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彬 吳華雨 皮建琴
摘 ?要:精準扶貧資金的使用對于整體扶貧工作的推進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以河南省濮陽市為例,通過走訪調查的形式,對濮陽市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扶貧資金效率的未來發(fā)展模式。
關鍵詞:精準扶貧;資金使用效率;扶貧模式
一、引言
“精準扶貧”的概念于2013年11月,習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政策提出時間已經長達五年,貧困人口不斷減少,但是存在許多問題,諸如,在扶貧資金利用方式、使用范圍、投入方向上的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扶貧資金效率。扶貧資金效率對于扶貧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河南省濮陽市為例,分析精準扶貧資金使用現狀、問題,并對未來的發(fā)展模式進行探索。
二、河南省濮陽市精準扶貧資金使用現狀
河南省濮陽市位于中國河南省的東北部,是河南的東北門戶。濮陽市有538個扶貧開發(fā)重點村,27.4萬貧困群眾,貧困率達9.41%,高于全省平均2.41個百分點。濮陽市作為河南省“三山一灘”扶貧開發(fā)重點區(qū)域,貧困人口的范圍涉及74個鄉(xiāng)鎮(zhèn)349個貧困村54510戶貧困戶174568名貧困人口,扶貧工作難度大、任務重。
(一)濮陽市精準扶貧資金使用成效
2016年,濮陽市統籌規(guī)劃,部署全市扶貧工作,濮陽市政府共爭取中央、省財政扶貧資金1.63億元,用于4.06萬貧困人口的穩(wěn)定脫貧。2017年,濮陽市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圓滿完成了5.61萬人脫貧任務,并且在2017年上半年全省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成效核查評估綜合考評中,獲得第一名。2018年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縱深推進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濮陽市計劃脫貧5.9萬人,1.74萬戶。2018年市級專項資金總計1.2247億,實現59000名貧困人口脫貧,211個貧困村脫貧。
(二)濮陽市精準扶貧資金使用存在的問題
資金是貧困地區(qū)是否能脫離貧困、發(fā)展自身從而走向小康的重要因素,而資金的使用效率是衡量資金的預期使用效果與最終使用成果的重要指標,通過對當地的實踐調查,我們發(fā)現濮陽市精準扶貧資金使用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放而不管”
“放而不管”主要體現在政府在發(fā)放扶貧資金后,沒有引導扶貧對象積極管理扶貧資金,對資金的利用方式宣傳不到位。實際上,貧困戶接受扶貧資金之后并沒有將其有效的利用,要么將扶貧資金用于補貼日常生活支出上;要么是將其投入到初級農業(yè)生產上,在投入到農業(yè)生產的同時并沒有努力提高生產技術,不能帶來過多的預期收入。這兩種對資金的處理只是在短期內解了燃眉之急,放在長期來看,并未對家庭的經濟狀況帶來太大的影響。
2.“孤軍奮戰(zhàn)”
“孤軍奮戰(zhàn)”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扶貧資金來源渠道分散,以至于不能夠綜合有效地推動扶貧工作;二是扶貧細則區(qū)域之間存在差別化以至于各行業(yè)、各地區(qū)相互之間的扶貧措施無法相互配合,無法實現扶貧跨地區(qū),無法真正的將精準扶貧事業(yè)做到“1+1>2”的效果。
扶貧資金通常來源不同的渠道,由不同的部門管理使用,因此,各部門之間難以達成統一的協調機制,受到單個或幾個部分的制約,扶貧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最終影響扶貧資金整體效果的發(fā)揮。在扶貧細則上面,貫徹落實黨的總政策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市縣鎮(zhèn)村的扶貧細則也呈現明顯的區(qū)別,對于扶貧項目的側重點、資金的重點投入方向等也不盡相同。因此,各個區(qū)域之間的扶貧無法實現對接和合作。
3.“粗放漫灌”
“粗放漫灌”主要體現在:針對不同原因的致貧家庭,扶貧資金未進行針對性的配套措施,無法針對貧困戶“因人施策”。
家庭的致貧原因千差萬別,包括因病、因學、因殘、缺資金、缺勞動力、缺技術,但是政府并沒有進行差別化處理。在濮陽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例達到68%,無勞動能力者占比45%,60歲以上老人占比31%,是貧中之貧、難中之難、堅中之堅。面對不同比例的貧困戶數量,貧困資金應該進行差別化處理,使貧困資金能夠用得其所。
四、未來扶貧模式探索
近年來,濮陽市政府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資源優(yōu)勢和產業(yè)優(yōu)勢,積極創(chuàng)新扶貧方式、扶貧模式。為此,在實現脫貧致富的基礎上,也為社會乃至仍處于貧困水平的國家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扶貧模式。
(一)村委主導,村民參與
