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工電子學作為高職院校中電工電子,化工,建筑等專業(yè)中的一門必修課程,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它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實踐性強、內容相對復雜、知識點密集。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許多學生難以有效掌握這門學科。筆者通過對電工電子課程的實踐教學以及云班課的教學模式應用與電工電子教學中的意義和價值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職電工電子;云班課;實踐教學
高速信息化發(fā)展的今天,移動設備的普及,給人們的衣食住行帶來了便捷,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尤其是低頭族的出現(xiàn),對當下教育教學產生了極大影響。高職教育本就問題重重,學生本就學習積極性不高,人手一機的時代更成了教學中的新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職教育領域一直在積極探索,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試圖解決改善教育現(xiàn)狀。從前兩年的微課,到如今的藍墨云班課,探索從未停止,我們就以藍墨云班課為例,探討其利用價值與問題。
一、 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現(xiàn)狀
(一) 高職學生的基礎差異性明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電工電子學對學生的綜合要求很高,主要體現(xiàn)在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踐操作能力。由于學生理解能力不統(tǒng)一,認知水平高低差距過大,許多學生根本無法完全理解理論知識,就更別說實踐操作了。成績好的一路順風,成績差的一蹶不振。
(二) 時間有限,教學無法完整解讀
由于電工電子學科的內容知識繁雜,老師根本無法在有限的課內時間,將所有知識點全部解讀,許多老師只能截取重點知識來進行教學,導致許多學生知識出現(xiàn)斷層無法全面掌握和理解。
(三) 實踐能力相對較差
高職院校對學生實踐能力水平重要性的意識不斷提高,奈何實踐教學資源有限,再加上學生實踐與理論無法有效連接,最終導致實踐能力差強人意。
二、 藍墨云班課軟件在高職教學中的探索應用
老師通過在移動設備終端建立云班課,邀請學生掃碼加入其中。將預習內容以及各種資料通過網絡上傳,學生們可以通過手機端來進行接收下載,為上課做足準備。
其考勤制度的便捷,可以大量縮減考勤時間,一鍵簽到老師可輕松查閱。授課過程中老師可以隨時進行問卷調查、布置練習題任務、在線評判統(tǒng)計結果,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便于課下線上輔導。
藍墨云班課的應用,讓老師與學生能有更多的互動機會,提升了互動效率,增加了學生的積極性,多元化評價機制能更高效便捷的分析結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它在高職教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和較高的評價。
三、 藍墨云班課的優(yōu)勢與價值
藍墨云班課軟件在高職教學中的價值體現(xiàn)為以下幾點;
第一,老師可以利用移動設備,隨時隨地輕松管理自己的班課。老師可以通過pc端或者移動端一鍵施法,消息通知的發(fā)送、有效資源的共享、組織集體論答、作業(yè)布置批改等等,老師可以通過這種便捷隨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
第二,自主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老師一鍵施法,學生們就能第一時間通過移動設備接收到,課程信息、課件學習要求以及學習資料,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將移動設備變成輔助學習的有效工具,特別是課上教學過程中,老師時不時的一條信息,就可打斷學生們正在進行的移動端社交或者游戲,讓他們意識到老師時刻關注著他們,從而更高效地利用移動設備輔助學習。
四、 藍墨云班課的問題與應用
(一) 問題性
為了更好地了解其實際運用效果,我們對兩百名學生統(tǒng)一問卷調查,其結果還在我們能承受的范圍內,百分之四十三的學生不認同采用藍墨云班課。就拿簽到考勤來說,學生們習慣了傳統(tǒng)的簽到方式,覺得這樣影響了他們與老師的現(xiàn)實溝通能力,利用藍墨云班課簽到,導致老師只知道名字不認識人,無法對號學生不接受。學生是喜歡玩手機,可不代表他們就喜歡用手機來輔助學習,他們只對聊天軟件、電子小說、游戲視頻感興趣,藍墨云班課進行教學,并不是百分百被所有學生認可。因此,高職教學還需要多從提高學習趣味性和實用性等方面入手。藍墨云班課教學,老師其實無法了解每個學生手上的內容,管控功能有待提高。學生主動性若是得不到培養(yǎng),藍墨云班課也很難見效果。
(二) 應用性
不得不說云班課的好處也是不容置疑的,它的全面性資源共享能力是傳統(tǒng)教學望塵莫及。
1. 視頻教學資源,有效縮減教學時間
前文提到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存在課時不足的問題,通過教學視頻將復雜的理論知識有效整理,能夠讓學生在有限時間里掌握全面學習內容,同時減輕老師工作教學壓力,課上無法全面理解課下也可重復查看,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主學習探求知識的習慣。通過視頻的引導,學生們更容易更高效的深入理解,大大提升教學效率。舉例;“單相半波整流電路”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視頻方式對課程進行講解介紹,不僅能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知識內容與形成過程,還能在縮短教學時間的同時增加知識趣味性。
2. 通過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的播放,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前文提到學生實踐能力差,主要原因是硬件難以配套,與理論知識無法匹配,若是利用視頻操作環(huán)節(jié)的播放加上必要的理論介紹講解,將會大大提升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舉例;“可調直流穩(wěn)壓電源制作”的實踐課時,老師可以提前搜集或者親自錄制具體操作方法和程序,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每一個步驟,和操作環(huán)節(jié)需要注意的事項,再加上老師的重點理論講述,調直流穩(wěn)壓電源制作的實踐操作方法,就能夠完全感受到,
從而有效彌補課本內容與實踐操作的匹配性,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五、 總結
通過多年摸索,信息化教學手段逐漸成長強大,其信息量豐富、教學材料充沛的特質,受到大多數(shù)師生的歡迎。當然移動設備走進高職課堂教學,還會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從業(yè)者一同去改善和調整解決,最終讓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李三波.微課在高職教學中的一些應用與研究[J].新課程,2015(17).
[2]李懷亮.藍墨云班課的O2O混合教學模式探究[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5).
作者簡介:蔣友建,江蘇省儀征市,儀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