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芳
摘 ?要:課外閱讀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路徑,也是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作為教師,要助力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通過搭建數學梯狀課程,建立學生思維與能力的發(fā)展序列。通過開展關聯(lián)性的數學教學,形成學生思維與能力的發(fā)展模塊。通過數學課外閱讀,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幸福!
關鍵詞:課外閱讀;數學思維;數學能力;美好遇見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要學會學習,首先要學習閱讀,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個潛在的差生?!痹跀祵W教學中,教師要拋棄“只有語文需要課外閱讀,數學只需要解題”的陳舊、腐朽、落后的觀念,將課外閱讀自覺地納入數學教學之中?!叭》ㄓ谡n內,得益于課外”。學生數學精神的豐盈、數學生命的發(fā)育都需要通過課外閱讀來打造,都需要在閱讀中體驗 [1]。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方式,成為學生精神生命的成長姿態(tài)!
一、搭建梯狀課程,建立思維與能力發(fā)展序列
提及數學課外閱讀,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奧數、補充讀本等。其實,數學課外閱讀的內容很豐富,包括數學童話、數學故事、數學欣賞、數學繪本、數學典故、數學人物等。深入推進數學課外閱讀,需要搭建符合學生思維特質和能力發(fā)展的閱讀課程序列。
1. 統(tǒng)籌安排,讓閱讀成為常態(tài)
在數學課外閱讀課程推進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明晰課外閱讀的意義,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可以讓班級的數學課外閱讀之星介紹自己的閱讀經驗,以此豐富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認知 [2]。作為數學教師,要統(tǒng)籌安排,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和閱讀能力,建立、完善數學課外閱讀課程。閱讀課程書目分為必讀書目、選讀書目。比如在小學低年級學段,可以推薦的數學課外讀物有《數學繪本》《數學家爺爺講數學童話》《天哪!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數學花園漫游記》《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等;在小學中年級學段,可以推薦的課外讀物有《好玩的數學》《魔法數學》《馬小跳學數學》《小學生數學報》《李毓佩數學童話集》等;在高年級學段,可以推薦的課外讀物有《數學營養(yǎng)菜》《數學大世界》《數學小靈通》《小學生數學報》等。通過統(tǒng)籌安排,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常態(tài)。
2. 盈余安排,讓閱讀成為興趣
童年的氣場,決定著學生數學閱讀的生命屬性。在推進數學課外閱讀過程中,我們見縫插針,充分利用學生的“盈余時間”,讓學生在盈余閱讀中提升自我思維能力,敞亮自我精神世界。比如,我們運用晨周會的時間,讓學生交流數學課外閱讀體會。每一位學生都有閱讀展示、能力亮劍的機會。我們寧可讓學生少做幾道習題、幾張試卷,也要擠出時間,讓學生閱讀。我們利用板報、周報、小報等展示學生課外閱讀成果。要求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將閱讀內容簡要地展示出來,和其他學生分享。運用校園廣播、網絡系統(tǒng),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籍,讓學生在其中展示,將學生的閱讀錄制、拍攝成音頻、視頻,在學校、班級的微信群、QQ群等進行推廣等。如此,打造學生數學“課外閱讀圈”,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效率。
3. 專題安排:讓閱讀助推成長
每一學期,我們都舉行為期一周的校園數學課外閱讀讀書節(jié)。以“讓數學課外閱讀助推生命成長”“讓數學課外閱讀放飛童年”等為主題,由分管小學數學教學的校長親自掛帥,開展主題性閱讀活動。在讀書節(jié)中,各個班級都有自己的明確、具體的主題,學生圍繞主題展開相關的數學閱讀。舉辦數學課外閱讀讀書知識講座,舉辦數學課外閱讀方法指導,舉辦數學課外閱讀讀書心得展示、數學課外閱讀讀書筆記展覽、數學課外閱讀能力大比拼等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在與美麗的書籍、精彩的故事相遇過程中,學生數學閱讀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顯著增強。學生徜徉在數學課外讀本之中,和讀本中的主人對話,共同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共同玩有趣的游戲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認識了數學王子高斯、認識了數學之神阿基米德,認識了數學巨匠牛頓、萊布尼茲、歐拉、拉格朗日等。
二、開展關聯(lián)教學,形成思維與能力發(fā)展模塊
傳統(tǒng)的數學課外閱讀往往是零碎的、孤立的,學生在數學課外閱讀過程中往往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搭建了梯狀課外閱讀課程,要開展關聯(lián)性課外閱讀教學。只有這樣,課程與閱讀才能在全息中呼應。如果說,課程只是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一個施工藍圖,那么教學則能夠將這種美好的藍圖轉變?yōu)楝F(xiàn)實。過去,由于教師淡化、漠視課外閱讀,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方法缺失、思想缺失、文化缺失。在關聯(lián)性課外閱讀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對學生數學課外閱讀適時、適當、適度助力,助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提升。
