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銀
【摘要】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傳統(tǒng)的語文作文教學過于機械化,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和創(chuàng)新意識。文章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作文教學方法,即體驗式教學,簡要分析了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作文教學;應用分析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比較死板、機械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經(jīng)常背誦大量的古詩詞、名言佳句和美文等,一味地用各種華麗的語言堆砌文章,就像做美文摘抄一般,寫出來的文章很難具有真情實感。這種作文很難得到教師的認可,同時容易打擊學生對于寫作的積極性,這種被動的學習模式會陷入一種糟糕的惡性循環(huán),逐漸讓學生越來越反感寫作文。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的起點和發(fā)展的搖籃。在這種情況下,體驗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教師采用體驗式教學法,首先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中進行釋放,其次可以為小學生日后的思想和情感發(fā)展奠定基礎。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作文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質(zhì)量。
一、體驗式教學的定義
清楚地認識并看待每一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第一種方法為創(chuàng)造實際的或重復經(jīng)歷的情境和機會,第二種方法為呈現(xiàn)或再現(xiàn)、還原教學內(nèi)容。通過上述方法讓小學生在親身經(jīng)歷或者感受、體驗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識,發(fā)展思考能力,產(chǎn)生同種情感,生成對教學有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這種形式被稱為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強調(diào)人的生命發(fā)展歷程,提倡尊重并關愛生命,拓展生命寬度,提升生命的意義,提升生命價值的高度與意義。體驗式教學關注人通過教學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關注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和認識到的新鮮事物,而且注重對人的生命意義的探究與領悟,這可能對于教學而言是最大的收獲吧。
二、體驗式教學的方法
體驗式教學方法有很多,例如體驗生活,通過閱讀深入生活,養(yǎng)成寫閱讀體驗筆記的習慣,養(yǎng)成寫生活體驗日記的習慣。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其中比較常用的方法。
(一)體驗生活,開拓思路
作文都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者把對生活的看法和想法通過或?qū)憣?,或潤色,或夸張,或搞笑的方式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通過對生活瑣事、趣事的描述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誘導學生對生活的向往與好奇,對生活進行細心觀察,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和興趣,為寫作提供真實的素材。這種方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生活的感悟,而且為作文提供了最好的參照。就拿寫人的作文來說,很多學生寫父親都會寫父愛如山,總是不善言辭但又體貼入微。這種文章雖然千篇一律,但也有寫得十分出彩的作品??梢宰寣W生以父親小伙伴的身份,參與父親一整天的生活與工作,細致入微地觀察父親在家中面對父母長輩、妻子以及子女等不同角色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方式,以及面對工作而又展現(xiàn)出的另外一面。通過這樣深入實際的觀察體會更能體會到作為一位父親的不易,更能懂得深沉的父愛是如何表達的。有時候不是父親不會表達,可能只是時間、場合不對或者表達方法不對。就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這是一篇講述父愛的經(jīng)典文章,就是結(jié)合生活場景來進行描繪的。
(二)通過閱讀深入生活,學會思考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边@句話說的就是多讀書、多感悟、多思考的好處。作文依托文字去表達思想和情感,同時也需要借鑒別人好的方法進行表達。教師應該經(jīng)常給學生推薦或者讓學生自薦閱讀過的認為很有感悟的書籍進行集體閱讀,或者寫讀后感。讀一篇美文不要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進行換位思考,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閱讀文章,用心領悟和感受文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每一種修辭手法及每一種表達方式,然后思考作者用這些寫作方法的目的和精美的地方,并結(jié)合自己日常的寫作進行思考穿插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每人準備兩個作文本,一個專門用來摘抄自己閱讀過程中遇到的認為寫的優(yōu)美、表達特別的句子和段落,另一個本子用來寫自己的讀后感。讀文章后而無感只能說明自己沒有認真地去閱讀。一篇文章讀完之后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感悟或領會,有時候?qū)W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文章寫得精美,有時候可能會吐槽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無論是什么感覺都可以記錄下來。這樣在加深學生對作文領會的同時,也會誘發(fā)學生進行思考,有思考才會有創(chuàng)新,作文才能有進步。小學階段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老舍的《四位先生》《濟南的冬天》,巴金的《繁星》《海上日出》,沈從文的《時間》等文章,這些文章有的在初中或高中教材中出現(xiàn),值得學生去進行學習和研究。
(三)養(yǎng)成寫生活體驗日記的習慣
很多藝術家沒有規(guī)律性的生活,有時候大半夜突然爬起來創(chuàng)作,不是因為他們做作,而是那一瞬間他們有了新的靈感與體會,那些靈感與體會稍縱即逝,必須及時抓住并記錄下來。學生在生活中突然遇到自己很感興趣或者很新穎的感悟和體會時就及時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既是對自己美好生活的一種記錄與收藏,也能為今后的寫作提供靈感和素材。特別是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考試中,作文題目都是學生沒有預期和準備的。當拿到一個陌生的作文題目時,可以通過生活日記進行回憶來構(gòu)思具有親身體驗的真情實感的文章。這種有親身體驗的文章寫起來會更加真實和生動,更容易得到教師的認可和好評。而且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創(chuàng)作更顯得得心應手,寫作的積極性也會進一步提升,寫作水平和質(zhì)量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結(jié)語
體驗式教學是新課標指導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包含“體驗”和“學習”兩個部分,將生活實踐與書本知識進行完美結(jié)合,運用多種方法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勤于思考的優(yōu)秀學生,為作文教學打開了一個新思路,讓作文教學跨越了一個新的屏障,迎來了春天。
【參考文獻】
[1]洪濤.情感體驗式作文教學指導之我見[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S1):40-42.
[2]陳紅,王茜,劉濤,等.小學中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探究[J].現(xiàn)代教育,2017(02):62-63.
[3]劉龍婷.小學生體驗式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6(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