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林
【摘要】選擇“課堂”,主要受到“農(nóng)村”的限制;出了課堂,學生的行為不能得到有效監(jiān)管,練字也只能成為一句空話。選擇課堂,要以“寫字”為載體,開展“教育”。對農(nóng)村中學生開展課堂寫字教育,對學生的書寫和成長具有有效的促進作用和非?,F(xiàn)實的意義。書寫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生;課堂寫字教育;策略
我校是邊遠農(nóng)村地區(qū)的一所普通中學,生源主要來自農(nóng)村小學進城后余留的學生以及在外務工家庭轉(zhuǎn)回來的私立學校的學生。這些學生存在共性:家庭經(jīng)濟和文化條件差;學生學習基礎普遍薄弱;學習養(yǎng)成習慣差,學習意識欠缺;學習和生活目的茫然。但同時,他們單純,可塑性強。這給任課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惑,難以兼顧到所有,教學難出成績,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師在專業(yè)技術方面的付出。
學生書寫不規(guī)范,作業(yè)潦草,寫不了500字的文章,測試還在及格線徘徊……更嚴重的是,學生毫無激情,毫無斗志,一片茫然。對語文教師而言,是巨大的傷害和挑戰(zhàn)。在課題研究期間,筆者中途接班和帶初一新班,深有感觸。
對學生的教育,如果從人生角度勸告學生,或許沒丁點效果;如果從另一方面出發(fā),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不用“分數(shù)”“努力”這些高頻詞來刺激他們麻木的神經(jīng),把行動落實,開展課堂寫字教育,半期下來學生但凡有點兒好的轉(zhuǎn)變,都給予肯定。在這期間,準備上了久違的鋼筆,開始了每天一頁的練字。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學生終究在變化著,至少是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拿起了鋼筆,在課堂上嫻熟地蘸著墨水,鄭重地寫上自己的名字,作業(yè)中開始講究布局,試卷上開始規(guī)范答題。因此,筆者準備長期開展寫字教育,從小處著手,在寫字中,在“見字如面”中開展情感教育,讓農(nóng)村中學生感受到溫情,也能觸碰到人生的軌跡。
一、課堂寫字教育的必要性
(一)書寫現(xiàn)狀不容樂觀
以初一新生書寫調(diào)查為例,全班36人,字體達到規(guī)范美觀的為0;書寫清晰,字跡工整,僅僅占30%;書寫質(zhì)量尚可,不影響閱讀的占70%;書寫潦草,影響閱讀的占20%,書寫毫無章法,字跡辨識不清,嚴重影響閱讀的占10%。在書寫清晰、書寫質(zhì)量尚可的這類群體中,談不上書寫美觀,僅僅可以用工整來形容。班級學生完全沒有書法的概念,僅僅將寫字作為工具,完全缺乏審美。更嚴重的是,沒有學生意識到書寫的重要性并刻意去改變這一現(xiàn)狀。
(二)書寫方法嚴重不適應
學生普遍存在錯誤執(zhí)筆手勢,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類型。
1.橫搭型:寫字緩慢,寫字太用力,容易疲倦。
2.埋頭型:把拇指藏在食指后面,是第二多犯的錯誤執(zhí)筆手勢。
3.扭曲型:拇指扭曲,以食指頂住筆桿。
4.扭轉(zhuǎn)型:很多孩子寫字時會把整個手腕扭轉(zhuǎn),筆向自己,這種執(zhí)筆方法會影響脊骨。
5.直線型:拇指和食指成直執(zhí)筆。
6.錯位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筆。
7.睡覺型:寫字時手腕和手邊會貼住桌面,遮住自己的視線。
8.拳頭型:執(zhí)筆時好像握著一個拳頭一樣。
以上的錯誤執(zhí)筆手勢已經(jīng)成為習慣,難以糾正。長期下來,導致孩子坐姿有問題,手形扭曲。教室里,有學生趴在課桌上寫字,還有傾斜著身子在寫字。教室里沒有沙沙的寫字聲,倒有學生寫字疲倦時的伸腰情形。疲倦,速度慢,字體亦不美觀,連鎖反應造成了學生對寫字反感,影響到學習。
(三)慣性思維
學生很難把書寫水平和學習成績聯(lián)系起來。由于整個農(nóng)村學校或者同一時期的班級書寫整體較差,學生看不到較好的書寫樣本,一直沉浸在自我的寫字樣式中,長此以往,難以自拔。沒有或者少有對其書寫進行干預,也無效果,整個小學階段下來,書寫水平一直處于低位,固有思維已經(jīng)形成,認為書寫好壞已經(jīng)與己無關。到了初中,經(jīng)過入城篩選后,留下來的學生更是糟糕,在課堂上,難以找到一本像樣的作業(yè),如此惡性循環(huán),字不成字,還使學生產(chǎn)生了不良情緒。
(四)環(huán)境因素
學生寫不好字,與大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一與教師的指導密不可分。如果教師的書寫不過關,就會給予學生錯誤的指導,學生只會變得更糟。二與家庭文化層次有關。留守學生的長輩、祖輩不會寫字的還相當多,文化層次低,根本不能正確引導學生書寫。在我校“告家長書”或者家長會上,家長們不會簽字或者亂寫一通,也讓學校和老師心生無奈。三與社會信息傳遞有關。信息社會中電子設備的廣泛運用,使手寫減少甚至被替代,長期處于“三天不練手生”的境地,要寫一手好字,卻缺乏土壤。
