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的改革,在學習教育方式上不斷地創(chuàng)新,其中,在小學音樂學科中引進器樂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器樂的魅力,還能幫助學生開拓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技能,使學生真正融入音樂學習的氛圍中。本文就器樂教學在小學音樂素質培養(yǎng)中的現(xiàn)狀作了分析,并就器樂教育的發(fā)展進行相關的研究。
關鍵詞:器樂教學;小學音樂;音樂素質;培養(yǎng);重要性
一、 引言
音樂具有優(yōu)美的節(jié)奏,在小學開展音樂器樂教學可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音樂器樂教學已被正式列入《音樂教學大綱》中,并且隨著探索的不斷加深,音樂器樂教學有力地促進了小學音樂教學完整的發(fā)展。
二、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器樂教學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并未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因此提升教學效果并非易事,若想提升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除傳授必要的音樂知識外,教師還應利用其他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共鳴,例如運用器樂教學則是較為有效的方式。通過接觸不同的樂器,不僅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對于不同的器樂產(chǎn)生不同的思考,更有助于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推動音樂教學的不斷發(fā)展。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面向的是學生大眾,因而較難提升某一名學生的能力,因此在音樂教學課堂中開展器樂教學,可有效提升個人的興趣與能力,促進個人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三、 器樂教學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 開展器樂教學有助于更新音樂教學理念
雖然器樂已較早地出現(xiàn)在音樂教學課堂中,然而此種方式所針對的是高階段的音樂教學,與小學音樂教學無關。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開展器樂教學,不僅可有效地轉變音樂教師的觀念,促使其觀念與時俱進,更可改變音樂課堂單一的學唱模式,加強對學生韻律感與情感的培養(yǎng),使得小學的音樂教學朝著更加全面的方向發(fā)展。
(二) 學生表達音樂的形式更加豐富
器樂教學較之于歌唱教學,還是歌唱教學更為重要一些,器樂雖然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和特性,但是很大程度上來說都是需要為聲樂而服務的。從理論上來看,器樂教學的首先任務便是使學生的歌唱更加優(yōu)美動聽,歌曲表現(xiàn)力更強?,F(xiàn)在的流行音樂,幾乎每首歌曲都會有相應的伴奏,而這伴奏通常都是由器樂而組成的。器樂教學將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從而讓學生的歌唱更有感染力,從而打動人心。樂器演奏的節(jié)奏通常和演唱歌曲的典型節(jié)奏相似,演奏的旋律也和演唱歌曲的主旋律相關。從這兩點可以看出,每首歌曲的演唱曲譜都有與之對應的演奏曲譜,同樣一首曲譜,既能用演唱方式進行表達,亦能用演奏方式進行表達。如果學生能將歌唱與演奏這兩種音樂表達形式互相融會貫通,對歌曲的曲調相當熟悉,不但對音樂的表達能力有所加強,而且音準感也會大幅度提升,不容易在歌曲演唱當中出現(xiàn)錯誤。
(三) 開展器樂教學有力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而言,眾多小學生普遍認為只是學習新歌曲,并跟隨教師的指導進行歌唱,使得音樂課堂缺少生機。然而通過與器樂教學的結合,使得音樂教學的結構得到較大的改變,有力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不同的學生喜歡不同的樂器,通過教師的講解與演奏,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接受了不同的音樂知識,若學生進行自我演奏,則必須加強對樂譜的學習,這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增添了活躍生機。
(四) 器樂教學有力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在音樂教學課堂中若每名學生按照各自的意愿進行樂器的演奏,則必然會導致課堂秩序的混亂,不利于音樂教學的正常進行,因此只有懂得團隊合作才能演奏出更為美妙的樂章。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不僅學會相應的音樂知識,了解樂器的特點,更懂得應如何進行合作,發(fā)揮器樂最大的功效。因此為實現(xiàn)上述目標,所有的學生應進行共同的努力,形成較為強烈的團隊精神。
(五) 增強學生自信心,幫助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
擁有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只有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才能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人,用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進行音樂學科的學習。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對學生的教育堅持“教育為主、堅持為輔”,真誠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對音樂學習產(chǎn)生熱情。在素質教育的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的實際進度,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器樂,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根據(jù)曲子自由搭配樂器,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進行適當?shù)墓膭?,不好的地方在肯定之后進行相關的指導,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六) 有助于鼓勵學生,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器樂教學不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協(xié)調學生的肢體表達,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活動的模式帶領學生真正走進音樂課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五線譜、掌握樂感旋律,提升自我音樂素質。當然,有些知識比較單調枯燥,學生很難掌握,教師利用樂器教學,使原本抽象的理念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對于樂器的學習,音樂教師可以反復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表達能力。比如在學習新的樂曲時,教師可以利用豎笛加以配樂為學生示范。之后讓學生嘗試豎笛伴奏,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可以再次示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提升演奏效果,或者可以讓學生進行團隊協(xié)作演奏,互相配合,完成一首樂曲,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并且,樂器的學習需要各種器官的配合,能夠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發(fā)散思維,不斷提升自我音樂素養(yǎng)。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器樂教學在小學音樂素質培養(yǎng)的發(fā)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器樂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樂曲背后的意義,更好地詮釋樂曲、走進樂曲。作為音樂教師,應該以身作則,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制定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愿意學習音樂、熱愛學習音樂、敢于表達音樂。在音樂課堂形式變得豐富多彩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走向未來。
參考文獻:
[1]甘露.音樂教育之實踐與審美賞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2]王峰.論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3]顧建華.審美教育與藝術教育[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0(12).
作者簡介:
張鴻,重慶市,重慶市渝北區(qū)空港新城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