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賢坤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促使我國初中音樂教師發(fā)展素質教育,加大審美教育的力度,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越來越成為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目標,而針對當前階段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找到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初中音樂;審美教育;課堂實踐;探索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58
近些年來,我國的網絡信息技術發(fā)展較快,使得人們傳輸信息的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對知識、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向多元化發(fā)展。對此,為初中音樂欣賞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需要教師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結合,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強化教學互動性,有利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價值,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一、要選擇符合學生心理年齡的音樂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音樂表現(xiàn)的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對歌曲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嚴格把關,有質量的教學內容才能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因此,音樂教師一定要選擇帶有鮮明形象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如果音樂內容的藝術感比較高,可以使初中生的欣賞能力得到提升。在選擇內容的時候還要注重和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喜歡的作品,有助于學生產生共鳴。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也是教師應該注重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要選擇符合學生心理年齡特征的音樂作品,順應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
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確保每一個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是最容易產生學習層次分化現(xiàn)象的課程。因為某些專業(yè)素養(yǎng)依賴先天的因素和早期教育因素居多。在經歷了一輪訓練后,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差異早已經“兩極分化”,幾名頂尖的學生已經能聽辨旋律了,而占班級人數2/3的學生“五音不全”。如何幫助沒有進步的學生重新找回自信,使優(yōu)秀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除了聽辨方法的更新外,在組織方法上根據孩子的不同基礎,實施分層教學,使每個孩子都能在各自的起點贏得新的發(fā)展。通過簡單的測試我將學生的程度分為皇冠級、水鉆級和紅星級,大部分學生屬于紅星級。教師在設計訓練內容時,就如廚師做菜一般,端出適合不同客人口味的菜,教師要設計難易程度適合的練習,讓各個起點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三、通過各種藝術教育進行美育
音樂具有明顯的審美性,能夠在學生內心根植審美的種子,培育和發(fā)展學生的藝術細胞,讓學生學會藝術地審美,進而發(fā)展美、創(chuàng)造美。教師可以嘗試通過音樂與舞蹈進行美育。教師通過將旋律優(yōu)美、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音樂作品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韻律美、曲調美、意境美;通過靈動活潑的肢體動作展現(xiàn)生命的活力,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教師可以通過,《梁山伯與祝英臺》《回憶》《獻上最潔白的哈達》《總有一天》等發(fā)展學生的音樂和舞蹈藝術素養(yǎng)。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生活,讓學生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F(xiàn)代素質教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與情感。自然界中蘊藏著豐富的美——無論是巍峨挺拔的高山,還是俊秀靈動的江河;無論是花紅柳綠,還是草長鶯飛;無論是春華秋實,還是燕去燕歸;無論是靜謐祥和的村莊,還是朝氣蓬勃的城市……大自然中充滿了靈性、充滿了美。教師要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學生園,走向廣袤美麗的大自然,擁抱美麗。在節(jié)假日,教師應鼓勵家長帶領自己的孩子走進自然、擁抱自然,到大自然的懷抱盡情地玩耍嬉戲。學生流連于藍藍的天空、青青的草地、鮮艷的花朵、歌唱的鳥兒……受到美麗大自然的感染,從自我做起,自覺愛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呵護地球母親,做一個小小的自然使者。筆者呼吁學生父母從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做對大自然有害的事情,耳濡目染地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文明榜樣,做大自然的友好使者。
四、改變教師的思維定式
初中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遵照一定的思維定式去進行音樂教學,所以,一定要改變教師的思維定式,才能夠使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才能夠提升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課程教學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雪絨花》時,教師要對雪絨花的曲譜進行簡單介紹,讓學生了解這首曲子的發(fā)展背景。
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表現(xiàn)出靈活的管理。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學習能力都有所不同,但對于教師來說,我們應該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不要因為表現(xiàn)不佳而歧視他們,也不要因他們良好的學習成績和強大的專業(yè)能力給予特殊待遇。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相關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應該借助互聯(lián)網更好地引導學生。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借助互聯(lián)網及時地溝通,課后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及時地溝通和幫助學生。
我們應該平等對待所有學生,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使我們能夠有效地開展靈活管理的工作。熱愛和尊重學生也是實施靈活管理的第一步。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做老師的基本素質就是愛學生?!苯處煴仨氃谂c他們有效溝通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和尊重學生,積極進入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和生活需求,從而給予他們真正的指導和幫助。
總結:初中音樂教學必須要在提升音樂教學質量的同時,將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當作重中之重,要在實踐中思考和分析,讓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得到最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莎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中國培訓,2016(2).
[2] 溫曉金.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黃河之聲,2015(23).
[3] 張凌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才智,2015(14).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第四中學 2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