落地時的動作要領,并給學生提出更多建設性的建議,引導學生不斷改善自己。這樣將教、學、練結合起來,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提高身體素質。
(四)豐富體質訓練的方式
小學生具有好玩好動等特點,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根本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只有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手法,才能吸引小學生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具體到體質訓練方面,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需求,創(chuàng)新體質訓練方式,讓學生在正向刺激下參與到體質訓練中去。如在“韻律活動和各種姿勢的走”課堂教學中,在講述完相關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示范各種走路分解動作,然后將動作串聯(lián)起來組合成完整的動作。接著,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在發(fā)現(xiàn)學生動作不夠標準時,教師要給予指導,告訴學生走路動作要點:上下肢協(xié)調,抬頭挺胸,自然大方。然后,配合音樂,讓學生將踏步、走步和其他肢體動作結合起來,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要求開展游戲。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聽口號,集體向前走、后退走或者側步走,以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性和反應能力,也可以讓學生隨著音樂節(jié)拍,進行曲線走、高重心或低重心走,同時配合教師口號做動作。如教師說“吹喇叭”,學生要揚起胳膊喊“嘟嘟嘟!”教師說“敲起鼓”,學生喊“咚咚咚!”這樣借助多種形式的體質訓練增強教學的靈活性,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還可以使學生真正愛上體質訓練和體育鍛煉,促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五)營造熱愛體育鍛煉的氛圍
良好的教學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都可以給體育教學、學生學習興趣帶來積極影響。所以,在新課改推動下,教學氣氛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如何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體育課變得更有生機和活力,成為小學體育教師關注的話題。筆者認為,要想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讓學生愛上體質訓練,必須從體育教學場地、環(huán)境入手,要將體質訓練落實到各種體育活動中去。確切來說,要想營造人人熱愛體質訓練的教學氛圍,學校必須加大體育教學投入,完善體育教學設施,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體育場館和場地,提高體育教學軟硬件設施的整體水平,為體育教學提供完善的場地和器材,以確保體育教學能夠順利開展。然后,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針對體育教師開展各種培訓活動,提高體育教學隊伍的綜合水平。在教學中,要求廣大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端正教學態(tài)度,明確教學目標,發(fā)揮主導作用,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法尤其是電教化手法來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本著素質教育理念,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將體育育心、育體效果結合起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以推動學生的身心素質并重發(fā)展。在此基礎上,重視和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結合體育教學內容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拓寬體育教學的空間,如整合學校體育資源,開展體育拓展活動,舉辦體操比賽、武術表演活動等,同時在體育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品質,使學生朝著身心健康的方向不斷發(fā)展。
綜上所述,體質是個體健康發(fā)展、取得成功的關鍵,而體質訓練是一件可以讓小學生終身受益的事。不過,受一些因素影響,當前小學體育課堂體質訓練效果并不好,所以,通過小學體育課堂體質訓練鍛煉和改善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刻不容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只有重視體質訓練,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法,將學生的體育學習、體質訓練熱情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促使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中去,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第一”的觀念和意識,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海書.小學體育課堂體質訓練策略實踐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198.
[2]蔣學棟.中學體育課堂體質訓練策略實踐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6(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