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就是啟蒙教育,對小學生成長十分重要,同樣,小學語文也是小學三大主科之一,應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也要十分關注學生的朗讀能力,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的語文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本文從新課改角度審視小學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重點闡述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前言:新課改為朗讀教學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上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并給予必要的朗讀指導,教師通過充分運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設計。朗讀是一種藝術,優(yōu)美的朗讀是文本和讀者的一種交流,就小學語文的學習來說,朗讀是最重要的,學會朗讀,學會感受作品。
一、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手段和教學思想不相符
新課改之后,很多教師在教學手段上都有所更新,但是教學思想上并沒有發(fā)生轉變。教師雖然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朗讀的重要作用,可用于訓練學生朗讀的時間仍然十分有限,一般只會給學生幾分鐘提前朗讀,過后也不會指出學生的朗讀方式是否錯誤,也不會及時評價,教師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字詞的教學上,教師對誦讀的方法缺乏有效的指導,學生的朗讀水平提升十分緩慢,甚至使朗讀教學出現(xiàn)了停滯。
(二) 教師水平不高
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對自身要求不高,認為小學學習沒有那么重要,學校也沒有專門性的培訓,教師對于朗讀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知半解,導致學生對于朗讀的學習的理解也比較淺顯。教師的朗讀指導只求形式不求實效。除此之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學手段運用越來越多,但是,從現(xiàn)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運用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過程中還不熟練,無法達到良好的朗讀教學效果。
二、 提高朗讀技巧的重要性
(一) 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朗讀是需要學生自己去練習的事情,課堂就應該是學生的主場,學生自覺地去學習朗讀,掌握文章中文字的巧妙,從而獲得一定的學習能力,這種能力也可以遷移到生活中,為學生形成健康的積極的價值觀打下基礎,學生學會朗讀就會對周圍文字的東西敏感,就開始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 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在浮躁的社會中,小學生周邊有太多的誘惑,他們不能靜下心來學習,而學會朗讀可以讓他們集中精神,讀書時心到、眼到、口到、耳到,心里全神貫注于所讀的文章,經(jīng)常朗讀典范文章可以積累大量的詞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其表達能力,此時學生精神高度集中,開發(fā)智力,提高課堂效率,可以怡情養(yǎng)性,凈化身心。
(三) 增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反復推敲,反復誦讀而成的,比如經(jīng)典的“推敲”故事,小學生自身認知能力比較低,學會朗讀就可以在反復朗讀中感受文本,體會其中的韻律之美,朗讀就是讓文章動起來,反復朗讀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情感。
三、 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比較好動,對于知識的認知也比較有限,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如果小學生對朗讀充滿興趣,他們就會愿意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的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為學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朗讀示范教學,利用多媒體的聲音、視頻技術對學生的朗讀進行細微的指導,觀看和模仿朗讀名家的作品。讓學生在其中有效地認識自己的問題,進而提升自己的朗讀水平,使學生樹立提升誦讀能力的信心。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比賽,使學生讀感興趣的文章,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的正確引導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比如,朗讀需要的情感,斷句、停頓,怎樣把握氣息等技巧,另外,朗讀教學更應當注意差別化,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 朗讀和閱讀相輔相成
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年級學情來制定正確的朗讀教學計劃,朗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要有專門的朗讀課進行教學,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讀準字音正確地讀課文,還要讓學生學會自學性朗讀,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讀出自己的韻味,不能走形式就收場,教師可以在朗讀前做好指導,讓學生對于作品有一個初步性的理解,然后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教師還要做好評價,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比如《小英雄雨來》,我告訴孩子們在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少年英雄,雨來就是其中的一位。然后又列舉了許多的抗戰(zhàn)故事和英雄,于是學生很快進入文本,邊朗讀邊理解,然后學生一遍遍讀,體會作品,最后,讀出的作品很有感情。
(三) 采用多樣化教學,擴大朗讀面
小學生模仿能力強,教師要通過多媒體示范朗讀,讓學生品味模仿。借助形體語言,邊讀邊做動作,如《觸摸春天》這篇課文,讓學生體會到抓蝴蝶心理,加上捧、跑等動作,讓課堂活躍起來,朗讀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如:上《頤和園》一課時,我就播放了介紹頤和園的一些視頻,讓學生學會把課文讀熟,讀出頤和園的美,激活了他們的讀書欲望,學生一旦掌握技巧后,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四) 加強教師培訓
小學教師也不要對自己放松要求,要時刻秉承著人民教師的責任,要通過各種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本領,提高業(yè)務能力,同時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培訓,勇于站在教學改革的最前端,不斷熟悉新課改的內容,把自己的所學所得全部傳授給學生,同樣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小學生建立友好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強化教學效果。
四、 結語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激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加強朗讀技巧的學習,更新教學觀念,在新課改的指導下,為學生的素質教學建設進言獻策,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王丹.探究小學語文個性化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小學周刊,2016(26).
[2]郭愛菊.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個性化朗讀[J].小學周刊,2016(28):140-141.
[3]吳紅錦.如何有效地開展低年齡段小學語文的學習[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1.
[4]張杰.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9).
作者簡介:
滕漢魁,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石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