(五)教師因素
學生書寫得好壞,與教師的寫字素養(yǎng)密切相關。教師在黑板上寫一手好字,是以往課堂上的靚麗風景?,F(xiàn)在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的書寫能力下降,板書的示范效果大打折扣。現(xiàn)在白板和電子白板得到了廣泛使用,教師摒棄了傳統(tǒng)黑板粉筆,書寫隨意,字跡僵硬,給學生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二、采取的應對策略
(一)調(diào)查法
利用學生課堂書寫和作業(yè)反饋,了解學生書寫現(xiàn)實狀況,整理成材料。然后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找到相關的規(guī)律。同時發(fā)放問卷調(diào)查表格,對學生現(xiàn)有書寫相關信息進行調(diào)查。
(二)訪談法
對書寫糟糕的學生進行個別訪談,了解其書寫歷史,從心理層面進行干預,給予精神支持。
(三)案例分析法
選取書寫具有典型性的學生或者書寫樣例,加以調(diào)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對其中書寫有正面引導的學生個人和作品進行調(diào)查研究,起到示范效應。對問題學生和問題書寫也進行調(diào)查研究,分析其中的錯誤,從反面進行警示教育。
(四)文獻研究法
通過調(diào)查文獻,獲得有關寫字的話題。如引用“入木三分”“羲之換鵝”的資料,以及與毛筆書寫相關的資料,為寫字教育增加歷史厚重感和傳統(tǒng)文化屬性。
(五)問題反饋解決法
在寫字訓練和作業(yè)反饋中,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進行分析總結,反饋給學生,使其在以后的訓練中不再犯錯。對存在的共性問題,要多次反復進行糾正。如學生執(zhí)筆手勢錯誤,不管是在練字時還是在課堂作業(yè)測試時,一旦看到,就要進行糾正。
三、課堂寫字教育的實施
(一)育人在先寫字在后
寫字教育歸根到底是人的教育。在寫字訓練和書寫監(jiān)督過程中,對人的教育始終不能缺失。“字如其人”要深入人心。因此第一步是對人做好教育,明確書寫在學習和人生中的重要性。對書寫不好的學生(書寫不好的學生,在學習和行為方面大多也不好)更要進行價值觀的教育,使其樹立端正的態(tài)度。
(二)用好字是關鍵
寫字要避免單調(diào),不能一味模仿練習。很多教師要求學生練字,就是摹字帖,卻不關心過程。一本一本的字帖摹完了,但學生書寫并沒有實質(zhì)的進步。摹字帖確實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練字方法,但不講究細節(jié),就是簡單粗暴的。筆者給學生推薦的字帖是接近手寫體的《龐中華鋼筆字帖》,而且全程只有一本,無需再換,反復臨摹,既減輕了學生負擔,又講究了實效性。
(三)重拾鋼筆有必要
學生練字非常不嚴謹,很隨意,一只圓珠筆打天下。漢字書寫,講究筆畫變化,運筆過程也注意輕重緩急,圓珠筆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書寫。我任教的初一兩個班級,學生剛進入初中的時候,沒有一個同學帶有鋼筆,他們甚至不會挑選一支合格的鋼筆。在我的統(tǒng)一要求下,學生陸續(xù)使用上了鋼筆,至少在語文課堂和練習上用上了鋼筆,少數(shù)學生在其他科目上也開始長期使用鋼筆。鋼筆是練字時非常重要的工具,練好鋼筆字是用其他書寫工具寫好字的基礎。
(四)豐富形式促興趣
單一的字帖練習,枯燥乏味,如果豐富形式,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書寫熱情。筆者采取的是每天的語文課前五分鐘讓學生練習字帖,效果良好。學生提前準備,在上課時候就安靜下來進行練習,也有利于后面行課。平時,興辦手抄報,使學生在自我展示的過程中,講究美觀,盡心盡力。豐富的手抄報是學生展示自我的窗口,也是班級的一道風景。舉行書寫比賽,建立學生榮譽感,或者讓學生上白板代替教師書寫課題等,抓住機會進行寫字訓練。
四、課堂寫字教育展望
學生書寫不容樂觀,既定的策略隨時需要變化。學生從寫好自己的名字開始,端正寫字態(tài)度。真正做到長期堅持,三年在校期間,保證每天練習。堅決使用鋼筆書寫,嚴格要求,養(yǎng)成習慣,對學習有重大的促進,還能培育正確的審美。學生從寫字的功用性到書法的藝術性,打下了良好基礎。
課堂寫字教育,必將能夠激發(fā)學生寫字的興趣和熱情,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真誠希望農(nóng)村初中的學子們能夠健全性格,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陳明偉,何立東.淺談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J].中國鋼筆書法,2005(10):20-21.
[2]錢瀅.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的書寫訓練[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