1. 雙向共建:讓課外閱讀在互動中發(fā)展
在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之中,教師不能充當“甩手掌柜”,而應對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給予積極引導。要將全體學生引入課外閱讀之中,促進學生之間的彼此互動、交流。學生相互啟發(fā),其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能在雙向共建中發(fā)展 [3]。比如,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如圈畫關鍵詞語、語句,如根據課外閱讀內容進行瀏覽性閱讀、粗讀、細讀、精讀、研讀等,如處理文本中的數學關系、符號、數字等,如把握數學課外閱讀中的停頓、節(jié)奏等,如對課外閱讀文本中關鍵詞句的品味,對數量關系進行思考、探究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方法,比如眼到、心到、手到,比如邊讀邊思、邊讀邊畫、邊讀邊注(批注)、邊讀邊做(操作)等。要引導學生從課外閱讀中領悟數學思想方法,掌握數學閱讀與語文閱讀、英語閱讀的異同,形成富有數學味的數學閱讀,讓學生以讀促思、以讀明理、以讀釋疑,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閱讀品味、閱讀境界。
2. 異層交融:讓課外閱讀在融合中共生
數學課外閱讀應當以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能力發(fā)展為宗旨,這是數學閱讀的根本性特質之所在。在學生數學課外閱讀中,我們以學生的思維、智能發(fā)展為主線、核心,以相關數學知識為載體,將學生數學認知、元認知、具身認知等能力融為一體,將學生認知、情意態(tài)度價值觀等的發(fā)展、啟蒙融為一體,讓學生數學素養(yǎng)在融合中發(fā)展,讓學生數學精神、數學生命在融合中共生。根據筆者的數學教學實踐,對學生數學閱讀分成兩條主線、脈絡,一是科學教育主線,主要涵括了數學文本中的數學符號、數學語言、數學計算、問題解決等;二是人文教育主線,主要涵括了數學的故事情節(jié)、故事中蘊含的情感、數學的文化等。所謂“異層交融”,就是讓數學文本中的人文與科學等融合共生。正是在異層交融中,學生能感受、體驗到數學閱讀的特質。在數學閱讀中,學生從理解數學的文本內容開始,在感性中獲得情感體驗,在理性中獲得數學認知,這樣的過程暗合了學生數學精神生命的成長、豐盈。
3. 元素翻轉:讓課外閱讀在創(chuàng)生中轉化
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是重溫學生數學學習知識,重塑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重建學生數學學習信心,重構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等。在每一次重溫、重塑、重建、重構中,學生數學素養(yǎng)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提升。比如,學生閱讀“莫比烏斯圈”的故事,首先從知識上懂得了“什么是莫比烏斯圈”“是誰在怎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造出了莫比烏斯圈”“莫比烏斯圈有著怎樣的作用”等,這是知識層面的了解。不僅如此,當學生對莫比烏斯圈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學生就涌動著嘗試做莫比烏斯圈的沖動、欲望,就會拿起紙、剪刀、膠水等動手做莫比烏斯圈等。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學生不僅閱讀、畫圖、推理、判斷,而且還動手做,實現(xiàn)著閱讀方式、閱讀特質的相互轉化,如數學語言與符號的轉化、數學知識與能力的轉換、數學思維與想象的轉換,等等。數學閱讀、寫作、實驗、信息查詢等融為一體。這樣的數學閱讀,突破了傳統(tǒng)、單一的文字閱讀,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數學大閱讀、跨界閱讀、泛在閱讀等。通過翻轉,宏觀層面的數學教育價值觀得以具體落實,微觀層面的數學操作等有了明晰的方向。數學教育的諸種元素在數學課外閱讀中翻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數學課外閱讀中得以真正生成。
對于學生來說,課外閱讀是一條通向數學學習遠點、通向數學幸福人生的通道,也是發(fā)展、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根本路徑。在數學課外閱讀中,教師要為學生量身定制適恰的數學閱讀課程,開掘學生數學課外閱讀的源頭活水。要賦予學生充分的課外閱讀時空,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自由閱讀。要啟發(fā)、引領學生的課外閱讀,讓學生掌握數學閱讀方法、策略。通過數學課外閱讀,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幸福!
參考文獻:
[1] ?林琴. 有效引領,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外閱讀[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6(12).
[2] ?吳樂樂,柏楊,吳龍龍. 中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3).
[3] ?冉啟發(fā). 多措并舉,提高學生閱讀能力[J]. 江蘇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