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fā)揮村委的主體作用。首先作為村干部首先要給自己定好位,認清自身角色,明白自身職責,自身要率先脫貧,發(fā)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只有做好領路人、幫扶人、示范人才能在廣大群眾中形成效仿效應。其次,村委干部盡快了解貧困戶情況,制定出幫扶措施,盡快讓群眾脫貧。當然,多從該村致貧原因,如何發(fā)展產業(yè),如何增加造血功能,如何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渠道,如何增加其收入等方面思考,讓群眾脫貧致富,真正奔向小康。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最主要的幫扶模式是:村委主導,強化龍頭產業(yè)與農民專業(yè)合作從而將特色產業(yè)培育壯大,從而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在濮陽市幾個重點的扶貧地區(qū)里,諸如,濮陽縣依托匯源肉羊養(yǎng)殖項目,帶動51個村、651戶貧困戶穩(wěn)定脫貧;清豐縣實施“黨建+扶貧+食用菌”工程,輻射帶動1萬余名貧困人口。這些企業(yè)通過與村子簽訂合作協議,不僅為貧困戶家庭提供就業(yè)崗位,保證貧困戶獲得穩(wěn)定的收入,減少返貧的概率,還為村子的發(fā)展帶去了技術、人才、市場等,注入了經濟發(fā)展的活力。這些企業(yè)已經成為扶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政府引導,村民自主
以互聯網為依托、以市場機制為驅動、以政府為引導的貧困戶自主探索模式?;ヂ摼W技術的日益進步使得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精準扶貧的信息管理效率,使得精準扶貧上了一個新高度。
在未來的探索過程中,政府應該提供有關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政府先利用大數據來對不同貧困戶的情況匹配不同的扶貧措施,再進一步引導貧困戶利用大數據來尋找最適合的脫貧方法,利用政府提供的初始的資金和技術,進行生產和經營。
同時,在保障貧困人口基本扶貧的基礎上,引入市場機制,由政府介入為貧困戶提供一個小型的市場,面向全體公眾進行生產交易,讓貧困戶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不斷的積累經驗和資金,等到實力得到一定的增強,再直接進入大的市場。在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要不斷利用互聯網來關注市場的整體環(huán)境和大體走向,再利用大數據信息不斷調整自身的生產和經營,以適應市場的變化,提高競爭力。這種扶貧模式改變了民眾處于被動地位的扶貧方式,同時還使用互聯網技術增強時代特色。
(三)先鋒模范,互幫互助
先鋒模范主要由鄉(xiāng)村干部、技術骨干和致富大戶構成,這些能人掌握著獨一無二的資源稟賦優(yōu)勢,如,擁有資本要素的經濟資源,擁有治理能力的人力資源,擁有良好社會關系的社會資源?!跋蠕h模范 互幫互助”這種模式,就是將能人帶動和扶貧工作相結合,創(chuàng)新致富大戶和貧困戶之間的利益聯動機制。致富大戶作為獨立的利益?zhèn)€體,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鄉(xiāng)村干部和技術骨干則對致富大戶進行政策、技術上的輔助和指導。致富大戶擁有現成的廠房生產線,成熟的致富經驗,廣闊的銷售渠道,以及及時的市場信息,在這些稟賦資源優(yōu)勢的基礎上,發(fā)揮主體帶動作用,促使一部分貧困戶脫貧致富。
五、結論
通過對濮陽市精準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的現狀調查研究,發(fā)現了扶貧工作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整體扶貧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些未來可值得借鑒的脫貧模式。脫貧模式的正確選擇不僅能夠發(fā)揮模式創(chuàng)新的比較優(yōu)勢,更能符合其實際特征和應對貧困人口的現實需求,從而才能實現貧困地區(qū)脫貧和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婷,習近平:脫貧攻堅戰(zhàn)沖鋒號已經吹響,全黨全國咬定目標苦干實干,新華報,2015-11-28.
[2] 周霞,周玉璽,能人帶動,村民能人帶動、組織承諾與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社員滿意度研究———基于差序格局調節(jié)效應的跨層次分析[J],經濟管理研究,2018,(5):2-3.
[3] 汪三貴,曾小溪,從區(qū)域扶貧開發(fā)到精準扶貧———改革開放 40 年中國扶貧政策的演進及脫貧攻堅的難點和對策,農業(yè)經濟學問題(月刊),2018,(8):10-11.
[4] 呂翠麗,專項扶貧資金撥付問題研究———以廣西N縣精準脫貧為例 [J],當代農村財經,2018,(8):2-3.
[5] 黃振華.能人帶動: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的重要條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54(01):15-20.
[6] 宋昊.新階段我國農村扶貧開發(fā)問題及其攻堅路徑[J],勞動保障世界,2018(26):19-20.
[7] 徐翔,劉爾思.產業(yè)扶貧融資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經濟縱橫,2011(07):85-88.
作者簡介:
方 ?彬(1997-),男,湖北黃岡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學,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