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近年來,職業(yè)教育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教學改革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迫在眉睫而又任重道遠。與普通中學相比,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特別是高職學生需要涉獵的知識非常廣泛,而教師在課堂上難以面面俱到,通常只講授重點、難點,其余部分知識由學生自己去閱讀和鉆研。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堂中不斷探索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關鍵詞:思維導圖;學習能力;英語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1-0243-02
21世紀以來,我們迎來了人工智能時代,科技的變革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最終也將會對社會發(fā)展的變革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類大腦驚人的潛力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釋放和開發(fā)。因此,我們要學會智能思考,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成為職場中優(yōu)秀的就職者。思維導圖是解放大腦力量的終極思維工具,是一項全方位的視覺和圖解高效學習方法,自上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內(nèi)地以來,無論在商界,還是在校園,即刻掀起了思維導圖應用狂潮。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及其繪制方法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英國學者—被譽為英國的“記憶力之父”托尼·博贊(Tony Buzan),在20世紀60年代通過研究信息處理的本質(zhì)、腦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發(fā)明了一種終極思維工具,即思維導圖(Mind Map)。
具體來說,思維導圖順應了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它以圖表的形式來闡述主題,以中心詞為發(fā)散點展開思考,創(chuàng)作過程也模仿了大腦連接和加工信息的方式,直觀形象地讓我們的各種觀點在圖上自然地表達出來,使我們的思維可視化,是一種有效幫助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圖像式思維工具。在目前的傳統(tǒng)教育中,面對各類知識,學生會處于一種“被給予、被灌輸”的狀態(tài),而并不是積極主動接受、吸收和記憶包圍著他們的各類知識。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強調(diào)知識轉為強調(diào)個人積極思考,積極做筆記,提高學習的能力。
(二)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
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通常采用手繪或電腦軟件繪制的方式。
1.手繪思維導圖。選擇一張A3或A4大小的白紙橫著擺放(熟練以后也可以畫在手賬上),在紙的中央畫一幅彩色的圖像(不一定非得是圖畫,也可以貼上照片),用彩色圖像作為思維導圖的出發(fā)點可以激發(fā)想象力,啟動思維。從中心圖像畫一下向四周發(fā)散的粗線條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分支,用來分解主題,引導我們的思維。沒有規(guī)定具體要使用哪種顏色,總之是要充分使用各種顏色,不同的分支用不同的顏色并寫一個與主題相關的關鍵詞,文字書寫盡量工整,以便以后閱讀。在中心圖像上添加一些空白分支,這樣能刺激和誘發(fā)大腦在上面放一些東西。主分支延伸出的二級和三級分支,字體和線條大小要有變化,這會給人一種層次感,也能讓事物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從而更容易被記住。在此過程中,至少使用三種以上的顏色,因為色彩會激發(fā)記憶力和創(chuàng)造力,愉悅眼球,可以喚醒你的大腦。
2.使用電腦繪制思維導圖除了博贊思維導圖官方軟件之外,還有許多應用軟件可以選擇?,F(xiàn)如今的信息時代正在高速運轉,所要處理的信息量越來越多,處理速度也必須越來越快,很多制作思維導圖的情況,電腦都能夠幫助我們更快速收集海量信息,歸類整理產(chǎn)生結果,有更大的靈活性。
二、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一)思維導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詞匯是學習一門語言最基礎的部分,聽、說、讀、寫、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輸出都離不開詞匯的輸入。在英語課堂中對于詞匯的教學,許多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枯燥無味,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策略,在英語詞匯的學習中使用,能夠突出詞匯學習的邏輯性,輔助英語詞匯記憶,有效改變學生的認知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策略能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思考、整理歸納,最終善于學習。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根據(jù)一個中心詞的音、形、義等特點將學過的相近的、相反的、相關的、高頻的、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例如以中心詞“蔬菜vegetable”為例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聯(lián)想出:玉米corn、土豆potato、西紅柿Tomato、卷心菜Cabbage,并且可以引導學生繼續(xù)說出這些蔬菜的顏色、味道等。
(二)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中的運用
閱讀實際上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進行交流的雙向活動。英語閱讀在英語學習中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閱讀教學也是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點之一。英語閱讀能力關系到學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的有效形成。而長期遵循從單詞、句型、段落最后到整篇文章的傳統(tǒng)閱讀模式,可能會使學生逐漸喪失閱讀興趣,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在教學中,教師采用思維導圖的支架式引導,作為合適的策略來幫助學生提升閱讀速度,使他們從被動閱讀轉變?yōu)橹鲃娱喿x。利用思維導圖,圍繞單元或課文的主題,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激活腦中已有的背景知識,擴展他們的認知圖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真正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學習之后,鼓勵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與理解,對文章進行深度閱讀,并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既能促進學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也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
(三)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職業(yè)學校學生在校時年齡一般在15歲至20歲左右,他們思維活躍,心智也在逐漸成熟,有強烈的求知欲卻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語言輸出的過程,它體現(xiàn)出了作者的語言積累程度,以及語言再創(chuàng)造能力。而英語寫作通常會因為詞匯量的影響而遇到比中文寫作更多的困難和阻礙。在寫作訓練時,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構建寫作框架,將寫作時的重點與思路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出來,然后根據(jù)導圖的主題不斷發(fā)散思維,拓展思考的空間。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無法獨立構建寫作框架,可以采取小組討論,并且討論過程也要借用思維導圖邊討論邊在導圖上做筆記,不斷完善充實思維導圖。這時會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很可能會成為學習者可以利用的強大語料庫,可以解決他們詞匯、語句貧乏這一難題。
三、總結
職校學生英語水平普遍偏低,學習動機不強,若一味地進行語法或句法講解,對提高英語能力毫無益處。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認知工具,也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適用于不同水平的學習者,與英語學習相互結合,賦予了學習者更多的自主權,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更好地做到個性化學習,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但是,思維導圖教學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必機械、生硬地使用,針對各個學習層面中靈活運用,能有效提高思維水平,從而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英]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The Mind Map Book[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
[2][英]東尼·博贊.博贊學習技巧Buzau's Study Skills[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
[3][日]矢島美由希.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4]陳敏.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5,(1).